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卵黄性腹膜炎的发病原因 蛋鸡卵黄性腹膜炎的防治措施
蛋鸡养殖场中较容易发生卵黄性腹膜炎,发病后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蛋鸡的产蛋量,甚至还会发生死亡,严重损害养鸡业的经济效益。尤其是处于产蛋高峰期的蛋鸡群,由于具有较低的抗病力,更容易暴发卵黄性腹膜炎,造成更为严重的经济损失。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蛋鸡卵黄性腹膜炎的发病原因 蛋鸡卵黄性腹膜炎的防治措施。
1、发病原因
饲养管理不到位。该病一般是由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所致,目前最常见的致病菌是大肠杆菌和其他疾病的病毒,而引起细菌和病毒感染的主要原因则是饲养管理不到位,鸡场的环境较差,卫生条件不佳而导致鸡舍内的细菌大量繁殖。另外,在产蛋高峰期管理粗放,使得蛋鸡通过污染的饲料、水、空气以及设备等而感染大肠杆菌。
多种应激因素。主要是指蛋鸡在产蛋过程中受到惊吓或者发生机械性损失,导致卵子落入腹腔,或者产蛋时难产和脱肛使输卵管破裂,使卵子流入腹腔。另外,人工授精操作不当,如挤压腹部过于用力,输卵管口受伤等会引起该病。
疾病因素。当蛋鸡患各种病毒或者细菌性疾病时,会使鸡群出现卵黄腹膜炎,同时还会受到其他疾病的不良刺激,导致卵泡充血、破裂,从而引起此病发生。
2、临床症状
蛋鸡在发病初期表现为精神不佳,嗜睡,食欲减退,发生腹泻,产蛋量下降,随着症状的加重,会产出软壳蛋、畸形蛋、沙皮蛋,严重者还会停产。病鸡往往会卧地不起,羽毛蓬乱,没有光泽。在肛门的周围羽毛上会黏有蛋清或蛋黄碎块的排泄物。发病后期病鸡的体温升高,眼球内陷,皮肤为青紫色,脱水严重而导致喙、蹼发黄干燥,腹部膨大下垂,呈企鹅状站立。病鸡腹泻严重,粪便为稀糊状,其中混有蛋清、凝固蛋白和卵黄小块,有恶臭味,身体逐渐消瘦,最后会衰竭死亡。耐过的病鸡体质较弱,会永久的失去产蛋能力。
3、病理变化
对病死鸡进行剖检,当打开腹腔时有恶臭的气味,腹腔内可见大量的蛋黄或者灰黄色的腹水,腹腔内的脏器表面被一层黄色或者浅黄色的黄色纤维素性渗出物覆盖,肠与其他器官黏连在一起;腹膜和输卵管膜呈现弥漫性出血;肠管、输卵管、肝脏的质地脆弱,在腹腔内散落有大小不等的卵黄凝块,有的可达到拳头大小;卵巢内的卵泡发生病变,最后会形成蛋黄凝块;打开胸腔,可见气囊浑浊;肝脏表面有大小不一的坏死灶;心包膜呈灰白色,心肌上有点状的坏死灶。
4、诊断方法
通过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以及的病理变化出现的腹腔内有黄色或灰黄色的黏性渗出物附着在内脏表面,可初步判断为该病,确诊还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无菌取病死鸡的病料涂片后,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大小中等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无菌条件下取病料接种于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37℃培养24 h后可见培养基上生长出大小均匀,边缘整齐、光滑隆起的亮红色菌落;利用纸片法进行药敏实验,结果可见对卡那霉素高敏,阿奇霉素和头孢噻呋钠低敏。
5、防治措施
加强环境的控制,以减少各种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做好日常的卫生清洁工作,加强对鸡场内粪便的处理,可有效减少疾病的发生,舍内要设置合理、高效的排污装置,以便能及时排出污水。注意饲料和饮用水的卫生,严禁大肠杆菌超标,定期对鸡舍、工具以及设备进行消毒,彻底的隔离病源。做好场区内的绿化工作,以改善鸡场的环境。控制好鸡舍的饲养密度,进行合理的通风,以减少有害气体和尘埃。鸡舍要保持安静,避免鸡群受到噪音的侵扰。控制好舍内的温度、湿度,做到夏季防暑,冬季防寒的工作。给鸡群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鸡群的免疫力,给鸡群提供优质的饲料,并且要合理的配制日粮,保证饲料营养的全价性,以满足蛋鸡的营养需求。同时要做好饲料的贮存工作,防止饲料发生霉变,严禁饲喂蛋鸡发霉变质的饲料。制定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程序,并严格执行。在饲养管理过程中要避免应激的发生。
药物防治。在养殖过程中为了避免鸡群出现应激反应,可在饮水或饲料中添加抗应激类的药物。还可以在饲料和饮水中添加一些保健类的药物,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根据本地区及本场疫病发生的情况制定符合本场的免疫程序,加强抗体的监测工作,及时了解鸡群的免疫情况,并根据结果及时补免、调整免疫程序,这是预防此病发生的重要措施。
治疗。对于已发病的群体要及时的治疗,可通过药敏实验结果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防治,避免不合理用药的发生。尤其是对于大肠杆菌引起的卵黄性腹膜炎,要特别注意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在进行抗菌治疗时可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在提高鸡群抵抗力的同时防止病菌侵入而加重病情。与此同时还不可忽略鸡舍内外的消毒工作,要求每天都要进行喷雾消毒,以彻底的杀灭病源。在病情稳定控制后,要及时淘汰病鸡和停产鸡,以防止再次感染。
蛋鸡卵黄性腹膜炎的病因是什么 ?
近几年来,全国蛋鸡的饲养量呈现上升的趋势随之而来造成蛋鸡群出现的疾病也逐渐增多,卵黄性腹膜炎在蛋鸡饲养密集的鸡场发生比较普遍。分析该病的主要原因掌握患鸡的临床症状,制定针对性的预防与治疗措施,降低卵黄性腹膜炎给蛋鸡饲养者造成的经济损失。
1、主要病因
病毒性传染病:产蛋鸡如果感染禽流感、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产蛋下降综合征及禽脑脊髓炎等,引发卵黄性腹膜炎。
细菌性传染病:产蛋鸡如果感染大肠杆菌病,会导致出现输卵管炎卵泡落入腹腔从而引发腹膜炎;产蛋鸡如果感染鸡白痢或者是伤寒沙门氏菌、禽巴氏杆菌及支原体,同样会引发卵巢炎。
其他发热性疾病:高产的蛋鸡群对热比较敏感,高温的夏季很容易中暑导致卵泡充血、变性、破裂,引发卵黄性腹膜炎。其他引起机体发热的疾病,如感冒、肿瘤等,都具有引发卵黄性腹膜炎的可能性。
应激刺激:给蛋鸡在其产蛋高峰时期进行疫苗免疫的时候,突然闯入陌生人或者动物还有突然的异响、捕捉出笼鸡只等惊吓,会引发腹膜炎。
其他因素:产蛋的母鸡被外力强烈冲击时,或者人工授精操作过程中用力过猛、过大又或者腹压过大,以及输卵管的蠕动状况发生紊乱都会导致腹膜炎的发生。刚开产蛋鸡如果采食营养过于丰富的饲料,尤其是蛋白含量过高,导卵黄性腹膜炎发生。
2、患病表现:蛋鸡在感染卵黄性腹膜炎的初期可见精神萎靡,食欲降低嗜睡,产蛋率下降。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病鸡会产出软壳蛋、畸型蛋、沙皮蛋等,严重的患鸡会直接停产卧地不动,羽毛蓬乱、无光泽,可见带有蛋清或蛋黄碎块的黏性排泄物黏在肛门周围的羽毛上。
大多的病鸡体温升高,可见呈稀糊状的粪便排出,表现脱水、消瘦、眼球下陷喙、噗呈现黄色并且干燥等全身性症状,蛋鸡感染卵黄性腹膜炎的后期大都会衰竭死亡病程通常会持续3~7d。
3、预防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蛋鸡饲料保证营养均衡、无霉变;在蛋鸡的产蛋高峰时期在日常的饲料中添加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等;对舍内的粪便及时进行清理,以降低舍内的氨气、硫化氢等刺激性气体的浓度;经常给禽舍内的用具进行清洗和消毒;鸡舍温度、湿度、密度等都要适当的进行控制同时要重视通风换气尽量营造高产环境,增强蛋鸡的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做好各种流行病毒病的防疫: 具体的防疫措施应该根据各地区疾病不同的流行情况进行防疫。及时进行有关禽流感、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减蛋下降综合征、禽脑脊髓炎(根据当地流行情况选择)等其他病毒性疫病的免疫。
原文:养鸡 > 养鸡技术:蛋鸡卵黄性腹膜炎的发病原因 蛋鸡卵黄性腹膜炎的防治措施
网址:https://www.nczfj.com/yangjijishu/201028744.html
[养鸡技术]面对当前,毛鸡价格同鸡苗价格倒挂的现象,补不补栏是对养殖户的一个考验。补栏就代表着要承担风险,鸡苗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但毛鸡的价格却没有明确的走势可以参考,补栏就代表着要承...
[养鸡技术]1选择建址,以及鸡舍建设。火鸡养殖场要选择稍有坡度的背风向阳处,同时要求地势比较高,要干燥,排水要畅通。另外。鸡舍要换气好,温度湿度好控制,要消毒方便。还有,在鸡舍前面要留出...
[养鸡技术]春季养鸡如何加强管理? 1、温度控制 留心天气变化,如有降温或其他恶劣天气,要注意关好窗户,以防因突发降温引起鸡群感冒,继而诱发其他疾病。即使没有其他疾病的继发感染,普通感冒...
[养鸡技术]泰和乌鸡好养吗?泰和乌鸡具有很高的药用和食用作用,很获消费者的青睐,因此发展泰和乌鸡养殖可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那么泰和乌鸡养殖需要掌握技术呢? 泰和乌鸡养殖技术 泰和乌鸡...
[养鸡技术]蛋鸡产蛋率上不去怎么办?产蛋率上不去主要从两个方面找原因,一是饲料,二是管理,检查饲料配方营养是否均衡,检查禽舍环境是否符合蛋鸡生长条件,如温度、湿度、空气中有害气体含量等...
[养鸡技术]温度是仔鸡正常生长发育的首要条件,那么雏鸡20天温度控制多少度比较合适呢? 二十天的小鸡生活在24~26℃的温度下比较合适。 初出壳雏鸡个体小、娇嫩、绒毛短,保温能力低,调节体...
[养鸡技术]雏鸡怎么养?雏鸡是指刚出壳的小鸡,雏鸡群居性强、代谢旺盛、生长迅速;但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能力弱、胆小易惊、抗病力差,因此雏鸡较其他生长阶段的鸡更难饲养管理。 雏鸡怎...
[养鸡技术]冬季养鸡,极易出现鸡舍低温高湿情况的发生。鸡舍湿度过大,导致粪便分解产生更多有害气体,造成鸡群呼吸道疾病多发,潮湿环境还极易造成球虫病的多发,这对鸡群的生长发育造成极大危...
[养鸡技术]问:鸡舍有害气体对鸡有啥危害?答:鸡舍里的有害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硫化氢、氨气及甲烷等,会对鸡的眼睛和呼吸道产生强烈刺激,影响鸡的健康。鸡舍通风换气不良,氧气会...
[养鸡技术]鸡苗到出栏需要多长时间? 肉鸡一般养两个月左右的时间便可出栏。但不同的品种、饲养管理方式,出栏的时间也有所不同。例如: 1.白羽肉鸡 白羽肉鸡大概42天出栏,平均出栏活重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