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群饲养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些事项
目前肉鸡养殖的难度越来越大,常出现不能正常出栏或生产成本较高的现象,使得养殖户、养殖场无法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要加强肉鸡的饲养管理工作,在养殖过程中要加强管理,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鸡群饲养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些事项。
1、谨慎选择养殖项目
大多的养殖户在进行饲养之前都要经过一段比较长时间的观望,如果行情好,饲养的人就多,造成的不良结果就是同期上栏,市场上会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这样导致鸡出栏后的价格特别低。所以饲养者应该在变幻莫测的市场行情下保持头脑清醒,综合考虑市场的具体行情以及养殖情况,对于市场给予足够的把握,以争取养殖者可以在变换无测的市场中获得正当的利益。
2、树立整体观念
生产中,蛋鸡的饲养周期通常都比较长而且全期的投入偏大,目前大多的饲养场的账目都比较混乱而缺少清楚详细的账目,此外在饲养场的管理方面也没有系统的程序,一般都是凭借印象做出决策。许多饲养者仅追求饲料低价而忽视了鸡的采食量与全期死淘率等因素,过分在乎雏鸡成活率和蛋鸡产蛋率,从而忽视了育雏育成鸡的体重、均匀度等指标,结果降低鸡场的整体经济效益,影响鸡场的收益。
3、适时正确的进行引种
饲养场必须重视鸡苗的质量,因为鸡苗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养鸡的成败。个别鸡场会在进行引种的时候一味的追求新品种引入而完全没有考虑本场饲养的实际情况,没有对鸡苗品种的特性和引种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所以最后引入的鸡苗品种不合适;或者是种鸡场的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就会导致鸡苗出现先天性发育不良和垂直染病的情况,给鸡的成活率和产蛋性能带来直接的不良影响。所以饲养者在选择种苗的时候,切忌一味的追求低价,应该重视鸡的生产性能等因素,避免影响鸡场的经济效益。
4、坚持防重于治的原则
鸡场在实际的养殖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基本原则,也是必须应该遵循的重要原则,但是目前还是有不少的养殖者缺乏防疫意识,或者根本不舍得投入饲养成本,整个饲养过程几乎不进行预防性用药,都是发现鸡群患病再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结果不仅增加饲养成本并且不利于病情的控制,会给鸡场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应重点做好鸡新城疫、鸡痘、禽流感的免疫工作,做好鸡球虫病、大肠杆菌病、白冠病等鸡病的预防和药物防治。鸡舍内外应用溴氰菊酯或戊酸氰醚酯等杀虫剂消灭有害昆虫,并在鸡舍上架装遮阳网,以避免有害昆虫的袭击。
5、重视达标率与死淘率
生产中必须足够重视鸡群的达标率和死淘率,实际生产中仍然有不少的养殖户只重视鸡的成活率,一旦有鸡患病就一味地进行投药从而忽视了其他方面,最后导致鸡没有合格的出栏重,或者是出现鸡体内药物残留量过高的情况。如果鸡场有偏高的死淘率,相应的就会导致入舍鸡的产蛋率偏低,日常可见产蛋率也许呈现较高的趋势,但是鸡场不会有太好的经济效益,所以生产中切忌忽视鸡群的达标率和死淘率,从而确保鸡场的经济效益。
6、确保饲料营养全价
鸡对营养的需求会根据季节和生长阶段的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应该适时进行饲料配比的调节,节省支出。一般的夏季和初秋,产蛋鸡大多会处于产蛋的高峰期,所以应该适当的在饲料中提高钙、磷的比例。夏季的鸡群饲料中可以适量添加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的中草药,可以缓解热应激的危害,并且可以相应的提高产蛋率。
7、保证鸡场及舍内的环境适宜
鸡舍内可以适当的给予一些光照,这样有利于鸡脑垂体分泌激素,并且能够促进卵巢发育,同时还能够促使卵泡排卵,可以提高鸡群的产蛋量。所以,如果舍内安装灯泡,就一定要经常进行擦拭,避免灰尘将灯泡覆盖,或者是存在灯泡损坏而没能及时更换的情况,避免舍内接受的光照情况受到一定的影响,从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家禽的生产性能,间接造成鸡场的经济损失。
日常生产中应该逐渐的强化鸡环境的管理措施,尤其是夏季和秋季的环境卫生更加重要,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应的程序进行卫生清洁和消毒工作。每天都要对鸡场内的棚舍周围、棚内环境加以清扫,之后还要进行洒水以将尘土压下来,尽量减少环境中的灰尘。之后才能将鸡放出,对于清扫出来的粪便都要进行无害化的处理方式,统一进行堆积发酵。蛋鸡的栖棚与活动棚在实际生产中应该坚持三天采取一次卫生消毒措施,然后每周对整个养鸡场地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消毒,生产中可以采用熏蒸或者是喷雾消毒的方式,这样能够强化消毒的效果。
方法/步骤
1、饲养林地要求与人居住有一定距离,交通便利,通风光照良好。有充足的水源,清洁卫生。林地最好是果园,也可以是一般山林。林地周边要有防护栏或者天然屏障,不让饲养鸡外飞或者有害动物和人随便出入。
2、鸡舍要建牢实,可建一层或多层,减少鸡舍成本。鸡舍内饲养密度约为单层每平方米20只。鸡舍布置密度可以每亩每批300-500只,也就是每亩15-25个鸡舍(单层设计标准)。放养密度要视森林密度和天然饵料情况而定。植被情况好,可适当偏多。
3、实行两段式饲养。即两个年龄段,分室内和室外两段饲养。0~1月龄在室内饲养, 1~3.5月龄在圈外林下围栏饲养。在室内转向室外过程中,要有一个10天左右的慢慢适应期。室内饲养阶段,饲料可以选择全价饲料,可以大幅提高成活率,不会影响鸡肉品种。室外饲养阶段逐渐过渡到饲喂谷物籽实,啄食饲草、昆虫和补料的方法。室内育雏:室内育雏鸡1~30日龄要求做好保温,加强通风换气和控制好光照管理,保持育雏室的清洁卫生,保证成活率。
4、牧放:雏鸡30日龄后,可开始放到林地里,并且头20天不能让鸡跑到太复杂的林区。否则最易影响成活率。前5天料槽和饮水器应放在鸡舍附近约1米处,使其熟悉环境,在这5天中,仍按原来育雏的次数饲喂,以后可逐渐减少饲喂次数和适当将食槽放远。天气晴好时,清晨将鸡群放出鸡舍,傍晚天渐渐变黑时将鸡群赶回鸡舍内。若气候突然有变,应及时将鸡唤回。长期恶劣天气期间不能将鸡外放。
5、鸡群可在每天早晨放牧前最好不喂食任何饲料,让其到野外抢野食。放牧后3小时,定点喂给适量粗粮,傍晚将鸡群召回后再饲喂1次。饲喂量应依季节、鸡苗大小而异,不要喂食太饱。
6、疫病防治:必须在当地动物防疫部门指导下定期进行疫苗接种。育雏期间以预防性投喂药物为主,控制鸡球虫、白痢、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特别要按照程序接种鸡新城疫、禽霍乱、禽流感等疫苗。在对果树或山林喷药防治病虫害时,应先驱赶鸡群到安全地方避开适当时间。鸡群出栏后,应对果园和林地进行清理,地面可用生石灰或石灰乳泼撒消毒。果园和林地每养一批鸡要间隔一段时间再养,最好是林下种一季植物,或另找一片果园和林地饲养,也就是所谓的“轮牧”。
7、林下养鸡生产的禽肉、蛋产品是绿色无公害的,市场肯定畅销。但是,养殖户因为规模生产,也可能因为产量大一时找不到市场。建议业主主动和商贩、酒店对接,签订供货合同。同时也应主动加大产品宣传,创新推介方式。
网址:https://www.nczfj.com/yangjijishu/201030350.html
[养鸡技术]面对当前,毛鸡价格同鸡苗价格倒挂的现象,补不补栏是对养殖户的一个考验。补栏就代表着要承担风险,鸡苗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但毛鸡的价格却没有明确的走势可以参考,补栏就代表着要承...
[养鸡技术]1选择建址,以及鸡舍建设。火鸡养殖场要选择稍有坡度的背风向阳处,同时要求地势比较高,要干燥,排水要畅通。另外。鸡舍要换气好,温度湿度好控制,要消毒方便。还有,在鸡舍前面要留出...
[养鸡技术]春季养鸡如何加强管理? 1、温度控制 留心天气变化,如有降温或其他恶劣天气,要注意关好窗户,以防因突发降温引起鸡群感冒,继而诱发其他疾病。即使没有其他疾病的继发感染,普通感冒...
[养鸡技术]泰和乌鸡好养吗?泰和乌鸡具有很高的药用和食用作用,很获消费者的青睐,因此发展泰和乌鸡养殖可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那么泰和乌鸡养殖需要掌握技术呢? 泰和乌鸡养殖技术 泰和乌鸡...
[养鸡技术]蛋鸡产蛋率上不去怎么办?产蛋率上不去主要从两个方面找原因,一是饲料,二是管理,检查饲料配方营养是否均衡,检查禽舍环境是否符合蛋鸡生长条件,如温度、湿度、空气中有害气体含量等...
[养鸡技术]温度是仔鸡正常生长发育的首要条件,那么雏鸡20天温度控制多少度比较合适呢? 二十天的小鸡生活在24~26℃的温度下比较合适。 初出壳雏鸡个体小、娇嫩、绒毛短,保温能力低,调节体...
[养鸡技术]雏鸡怎么养?雏鸡是指刚出壳的小鸡,雏鸡群居性强、代谢旺盛、生长迅速;但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能力弱、胆小易惊、抗病力差,因此雏鸡较其他生长阶段的鸡更难饲养管理。 雏鸡怎...
[养鸡技术]冬季养鸡,极易出现鸡舍低温高湿情况的发生。鸡舍湿度过大,导致粪便分解产生更多有害气体,造成鸡群呼吸道疾病多发,潮湿环境还极易造成球虫病的多发,这对鸡群的生长发育造成极大危...
[养鸡技术]问:鸡舍有害气体对鸡有啥危害?答:鸡舍里的有害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硫化氢、氨气及甲烷等,会对鸡的眼睛和呼吸道产生强烈刺激,影响鸡的健康。鸡舍通风换气不良,氧气会...
[养鸡技术]鸡苗到出栏需要多长时间? 肉鸡一般养两个月左右的时间便可出栏。但不同的品种、饲养管理方式,出栏的时间也有所不同。例如: 1.白羽肉鸡 白羽肉鸡大概42天出栏,平均出栏活重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