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症状、预防和冶疗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可分为呼吸型、肾型、腺胃型等多种类型。鸡腺胃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一种由冠状病毒引起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新型传染病。1994年江苏省首次报道分离和鉴定出病原,随后在山东、河南、河北、辽宁和黑龙江等省区均有发生本病的报道。近几年,由于养禽业的迅速发展,本病呈逐年扩散流行趋势,发病率、死亡率较高,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试验主要通过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及实验室诊断来初步确定该病的病原,为今后该病的防控提供依据。
1 流行病学调查
2006年10月以来,辽宁某鸡场饲养4800只育成蛋鸡,30日龄发病,35日龄死亡,40日龄死亡达到高峰;发病率达50%,死亡率达10%;病鸡伴有呼吸道症状,饮水量增大,采食量减少。病程为 8~10d,疾病流行时间为30~50d。鸡群曾免疫马立克、传染性支气管炎、新城疫疫苗。使用呼吸道型和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接种病鸡,病情没有控制。加强消毒、添加抗菌消炎药物效果不明显。
2 临床症状
鸡腺胃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发病初期,病鸡表现精神沉郁、闭眼、垂翅、低头缩颈、羽毛蓬乱、跛行、流泪、肿眼、甩鼻、呼吸道啰音、咳嗽、呼吸困难;排白色、黄绿色稀便,个别鸡嗉囊有积液,颈部膨大,后期采食和饮水急剧减退,极度消瘦,衰竭死亡。
3 病理变化
剖检病死鸡30余只,鸡体消瘦,肌肉苍白,喉头和气管出血,鼻腔有粘性分泌物;肌胃内无食物或有少量食物,角质膜溃疡;肝、脾肿大;腺胃肿胀,呈球状,外观呈乳白色,严重者呈紫红色,腺胃壁极度增厚、质地硬,切开后自行外翻,腺胃粘膜出血和溃疡,腺胃乳头弥漫性充血、出血、水肿、溃疡破溃凹陷处有出血和溃疡,挤压时有脓性分泌物;胰腺肿大,有出血点;胸腺、法氏囊严重萎缩;肾脏肿大,有尿酸盐沉积;十二指肠粘膜有出血,空肠和直肠及泄殖腔粘膜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
4 实验室诊断
4.1 细菌学检查
取病鸡的肝、脾和血接种普通营养琼脂和麦康凯琼脂,37℃培养24~48h,结果在大肠杆菌的分离率为6.67%(2/30),未见其它细菌。
4.2 血清学检测
对发病鸡群进行新城疫抗体检测,结果抗体滴度很高,排除了感染新城疫的可能;进行马立克氏病的琼脂扩散实验,结果检测到抗体,排除了感染马立克氏病的可能。
4.3 病毒的分离
在无菌条件下采集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明显的病鸡脑组织、腺胃、脾脏和肾脏,剪成细碎小块,加少量的灭菌生理盐水研磨,制成1∶5的悬液,反复冻融3次,每毫升匀浆加入青霉素10000IU,链霉素5000ug,置冰箱4℃过夜,以3000r/min离心30min,取上清液,用0.45um微孔滤膜过滤。
4.4 鸡腺胃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鉴定
4.4.1 红细胞凝集试验
将收获的尿囊液按全量法进行血凝价的测定,结果无血凝效价,盲传3~4代后仍无血凝效价。经10g/L胰酶处理,在37℃温箱中消化3h后再进行血凝试验,结果有血凝性,且血凝价较高,平均滴度达到71og2以上。
4.4.2 鸡胚接种试验
病毒液接种于9~11日龄SPF鸡胚,经绒毛尿囊腔接种0.2mL/只,每份病料接种5枚鸡胚。接种后每12h照蛋1次,弃去24h内死亡的鸡胚,取120h死亡的鸡胚置于4℃18~24h,无菌收集尿囊液,观察(www.nczfj.com/)。第1代胚体没有明显的病变,盲传3代后接种鸡胚,60h有2枚鸡胚死亡,尿囊液增多、浑浊:72h有4枚鸡胚死亡:120h全部取出,胚胎明显变小,胚体头两侧和腿两侧有出血点,胚体硬化、卷缩,尿囊液急剧增多,羊膜和,尿囊膜增厚,绒毛囊出血,紧贴于胚体上,羽毛呈杆状。
4.4.3 电镜观察
取鸡胚尿囊液,以12000r/min离心30min,上清液用铜网制膜吸附,2%的磷钨酸负染10min,电镜观察,病毒多呈球形或梨形,有囊膜、呈圆形,直径为80~160nm的病毒粒子,囊膜表面有12~25cm长的突起,突起的末端呈球形。核衣壳结构清晰,外包有许多杵状的纤突,初步定为冠状病毒。
4.5 回归试验
取分离毒经点眼、滴鼻和肌肉注射等途径人工感染30~50日龄的AA肉鸡和罗曼蛋鸡各10只,0.2mL/只,每个品种分别取4只鸡作为空白对照。感染后第2天鸡出现轻微症状,呼吸有啰音,饮水量增多,其中有4只(每个品种各2只)发病,眼睑出血,精神委顿,食量减少;感染后第3天,病鸡症状加重,卧地不起,呼吸微弱,食欲和饮水停止,闭目嗜睡;其他鸡没有太大变化;感染后第5天病鸡出现死亡,病鸡数量增多,临床症状加重;感染后第10天罗曼品种的鸡只剩下1只没死,AA肉鸡只剩下2只没死,对照组未见任何症状。对死亡的鸡进行剖检,观察病变,与病死鸡出现相同的症状和病理变化,并分离到了与最初分离毒株相同的病毒。
5 治疗及防制措施
按防制动物传染性疾病的一般程序进行,除了对病鸡采取诊断、隔离、淘汰和消毒等综合措施外,在疫区可应用分离毒株制备组织灭活苗预防本病。
5.1 组织灭活苗试制
取鸡胚适应病毒接种10日龄的鸡胚尿囊腔,37℃孵化36h,取尿囊液和胚体,加4‰的甲醛37℃灭活24h,成组织灭活苗。经菌检合格后,给同舍雏鸡肌肉注射,结果接种鸡没有发病,而非接种疫鸡发病,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同前。
5.2 紧急接种
全群鸡紧急注射组织灭活苗,0.2mL/只,先注射健康鸡,后注射病重鸡,注意防止通过针头传染扩散。
5.3 药物治疗
全群使用抗菌素、抗病毒药物,电解多维等对症治疗;连用5d后,鸡群病情出现好转,少数病重鸡死亡,疫情得到控制。
5.4 控制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饲养密度要适宜,注意鸡舍通风换气,定期消毒。
6 讨论
6.1 从某鸡场病死鸡群中分离到1株病毒,结合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疑似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经过电镜观察,血清学试验,病毒回归等试验初步鉴定为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与山东、河南、河北、江苏、辽宁和黑龙江等省区报道的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基本一致。
6.2 血清学试验结果表明,分离毒没有直接血凝性,用胰酶处理后才具有血凝性,同时新城疫抗体效价较高,法氏囊琼脂扩散试验结果阳性,排除了新城疫和法氏囊病毒感染。
6.3 鸡腺胃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没有品种的特异性,适龄易感鸡群都可以发生。
6.4 呼吸道型和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对本病没有保护。研制成组织灭活苗对雏鸡和育成鸡进行免疫,结合抗菌药和抗病毒药可以预防本病的发生。
原文:养鸡 > 养鸡鸡病防冶:鸡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症状、预防和冶疗
网址:https://www.nczfj.com/yangjijishu/20105484.html
[养鸡鸡病防冶]在鸡育雏前期,一些养殖户常常挑出一些弱鸡,表现症状为个体弱小、呆立、不爱活动、脐带愈合不良等。3日龄以后,笼内个别鸡只会出现糊肛症状。部分养殖户发现后会慌乱,以为雏鸡质...
[养鸡鸡病防冶]目前,不少养殖朋友反馈,饲养的肉鸡、817肉杂鸡到了中后期容易发生软脖子,黄绿粪,有的甚至出现瘫鸡、肠道有红斑点,肝脏发暗、容易破碎的现象,问该怎么治疗和防治最好? 对于中后期肉...
[养鸡鸡病防冶]鸡采食量上不去怎么办? 一、合理改善饲养方式 1.温度因素 适宜产蛋鸡的温度为18-23度,当夏季温度过高时,热应激导致鸡群采食量大幅度下降,温度越高,鸡群的采食量下降幅度越大,采...
[养鸡鸡病防冶]高致病性禽流感是鸡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以往称为欧洲鸡瘟或真性鸡瘟。高致病性禽流感是一种病毒型的传染综合征,因其传播源广泛、高发性和高传染性,一旦发生,常给养禽场造成严重危害及巨大的经济损失...
[养鸡鸡病防冶]我国是养殖大国,养鸡业的发展更是发展迅速。近些年使用中草药喂鸡的养殖户越来越多,大家发现使用中草药喂鸡,不仅可以促进养鸡场鸡群的正常生长,还能有效预防鸡病的发生,保障养鸡效益的顺利实现,下面具...
[养鸡鸡病防冶]所谓放养肉鸡,是指雏鸡脱温之后,在舍内培育1~2 月,待鸡只体重在0.5~1.0 千克后,将其在田间、果园、草地、山地中进行放养育肥的一种饲养方式。放养肉鸡可以节约饲料,提高肉鸡风味,能大大提高养鸡的经济...
[养鸡鸡病防冶]鸡球虫病是由一种或多种球虫引起的急性流行性原虫病。该病主要危害15~50日龄的雏鸡,其发病率和致死率均较高。成年鸡虽然很少发病,但多为病原携带者。鸡球虫病原携带者的增重和产蛋能力均会降低,给...
[养鸡鸡病防冶]收稿日期:2016-03-10作者简介:王树文(1964-),男,黑龙江德都人,大专,兽医师,研究方向:家畜的疾病治疗和疫病预防。王树文(黑龙江省九三管理局七星泡农场畜牧科,黑龙江 黑河 161435)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临床...
[养鸡鸡病防冶]杜志刚(黑龙江省肇东市畜牧兽医总站,黑龙江肇东151100)摘要:蛋鸡绦虫病是一种寄生虫病,是由于其肠道内寄生有绦虫而引发,导致其出现产蛋率降低,排出稀薄粪便,容易产出畸形蛋,蛋重量较轻,蛋壳颜色发白等症状...
[养鸡鸡病防冶] 1、鸡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流行特点国内有很多关于鸡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报道,全国各地都有流行,但对于四季分明的北方地区比南方严重,冬季寒冷干燥,鸡舍温度低而密闭,通风换气不良,更易发病。本病病原是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