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副嗜血杆菌病的临床特点与防治方法
摘要:蛋鸡副嗜血杆菌病也叫做传染性鼻炎,是一种急性上呼吸道疾病,是由于感染副鸡嗜血杆菌而导致。通常在秋、冬寒冷季节容易发生,主要特征是病鸡鼻黏膜发炎,打喷嚏、流鼻涕,且脸部发生肿胀。尽管该病具有较低的死亡率,但发病率相对较高,会导致病鸡生长发育缓慢或者停滞,减少产蛋,应加强防治。
1流行特点
易感日龄:蛋鸡在任何日龄都能够感染该病,其中4周龄以上的育成鸡以及产蛋鸡的敏感性较高,而1周龄以下的雏鸡通常对该病具有一定的抵抗力。
传染源和传播途径: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鸡和隐性带菌鸡,且通过其呼吸道和消化道排泄物进行传播,如其排出的病原菌会经由空气、尘埃、饲料、饮水等进行传播。鸡群感染该病的主要原因是饮用污染有病原菌的饮水。
发病季节:尽管该病的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但通常在每年10月份到第二年5月份比较容易发生,特别是12月份到第二年2月份会出现高发期,这主要是由于养殖户通常在寒冷季节只重视保温,而忽视通风换气,导致舍内空气过于污浊而发生该病。
潜伏期及病程:自然感染的鸡群,通常具有较短的潜伏期,大约为1~3天,而人工感染的鸡群只具有18~36h的潜伏期。病程持续长短不同,由于接种培养物而发生该病后的病程能够持续6~14天。该病的死亡率一般在20%左右,如果发生并发症,会导致死亡率升高。
2.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病鸡表现出厌食,形成浆液性鼻漏,流眼泪、咳嗽、打喷嚏,并出现轻度的呼吸道症状。接着病鸡会表现出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少数停止采食,呼吸困难,且伴发出啰音,有黏性或者脓性鼻液流出,导致鼻孔周围存在污秽,持续甩头。眼结膜发红,不停流泪,角膜变得混浊,眼睑、鼻窦部组织发生炎性肿胀,一侧或者双侧眼眶周围组织会由于发生肿胀而形成肿圈,眼球会陷入肿胀的眼眶内,部分会扩散到整个头部,使其发生炎性水肿,少数还会扩散至颈部发生肿胀。鼻孔处往往会存在黄色的结痂,将痂皮除去会散发明显的腥臭味。少数病鸡甚至会眼睛失明,发生下痢,排出绿色粪便。产蛋量明显减少,往往产出表面粗糙的鸡蛋,外观如同陈旧蛋,有些会产出薄壳蛋,颜色较浅,甚至呈白色。产蛋恢复期往往会产出畸形蛋、小蛋,还可能是软皮蛋。另外,鸡群在发病初期具有较低的死亡率,但发病后期往往会由于出现混合感染而导致机体消瘦,死亡率明显升高。
3防治措施
免疫接种:我国目前往往使用含有A、C两个血清型的疫苗,且都是灭活苗,但根据使用的佐剂不同而分成蜂胶、铝胶和油乳剂灭活苗,其中普遍使用油乳剂苗。油乳剂苗具有高免疫应答,且有持续较长时间保护的优点;铝胶苗接种后会较快产生免疫力,但只能够持续较短时间保护。蛋鸡通常注射疫苗经过2星期会开始形成免疫力,经过大约5星期会出现免疫高峰,之后缓慢降低。蛋鸡免疫1次可持续保护大约4个月,而再进行一次加强免疫,则能够使免疫保护期持续更长。大多数地区,蛋鸡在60日龄进行首免,在120日龄进行加强免疫。在容易发生该病的地区,蛋鸡在21~42日龄进行首免,在70日龄进行二免,在120日龄进行三免。
加强日常饲养管理:舍内加强保温、防湿、防寒,尤其要正确处理保温和通风换气间的关系,控制饲养密度适宜,提高机体抵抗力,确保饲料中含有全面的营养,尤其是在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季节,多种维生素的添加量要加倍,特别是维生素A,并根据本场或者当地的情况采取预防投药。舍内粪便要彻底清除,水槽和食槽每天进行1次清洗、消毒。加强环境消毒,坚持每天进行1次带鸡消毒,注意选择2~3种消毒药交替使用,还要结合饮水消毒。病鸡要进行隔离,并加强护理,对于病死鸡尸体要采取无害化处理。鸡场最好采取封闭式饲养管理,禁止外来人员随意参观或者不同鸡舍工作人员随意流动,进入生产区的工作人员必须走专道,鞋底踏过消毒池,更换工作帽、工作服、工作鞋,并清洗双手,防止由于人员流动而传播病原菌。
更新鸡群: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鸡和康复带菌鸡,因此只要发生该病的鸡场要立即将病愈鸡和带菌鸡淘汰,使鸡群逐步更新。另外,鸡场引种时要确保种鸡场是否发生过该病,禁止选择病愈种鸡的后代,也不能够引进疫区内的育成鸡,且鸡场最好采取严格的全进全出制,确保种群健康。
药物防治:在鸡群饲料中按0.5%比例添加磺胺二甲嘧啶,同时按每只每天使用20万IU硫酸链霉素,溶解在饮水,连续使用3~5天,并使用2%硼酸溶液对眼眶进行冲洗,接着再滴入1~2滴青霉素油剂,每天2次,连续使用3~5天。如果病鸡症状严重,可每只肌肉注射10万~20万IU硫酸链霉素,每天2次,连续使用2~3天。还可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呼喉喘宁粉,一般每包1000g添加在300kg饲料中,根据1天的饲喂量,集中2次投放,任其自由采食,连续使用3~5天;并在饮水中添加5%硫氢酸红霉素可溶性粉,即一般在25kg饮水中添加1包(50g),每天2次,连续使用3~5天;同时在饮水或者饲料中添加电解多维。采取以上措施经过5天,就能够控制鸡群病情,且产蛋率有所回升。
原文:养鸡 > 养鸡技术:蛋鸡副嗜血杆菌病的临床特点与防治方法
网址:https://www.nczfj.com/yangjijishu/201025869.html
[养鸡技术]面对当前,毛鸡价格同鸡苗价格倒挂的现象,补不补栏是对养殖户的一个考验。补栏就代表着要承担风险,鸡苗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但毛鸡的价格却没有明确的走势可以参考,补栏就代表着要承...
[养鸡技术]1选择建址,以及鸡舍建设。火鸡养殖场要选择稍有坡度的背风向阳处,同时要求地势比较高,要干燥,排水要畅通。另外。鸡舍要换气好,温度湿度好控制,要消毒方便。还有,在鸡舍前面要留出...
[养鸡技术]春季养鸡如何加强管理? 1、温度控制 留心天气变化,如有降温或其他恶劣天气,要注意关好窗户,以防因突发降温引起鸡群感冒,继而诱发其他疾病。即使没有其他疾病的继发感染,普通感冒...
[养鸡技术]泰和乌鸡好养吗?泰和乌鸡具有很高的药用和食用作用,很获消费者的青睐,因此发展泰和乌鸡养殖可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那么泰和乌鸡养殖需要掌握技术呢? 泰和乌鸡养殖技术 泰和乌鸡...
[养鸡技术]蛋鸡产蛋率上不去怎么办?产蛋率上不去主要从两个方面找原因,一是饲料,二是管理,检查饲料配方营养是否均衡,检查禽舍环境是否符合蛋鸡生长条件,如温度、湿度、空气中有害气体含量等...
[养鸡技术]温度是仔鸡正常生长发育的首要条件,那么雏鸡20天温度控制多少度比较合适呢? 二十天的小鸡生活在24~26℃的温度下比较合适。 初出壳雏鸡个体小、娇嫩、绒毛短,保温能力低,调节体...
[养鸡技术]雏鸡怎么养?雏鸡是指刚出壳的小鸡,雏鸡群居性强、代谢旺盛、生长迅速;但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能力弱、胆小易惊、抗病力差,因此雏鸡较其他生长阶段的鸡更难饲养管理。 雏鸡怎...
[养鸡技术]冬季养鸡,极易出现鸡舍低温高湿情况的发生。鸡舍湿度过大,导致粪便分解产生更多有害气体,造成鸡群呼吸道疾病多发,潮湿环境还极易造成球虫病的多发,这对鸡群的生长发育造成极大危...
[养鸡技术]问:鸡舍有害气体对鸡有啥危害?答:鸡舍里的有害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硫化氢、氨气及甲烷等,会对鸡的眼睛和呼吸道产生强烈刺激,影响鸡的健康。鸡舍通风换气不良,氧气会...
[养鸡技术]鸡苗到出栏需要多长时间? 肉鸡一般养两个月左右的时间便可出栏。但不同的品种、饲养管理方式,出栏的时间也有所不同。例如: 1.白羽肉鸡 白羽肉鸡大概42天出栏,平均出栏活重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