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鸡 >>
 
位置:农村致富经 >> 养鸡 >> 养鸡技术 >> 浏览文章

肉种鸡饲养技术新要点

2014年03月28日 来源:科学种养 作者:郝春光
内容摘要: 一、0~4周管理要点

管理目标为:公雏各周的体重达到或略超标准,控制母雏体重不超标;尽可能提高体重均匀度,以获得良好的骨架均匀度。

1. 根据体重进行饲喂。无论公、母雏必须自由采食至体重达到标准。一般母雏自由采
 

一、0~4周管理要点

管理目标为:公雏各周的体重达到或略超标准,控制母雏体重不超标;尽可能提高体重均匀度,以获得良好的骨架均匀度。

1. 根据体重进行饲喂。无论公、母雏必须自由采食至体重达到标准。一般母雏自由采食1周就能达到标准体重,公雏可能需要自由采食3~4周体重才能达标。公雏采食较慢,应尽可能地提供高质量的颗粒破碎料并延长光照时间,使其体重尽快达标。

肉种鸡养殖2. 促进骨架发育。育雏期是骨架发育的最快阶段,要保证每周平稳增重以获得较好的骨架发育。胫骨发育与增重有很大的关系:1~12周龄时,每多增加100克体重,胫长多增加3.19毫米;12~22周龄时,每多增加100克体重,胫长多增加0.98毫米,而公雏的胫骨越长以后的受精率越高。通过适当提高温度,可刺激公雏采食,促进骨架发育。

3. 提高均匀度。均匀度是反映育雏管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体重均匀度越高,骨架均匀度越好,将来体况均匀度也越好。育雏期的均匀度越高,下一阶段的管理也就越容易。一般要求4周龄前每周称重两次,以控制好体重。母鸡4周龄前必须分群,分成3~5个不同的栏,越早分群均匀度越好。

二、5~15周管理要点

1. 选种与分群。公鸡4~5周龄时进行第一次选种,选留比例为15%~16%,且选种后必须分群饲养,均匀度最好在90%以上。公、母鸡分群后,大栏和小栏的鸡通过调整料量使其12周龄左右达到标准体重,中栏按目标体重增长。分群有利于公、母鸡饲喂和均匀度的提高,群体大小取决于饲喂系统,建议每个栏(小群)公鸡250~500只公鸡、母鸡1000~2000只。

2. 分群后的饲喂。公鸡应放在鸡舍入口处,密度要低于3.5只/米2,以避免其过凶,影响受精率,母鸡密度应为4.5~6只/米2。限饲程序应取决于饲喂量、饲料分配和采食时间等。限饲时,日饲喂量不应超过将来的高峰料量。母鸡应与公鸡分开饲喂,每栏饲喂量要准确无误,并快速均匀地分配各栏饲料。5~15周龄是影响公鸡骨架发育与均匀度的关键阶段,每栏公鸡数量最好为250~300只,不要超过500只,这样饲料转化率高。人工喂料时应观察每天采食情况,确保饲料分配均匀、料位适宜、鸡群同时采食等。

3. 分群后的体重控制。在10周龄前,体重小(大)的鸡群最多低(高)于标准100克,最好12周龄前体重达标。10周龄后体重超标的鸡群,应重绘体重曲线,按照标准曲线的趋势平滑增长;体重低于标准的鸡群,逐渐接近标准体重,最迟要在15周龄达标,然后沿标准曲线增长。

三、16~23周龄管理要点

1. 经常评估鸡群体况。此阶段是鸡只性成熟发育的关键阶段,16周龄应加大饲喂量以达到要求的周增重和体况,促进胸肌发育和开始沉积足够的脂肪,饲喂过度或不足均会对鸡群的生产性能造成严重影响。此时还要经常评估鸡群体况以确定光照刺激时间,17周龄时母鸡耻间距应由一指加大到一指半,从17周龄后要经常触摸鸡群的耻骨开口和脂肪沉积情况。每周评估公鸡的胸肌发育,胸肌发育过大的攻击性强并会造成过度交配,胸肌发育不足的会影响睾丸发育。正常情况下,15周龄时公鸡睾丸重量小于0.5克,而23周龄睾丸重量会大于12克,由此可见,此阶段是决定公鸡体况和受精率的关键阶段。

2. 选种和混群。在18~21周龄进行第二次选种。高质量种公鸡的特征是:眼睛明亮有神,冠、脸和肉髯红色,背部平直,胸肌丰满适宜,胫长而直,脚趾无弯曲,喙整齐等(www.nczfJ.com/)。在20~23周龄进行混群,混群比例为9%~10%,可以分阶段混群以避免公鸡过凶和过度交配。混群时公鸡群应达到以下标准:全群健康,无畸形,体重接近标准,均匀度95%以上,个体瘦而结实。将体重接近的公鸡混到同一个鸡舍内,体重超标或小于标准的公鸡可以作为后备鸡。混群后训练公鸡使用公鸡喂料器。混群时公、母鸡性成熟要一致,否则,将发育较早的公鸡混群可能会造成较高的母鸡死淘率和较低的早期受精率。

3. 适时进行光照刺激。光照刺激时间取决于母鸡的发育状况。只有当母鸡具备以下几个条件时才可以实施加光刺激:①日龄。154日龄之后。②体重达标。母鸡体重最低为2.3千克。③适当的丰满度。鸡只胸肌丰满度呈半“U”形。④耻骨开口。90%的母鸡耻骨开口到两指宽。⑤换羽情况。主翼羽还剩2支左右未换。⑥耻骨脂肪沉积。耻骨有一定的脂肪沉积,触摸时像摸到人手虎口一样较软。⑦较高的均匀度。体重均匀度在80%以上。

4. 制定合理的光照程序。如果鸡群体重不达标、均匀度差、胸肌丰满度不够等,必须推迟光照刺激。光照每推迟1周,开产时间推迟3天。对没有达到体况要求的鸡群加光会造成很多问题,如出现脱肛、腹膜炎、双黄蛋多、产蛋维持性差等。第一次加光3~4小时,即由8小时增加到11或12小时,1~2周后增加1小时,以后每周增加1小时,建议最长增加到14小时。光照强度从3~5勒克斯增加到30~60勒克斯。

5. 开产前适当降低饲料增幅。减缓饲料增加速度,可避免过度刺激母鸡,造成双黄蛋比例增加、死淘率上升等。21~24周母鸡输卵管由线状发育成管状,开产前12天卵泡迅速长大,这期间应尽量减少应激并供给充足的营养。正常情况下,21周龄母鸡第一个卵泡开始发育,23周龄产蛋。如果由于应激或营养不足卵泡停止发育,等卵泡被吸收后下一个卵泡才发育,这些鸡只会出现超重的情况。

四、24~35周龄管理要点

1. 产蛋高峰前增加料量。此阶段增加料量能减少应激和避免卵泡停止发育。产蛋率5%~10%时根据基础料量的高低增加日喂量,产蛋率70%~75%时加到高峰料量,饲喂量太高或增加太快都会造成脂肪沉积太多,但是饲喂不足会影响高峰产蛋率。正常情况下,产蛋率从5%到75%需要17~21天。

2. 控制好公鸡体重。30周龄后每2~4周增加1克料量,产蛋期公鸡体重应保持逐渐增加的趋势,必须有很好的公母分饲系统且加强饲喂器的管理。每只公鸡要求有18~20厘米的料位,每周淘汰公鸡后应减去相应的公鸡料位,同时确保公鸡喂料器的高度适宜、饲料分配均匀,防止母鸡偷吃和大公鸡变凶或小公鸡变差。3. 检查公鸡群体况。所有大群内的公鸡都应体况良好。当公鸡超重、胸肌发育过大或公母比例太高时,会出现以下情况:公鸡伤害母鸡增加死淘率,公鸡之间相互打斗致伤,公母鸡羽毛破损,母鸡躲避到棚架上。此时应及时减少一些公鸡,先将混群后由于采食不足体况下降或发育不好的公鸡淘汰掉,然后再挑体况可以的公鸡,直至鸡群和平共处,不再出现公鸡过凶和过度交配的情况。试验证明,胸肌大小适宜的公鸡睾丸重量最大(43克),胸肌过大和过小的公鸡睾丸发育都较差。

4. 检查公鸡丰满度。触摸胸肌同时检查龙骨大小、皮肤是否松弛,及时加减料量。每周选15只公鸡,将胸肌发育分5个等级。公鸡丰满度评分标准如下:1级为太瘦、衰弱、状态差,胸肌呈窄“V”形;2级为瘦,但健康,胸肌呈“V”形;3级为完美的理想状态,部分龙骨露出,胸肌呈“U”形;4级为轻微过肥、胸肌稍大呈宽“U”形;5级为圆胸过肥,胸肌太大呈“W”形。

五、36~65周龄管理重点

1. 母鸡应根据产蛋率和体重进行饲喂。最大产蛋重一般出现在产蛋高峰后两周并持续几周,所以高峰料量应持续一段时间,达到最大产蛋重后才开始考虑减料,减料一定要缓慢,每周减料不要超过2克,以0.5~1克为宜,保证母鸡平均周增重15~20克。冬季或50周龄后减料应更加小心。

2. 羽毛覆盖。母鸡羽毛覆盖差会增加饲喂需要量,且影响产蛋率和受精率。另外,羽毛覆盖差的母鸡还容易受伤,应激也大,躲避交配。所以,在日常生产中应加强管理、重视营养等,避免羽毛受到影响和破坏。

3. 控制好公鸡体况。过度饲喂或饲喂不足时,公鸡都会有比较明显的反应,高峰后往往会出现公鸡超重和胸肌过大的情况,这些公鸡虽然睾丸也不小,但是交配成功率较低。公鸡体重应该有一个平稳的增长趋势,以2~3周的平均体重来进行评估,每2~4周要增加一定的料量。每周检查公鸡增重情况,控制公鸡体重和体况,保持有效的公母比例,及时淘汰状态较差的公鸡,如果有必要在45周龄时替换一些新公鸡。

4. 保持良好的公母分饲系统。公鸡饲料转化率很好,偷吃饲料的情况会对其体况造成很大的影响;公鸡采食时间应比母鸡长,应防止母鸡偷吃公鸡料,大群中只有10%的公鸡,饲料总量也较少,即使只有少部分母鸡偷吃公鸡料,也会严重影响公鸡的采食量。

总之,肉种鸡养殖过程中,应促进早期体重增长和骨架发育,尽可能提高早期均匀度,及时分栏饲喂以提高育成期体重均匀度;根据鸡群体况进行光刺激并要求公母鸡性成熟同步;经常检测鸡群体重与胸肌大小,及时增减料量,搞好公母分饲,保持有效的公母比例,保证鸡群产蛋率和受精率的稳定。

(作者联系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红旗大街216号开元大厦8层 邮编:050091)

原文:养鸡 > 养鸡技术:肉种鸡饲养技术新要点

网址:https://www.nczfj.com/yangjijishu/20109933.html

 
上一篇:肉种鸡鸡群体重与均匀度的控制方法
下一篇:养肉鸡怎样人工强制换羽?
扩展阅读:

[养鸡技术]面对当前,毛鸡价格同鸡苗价格倒挂的现象,补不补栏是对养殖户的一个考验。补栏就代表着要承担风险,鸡苗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但毛鸡的价格却没有明确的走势可以参考,补栏就代表着要承...

[养鸡技术]1选择建址,以及鸡舍建设。火鸡养殖场要选择稍有坡度的背风向阳处,同时要求地势比较高,要干燥,排水要畅通。另外。鸡舍要换气好,温度湿度好控制,要消毒方便。还有,在鸡舍前面要留出...

[养鸡技术]春季养鸡如何加强管理? 1、温度控制 留心天气变化,如有降温或其他恶劣天气,要注意关好窗户,以防因突发降温引起鸡群感冒,继而诱发其他疾病。即使没有其他疾病的继发感染,普通感冒...

[养鸡技术]泰和乌鸡好养吗?泰和乌鸡具有很高的药用和食用作用,很获消费者的青睐,因此发展泰和乌鸡养殖可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那么泰和乌鸡养殖需要掌握技术呢? 泰和乌鸡养殖技术 泰和乌鸡...

[养鸡技术]蛋鸡产蛋率上不去怎么办?产蛋率上不去主要从两个方面找原因,一是饲料,二是管理,检查饲料配方营养是否均衡,检查禽舍环境是否符合蛋鸡生长条件,如温度、湿度、空气中有害气体含量等...

[养鸡技术]温度是仔鸡正常生长发育的首要条件,那么雏鸡20天温度控制多少度比较合适呢? 二十天的小鸡生活在24~26℃的温度下比较合适。 初出壳雏鸡个体小、娇嫩、绒毛短,保温能力低,调节体...

[养鸡技术]雏鸡怎么养?雏鸡是指刚出壳的小鸡,雏鸡群居性强、代谢旺盛、生长迅速;但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能力弱、胆小易惊、抗病力差,因此雏鸡较其他生长阶段的鸡更难饲养管理。 雏鸡怎...

[养鸡技术]冬季养鸡,极易出现鸡舍低温高湿情况的发生。鸡舍湿度过大,导致粪便分解产生更多有害气体,造成鸡群呼吸道疾病多发,潮湿环境还极易造成球虫病的多发,这对鸡群的生长发育造成极大危...

[养鸡技术]问:鸡舍有害气体对鸡有啥危害?答:鸡舍里的有害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硫化氢、氨气及甲烷等,会对鸡的眼睛和呼吸道产生强烈刺激,影响鸡的健康。鸡舍通风换气不良,氧气会...

[养鸡技术]鸡苗到出栏需要多长时间? 肉鸡一般养两个月左右的时间便可出栏。但不同的品种、饲养管理方式,出栏的时间也有所不同。例如: 1.白羽肉鸡 白羽肉鸡大概42天出栏,平均出栏活重2.5...

整站推荐:
致富要有的“三只眼”
眼光,是人们对事物性质的判断,对事件发展前景的预测。一个人的眼光如何,往往决定着事业的...
未来农村什么人最赚钱?在农村只有这5种人将最赚钱!
种植养殖都是赚辛苦钱,干什么赚钱,种玉米、种水稻、种蔬菜、种果树、搞养殖?都不是。什...
未来十年,有机农业原来有这么多赚钱机会!
2017年7月,中央深改小组第37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
养猪不赚钱?换个品种,年赚百万
近些年猪肉价格持续起伏变换,养殖户常常的苦不堪言,许多养殖户不得不另觅出路。下面具体...
在农村做这十个项目,又有补贴又能赚钱
近几年农村出台了很多好政策,国家更是积极扶持农业政策,支持农业向资源节约、高效生态转...
这10种最实在的赚钱办法教给你,农民要看看
赚钱是我们每个人的想要的,这10种最实在的赚钱办法教给你,农民要看看! 1、田园欢乐谷田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