南丹牛
(一)中心产区及分布
南丹牛中心产区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境内,以中堡、月里、里湖、八圩4个乡、镇为主。在该县的其他13个乡、镇及相邻的环江县、天峨县、东兰县、金城江区等地也有分布。
(二)产区
一、一般情况
(一)中心产区及分布
南丹牛中心产区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境内,以中堡、月里、里湖、八圩4个乡、镇为主。在该县的其他13个乡、镇及相邻的环江县、天峨县、东兰县、金城江区等地也有分布。
(二)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南丹县位于北纬24o42'~25o37'、东经107o1'~107o55',地处广西西北部、云贵高原南缘,地势为高原至丘陵过渡地带,海拔800~1000m。南丹县气候条件比较优越,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6.9℃,无霜期291天;年降水量1477mm,每年夏季为雨季,相对湿度81.9%;年平均日照时数1243h,属亚热带山地湿润季风气候。土壤以黄壤土、红壤土、石灰土和紫色土为主,土质属火山沉积灰层土,地下蕴藏丰富的有色金属矿土。农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等。夏季主要种植水稻和玉米;冬季北部乡镇种有少量小麦、油菜等。
二、品种来源与变化
(一)品种形成
南丹牛原产于广西西北部石山区的南丹县境内,是广西优良的地方黄牛品种之一。南丹、天峨、环江等县的壮、瑶、苗、彝、仫佬等民族,历代都有饲养牛的习惯,并有杀牛办红白喜事的民族风俗。因此,南丹牛的形成与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生态条件密切相关,形成了爬坡能力强、适应性好、易于饲养、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独特地方品种。
(二)群体数量和变化情况
南丹牛1985年底存栏7.75万头;2004年总存栏量15.27万头,主产区南丹县存栏5万头,其中用于配种的成年公牛1.33万头、小公牛6697头,能繁母牛2.02万头、小母牛1.10万头,根据产区3县1区统计,20年来养牛业得到较大发展,特别1994年后牛群数量增加迅速,存栏最高时期分别在1998年和2004年,存栏总数达15万头以上。当地历来以混群放牧、本品种自然繁殖为主,加上饲养方式原始、管理粗放,南丹牛各项生产性能没有得到提高,与1985年相比,牛个体的体重、体型稍有下降。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当地农民市场经济观念有所改变,开始把体型大、膘情好的牛(特别是公牛)投放到市场进行交易,留下的仅为一般的牛,造成该品种整体素质较差,主要表现在个体体型偏小。
三、品种特征和性能
(一)体型外貌特征
1. 外貌特征南丹牛基础毛色以黄褐色或枣红色为主,多数牛全身毛色一致。据39头公牛和153头母牛统计,公牛黄褐色或枣红色占73%,其他占27%;母牛黄褐色或枣红色占92%,其他占8%。四肢下部为浅黄色或黑褐色,少量牛有背线,特别是年长的公牛较多见。尾帚毛多为黑色,间有蜡黄色,毛细短而直、有光泽,少量有晕毛和局部淡化。尾梢颜色以黑褐色和蜡黄色为主。鼻镜多为黑褐色,其次为肉粉色,其中公牛黑褐色占73%,肉粉色占22%,其他占5%;母牛黑褐色占88%,肉粉色占11%,其他占1%。眼睑、乳房为肉粉色。 南丹牛体型中等,结构较好,背腰平直,四肢健壮,体躯紧凑,体质结实,全身结构匀称,性情温驯,爬山灵活而有力。角以倒八字形居多,公牛颈粗、厚重,母牛颈部较轻薄,头颈与躯干部结合良好。耳平直、耳壳薄。前躯特征公牛鬐甲高厚,肩峰高达10~15cm,肩长而平;母牛肩峰不明显或较低而平薄。胸部较深宽,公、母牛颈垂都较发达,胸垂较小。中后躯特征表现为背腰平直、略短,腰角突出,尻形短斜,臀中等宽。母牛乳房较小、质地柔软,乳头呈圆柱状,长约3~4cm,乳静脉不够显露,少数母牛乳房上着生稀毛。公牛阴囊颈短,生殖器官顶端周围长有长度2~5cm不等的阴毛。肢势正直,前腿间距较宽,但后腿间距窄,少数牛后肢外弧。蹄质细致坚固。蹄色以黑褐和蜡黄色为主。尻短斜,臀中等宽。尾根中等粗、大小适中,尾端长过后肢飞节。
2.体重和体尺1985年随机抽样测量自然放牧、不补充任何精饲料的3岁以上南丹牛,其体重和体尺见表1。2005年南丹县畜牧水产局对南丹牛肌肉化学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见表3。
(二)生产性能
1. 产肉性能2005年南宁市肉联厂对不同性别和膘度的南丹牛进行的屠宰性能测定,结果见表2。
2.产奶性能用最高日产奶法粗略估测的南丹牛年泌乳量大约为初产牛285kg、经产牛305kg,泌乳期170天左右。
3.役用性能南丹牛一般只作耕地使用
[/],适宜在山坡、平地、旱地耕作,役用能力持久,用当地的公、母牛各5头,犁沙质壤土,每小时耕地公牛433m2、母牛273m2。在山区泥土平路上拉木胶轮车,车重约120kg,公牛可载重300~500kg,母牛可载重300~450kg。役牛经常攀登坡度大于45o的崎岖乱石山路。
4.繁殖性能南丹牛性成熟稍晚,繁殖力强,利用年限长,泌乳性能差。初情期母牛为30月龄,公牛为18~24月龄。初配年龄母牛为34月龄,公牛为24~30月龄。南丹牛全年均可繁殖配种,但多集中在4~10月份。发情周期(19.6±1.4)天,妊娠期(279.9±1.7)天。初生重公犊15.7kg,母犊15.3kg;6月龄断奶重公犊75kg,母犊68kg。犊牛成活率96.0%。
四、饲养管理
南丹牛饲养比较粗放,有终年自由放养不收牧的习惯。即将牛群(一般一村或一屯混群合牧)放牛于水、草比较好的深山草场内,长年不收牧。农忙时一部分黄牛收牧后用于农耕,这部分牛以牵养及圈养相结合为主,舍饲情况下,一般以农作物秸秆及各种藤蔓植物饲喂为主,条件好的农户补喂米糠等少量精饲料。近年来,由于封山育林,终年放养不收牧的习惯已逐年减少,转为几户混牧放养、傍晚收牧的饲养方式。
五、品种保护和研究利用
采取保种场保护。1970年南丹县政府建立了有300头南丹牛的品种资源保护场,开始进行南丹牛的保种选育工作,但由于牛场科研和生产环境条件比较差,保种工作进展缓慢。1977年根据河池地区科学技术委员会下达的“南丹牛选育”任务,选育工作正式列入计划,历时4年,到1981年选育工作结束,取得了初步选育效果。在南丹县,由乡镇畜牧兽医站建立村级种公牛档案,以便掌握全县种公牛分布情况,2004年全县共登记优秀种公牛120头,为地方品种资源保护及纯繁工作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南丹牛1987年收录于《广西家畜家禽品种志》,200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布了《南丹黄牛》地方标准(DB45/T48—2002)。
六、品种评价
南丹牛产于温湿山地,经当地人民长期选育和风土驯化,具有性格温驯、耐粗饲、耐热、耐寒,疾病少、适应性好,体形紧凑、攀爬能力强、役用能力强、遗传性能稳定等优点。其肉质细嫩、肉味鲜美。但其体躯短狭、生长较慢、产奶性能低,亟待改良。应通过开展本品种选育,实行种公牛异地交换,防止近亲交配,以逐步提高南丹牛的各项生产性能。
网址:https://www.nczfj.com/yangniujishu/201010199.html
[养牛牛的品种]肉牛即肉用牛,是一类以生产牛肉为主的牛。延黄牛是以利木赞牛为父本、延边黄牛为母本,经杂交合成、横交固定和群体继代选育而成。该品种含延边黄牛基因为75%,含利木赞牛基因为25%。特点是体躯丰满、...
[养牛牛的品种]雷琼黄牛是我国南亚热带地区肉牛良种,主产于雷州半岛的徐闻、雷州、遂溪及海南省的琼山县。雷琼黃牛肉,为了保证新鲜,是当天宰杀现切,直接从郊外运送而来,牛肉都是没有经过冷冻,肉质才会格外鲜嫩。 ...
[养牛牛的品种]渤海黑牛原称“抓地虎牛”,是独特的地方优良品种,它是经过长期选种、选配,逐渐培育而成的优良中型役肉兼用品种牛,其耐粗饲,抗病力、适应性强,遗传性能稳定。渤海黑牛性情温顺,易调教,易育肥,是我国罕见的...
[养牛牛的品种]中国水牛原为中国南方水稻区的重要役畜,绝大多数分布于东南和西南两区,以在淮河以南的水稻产区最多,占全国水牛总数的97.7%。中国水牛均属于沼泽型,体格粗壮,被毛稀疏,多为灰黑色。角粗大而扁,向后方弯...
[养牛牛的品种]牛善良温顺、吃苦耐劳,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所以中国人与牛有深厚的感情。早在汉代,中国人已经开始使用牛来耕地,用牛驾车则更早。中国的现代的牛品种主要有黄牛、水牛、牦牛、犏牛这几种。下面具体来...
[养牛牛的品种]福建有丰富的草山草坡资源,宜牧草地面积200万公顷。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常青,产草量高,非常适宜福建黑白花奶牛的生长。福建黑白花奶牛是福建奶牛良种,福州饲养黑白花奶牛已有百年历史,是该品种奶牛的起...
[养牛牛的品种]雷琼牛是中国最南端的瘤牛品种,为广东省雷州半岛所产的徐闻黄牛(也称雷州黄牛),与海南省所产的海南黄牛的合称。公牛角长,略弯曲或直立稍向外弯曲,母牛角短或无角。垂皮发达,肩峰隆起。四[2] 肢结实,蹄...
[养牛牛的品种]云岭牛是建国以来,我国科学家培育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四个肉牛新品种,也是我国第一个采用三元杂交方式培育成的肉用牛品种,第一个适应我国南方热带、亚热带地区的肉牛新品种。云岭牛具有适应...
[养牛牛的品种]南阳黄牛是全国五大良种黄牛之首,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体躯高大,力强持久,肉质细,香味浓,大理石花纹明显,皮质优良。南阳黄牛毛色分黄、红、草白三种,黄色为主,而且役用性能、肉用性能及适应性能俱佳。下面我...
[养牛牛的品种][农广天地]利木赞牛介绍:品种来源、品种特点、外貌特征、生产性能 视频来自:CCTV农广天地[农广天地]利木赞牛(201501231)本片主要向观众朋友们介绍了利木赞牛的品种来源、品种特点、外貌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