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养鸡技术
1 基本情况
雷公山林区位于贵州省东南部,是典型的山地环境,为我国南方重点集体林区,正处在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极为明显的分水岭高地。该地属中亚热带季风山地湿润气候区,7月均温23~25.5℃,相对湿度85%~91%
1 基本情况
雷公山林区位于贵州省东南部,是典型的山地环境,为我国南方重点集体林区,正处在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极为明显的分水岭高地。该地属中亚热带季风山地湿润气候区,7月均温23~25.5℃,相对湿度85%~91%,年雨量1300~1600mm。林区内山峦起伏,地势陡峻,海拔高差大,植被主要为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部分人工林,植被类型多样,为各种生物物种的生存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总体生活水平基本实现小康,人们对生活质量也不断提出更高要求,崇尚自然、返璞归真、追求无公害食品已成为时尚,贵州雷公山区利用将集体山林确权到个人到户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实现了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利。为了有效利用林地资源,同时也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当地政府发动群众充分利用林地、林下发展种养业,开发了种植山野菜、中药材等种植业,有的则开展林下养猪、养鸡等养殖业,取得了一定成效,还在当地出现了一批利用林地、林下养鸡的养殖户。现将所取得养殖经验如下简介,为有兴趣从事此项工作的人提供借鉴。
2 林下养鸡场址的选择
林下养鸡是在林地或灌木林地下进行的。雷公山地区山高坡陡、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湿度大、林下较潮湿,养鸡场址应选择在林地郁闭度0.2~0.4、坡度15°以下、向阳的南坡天然林、人工林或植被覆盖度为0.3~0.5的灌木林地。鸡舍应建在坡度为10°左右且水源充足的地带,建舍宜选择地势较高处、不潮湿阴冷、光照好且保温、通风流畅、方便消毒和清扫以及有利于防鼠害和野生动物伤害的地方。育雏室按8~10只∕㎡安排,活动场按1~2只∕㎡测算,活动场周围用竹栏或尼龙网圈住。
3 进鸡前的准备工作
3.1 进鸡饲养前的防病消毒工作
林下养鸡环境的选择很重要,搞好鸡病预防工作是林下养鸡成功的基础,在饲养前就应制定好预防方案,并严格执行。
3.1.1 环境消毒
在选择好的养鸡场地建好鸡舍后,在鸡舍周围用生石灰消毒1次;对鸡场周围和场内排污池、排粪坑、下水道出口,每1~2个月用漂白粉消毒1 次;在大门口设消毒池,使用2%氢氧化钠溶液和煤酚皂溶液。
3.1.2 人员消毒
饲养人员要穿戴特制工作服进入饲养区,进入前要消毒。
3.1.3 鸡舍消毒
进鸡或转群前必须将鸡舍彻底清扫干净,(www.nczfj.com)用0.1%新洁尔灭、4%来苏水、0.2%过氧乙酸、或次氯酸盐以及碘伏等消毒液全面喷洒,然后关闭门窗,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
3.1.4 用具消毒
定期对用具进行消毒,可先用0.1%新洁尔灭或0.2%~0.5%过氧乙酸消毒。
3.1.5 带鸡消毒
定期进行带鸡消毒,这样可减少环境中微生物和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有利于节约人力物力。带鸡消毒的常用消毒液有0.3%过氧乙酸、0.1%新洁尔灭和0.1%次氯酸钠等。
3.2 垫料
若采用平面育雏的管理方式,就必须用干燥无霉变的垫料,以锯末或刨花为最佳,厚度一般在8~12cm。
4 进鸡后的注意事项
(1)进鸡后应转入放养鸡棚,不宜立即放养,应在棚内进行5~7d的适应性饲养,以避免鸡只放养后不回鸡棚过夜。
(2)选择天气温和的晴天放养,开始几天每天放养2~4h,然后逐步将雏鸡放入林中,训练其自由采食青草、草籽、蛆蝴等天然食物,使其适应林地环境,以后逐月增加放养时间。放养地点最初应选择在鸡棚附近,然后逐渐由近至远,可通过移动料桶、料槽的方式训练,在训练时可通过拍打料桶、吹哨等方法使鸡只形成条件反射,以有效避免天气骤变等问题对鸡只产生的不良影响,便于定时补饲和在天气骤变、定时补饲时快速集中鸡群。
(3)在鸡舍附近放置若干料桶(槽)和饮水器,早晚让鸡自由采食、自由活动,每天早上只喂六七成饱,促使鸡只寻找食物,以增加鸡的活动量和采集更多的有机质和营养物。太阳下山时将鸡群收回鸡舍,晚餐一定要喂饱。
(4)刮风下雨、露水太大时停止放养,以防止淋湿羽毛而受寒发病。
(5)特别防止无人看守,以免发生意外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5 疫病防治
雷公山林区均在项目区集中育雏,主要育雏品种为榕江小香鸡、青脚土鸡和黄麻鸡,30d左右后再成批发放运送到已建设好的具备养殖条件的林下养殖场养殖。根据其建设规模大小,1个林下养殖场的养殖数量一般在500~2000只。育雏期间的防疫工作:1日龄,用马立克氏病疫苗在颈部皮下注射;5日龄、17日龄,用新肾支28/86疫苗点眼和滴鼻;11日龄、25日龄,用法氏囊病疫苗滴鼻;30日龄,用新支52H疫苗皮下注射。放养后需要接种疫苗的,最好能饮水免疫,需要注射或刺种的也要安排在夜间鸡只归巢后,把鸡只隔离成小群再逐群免疫,以减少鸡只的应激性。目前,雷公山林区林下养鸡还没发生过因管理或疫病出现而大量死亡的案例。
6 成品出栏
林下养鸡一般在150d左右出栏。一般出栏时,榕江小香鸡重1.1~1.6kg,目前市场价为36~40元/kg;青脚土鸡重1.5~2.0kg,目前市场价为28~32元/kg;麻黄鸡重1.5~2.0kg,目前市场价为24~26元/kg。
由于雷公山林区是国家一级重点公益林区,区内无工业污染、无空气污染,空气新鲜、水源无污染,鸡只可以自由活动,因此养出来的鸡抗性好、免疫力强、少生病、肉质好、皮薄肉香、腹脂较少且营养价值高,在市场上很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参考文献
[1]周正贤.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
[2]魏刚才,刘保国.现代实用养鸡技术大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网址:https://www.nczfj.com/yangjijishu/201017027.html
[养鸡技术]面对当前,毛鸡价格同鸡苗价格倒挂的现象,补不补栏是对养殖户的一个考验。补栏就代表着要承担风险,鸡苗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但毛鸡的价格却没有明确的走势可以参考,补栏就代表着要承...
[养鸡技术]1选择建址,以及鸡舍建设。火鸡养殖场要选择稍有坡度的背风向阳处,同时要求地势比较高,要干燥,排水要畅通。另外。鸡舍要换气好,温度湿度好控制,要消毒方便。还有,在鸡舍前面要留出...
[养鸡技术]春季养鸡如何加强管理? 1、温度控制 留心天气变化,如有降温或其他恶劣天气,要注意关好窗户,以防因突发降温引起鸡群感冒,继而诱发其他疾病。即使没有其他疾病的继发感染,普通感冒...
[养鸡技术]泰和乌鸡好养吗?泰和乌鸡具有很高的药用和食用作用,很获消费者的青睐,因此发展泰和乌鸡养殖可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那么泰和乌鸡养殖需要掌握技术呢? 泰和乌鸡养殖技术 泰和乌鸡...
[养鸡技术]蛋鸡产蛋率上不去怎么办?产蛋率上不去主要从两个方面找原因,一是饲料,二是管理,检查饲料配方营养是否均衡,检查禽舍环境是否符合蛋鸡生长条件,如温度、湿度、空气中有害气体含量等...
[养鸡技术]温度是仔鸡正常生长发育的首要条件,那么雏鸡20天温度控制多少度比较合适呢? 二十天的小鸡生活在24~26℃的温度下比较合适。 初出壳雏鸡个体小、娇嫩、绒毛短,保温能力低,调节体...
[养鸡技术]雏鸡怎么养?雏鸡是指刚出壳的小鸡,雏鸡群居性强、代谢旺盛、生长迅速;但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能力弱、胆小易惊、抗病力差,因此雏鸡较其他生长阶段的鸡更难饲养管理。 雏鸡怎...
[养鸡技术]冬季养鸡,极易出现鸡舍低温高湿情况的发生。鸡舍湿度过大,导致粪便分解产生更多有害气体,造成鸡群呼吸道疾病多发,潮湿环境还极易造成球虫病的多发,这对鸡群的生长发育造成极大危...
[养鸡技术]问:鸡舍有害气体对鸡有啥危害?答:鸡舍里的有害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硫化氢、氨气及甲烷等,会对鸡的眼睛和呼吸道产生强烈刺激,影响鸡的健康。鸡舍通风换气不良,氧气会...
[养鸡技术]鸡苗到出栏需要多长时间? 肉鸡一般养两个月左右的时间便可出栏。但不同的品种、饲养管理方式,出栏的时间也有所不同。例如: 1.白羽肉鸡 白羽肉鸡大概42天出栏,平均出栏活重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