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饲养管理中的观察及问题
在肉鸡的日常饲养管理过程中,要加强对鸡群巡视,以便随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利于及时采取疾病防治措施,降低损失;助于及早对鸡只进行单独管理,可减少死亡,提高成活率。
一、观察鸡群的原则和方法
在肉鸡的日常饲养管理过程中,要加强对鸡群巡视,以便随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利于及时采取疾病防治措施,降低损失;助于及早对鸡只进行单独管理,可减少死亡,提高成活率。
一、观察鸡群的原则和方法
1. 入舍前静听鸡群动静
进入鸡舍前,应在门外停留片刻,仔细听鸡群发出的声音有无异常。
2. 定期在鸡舍内进行静止观察
进入鸡舍以后,不要着急开灯,以免造成鸡应激,应先安静观察鸡群15分钟,通过嗅觉了解鸡舍内的空气状况;用视觉和听觉判断鸡群是否活跃;还要感知鸡舍内的温度是否适宜,所有的异常现象都须给予关注。只有仔细观察鸡群的活动状况,并定期重复观察,才能发现鸡群的异常行为。
3. 实行边工作边观察与专门观察相结合
可以在清扫过道、添加饲料、检查水线等过程中,对鸡群进行观察。为了更准确地了解鸡群的实际情况,最好能再安排专门的时间进行观察。
4. 定期进行巡检
一次完整的巡检,必须走遍整个鸡舍,而不是仅仅停留在鸡舍前部或仅仅巡检一个过道。巡检时,不仅要观察鸡的行为,还要注意检查水线、料线的工作运行状况。鸡舍巡检要遵循先群体后个体,再从个体到群体的原则和顺序。先从鸡群整体开始观察,看鸡群是否在地面(地面垫料平养时)、网床(网上饲养时)上均匀分布,鸡群是否特别偏好聚集在鸡舍某个特定区域,或是由于鸡舍小气候恶劣(如过于干燥或寒冷等)而避免到某个区域去。抓出那些看上去比较特别的鸡只,近距离进行观察。如果发现有异常,要确定是由偶发因素造成的还是潜在的重大问题的前兆。平时还要随机抓出一些鸡只进行观察和评估,要注意发现普遍的规律和现象,同时找出极端的现象,及时进行汇总、思考,多问为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这些现象?对这些情况不予处理还是立即采取对策?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吗?发生的时间?易发的鸡群?与环境有关系吗?其他鸡场有类似情况发生吗?
5. 及时、全面记录观察到的鸡群信息
记录内容包括饲料、饮水消耗量,舍内温度变化情况,免疫和投药等情况。在每天的同一时段进行数据和信息的采集,可以立刻发现前后两天的差别,若饮水量、采食量出现大幅改变,意味着鸡群可能患病,也可能是料线或水线出现了机械故障,可以结合巡检中观察到的鸡群状况进行综合评定。
二、群体观察与应对管理
1. 入舍前的观察与应对管理
鸡舍外部巡查时,要看绿化情况、环境卫生状况和鼠洞是否堵死等。鸡舍外要留出至少2米宽的开放地带以便于防鼠,但不能无限度地扩宽两栋鸡舍间的植物绿化带,鸡舍周围不种植植被或只种植低矮的草,这样可以使老鼠无处藏身。同时,需要保持鸡舍周边环境干净整洁,无杂物垃圾堆积。
鸡舍入口要有合适的消毒设施。进入鸡舍,必须经过消毒池或消毒脚垫,同时要确保消毒池内有足够的消毒液,消毒脚垫要始终湿润。
2. 灰尘与氨气的检查与应对
灰尘对鸡对人都有害。灰尘颗粒吸入肺中,如果再同时吸入了氨气,将会破坏黏膜系统,增加呼吸道疾病感染的机会,尤以灰尘浓度高、颗粒小时更甚。鸡舍内部的垫料、饲料、羽毛、粪便都会变成灰尘颗粒飘浮在鸡舍空气中,因此,鸡舍要定时通风,以助改善舍内空气质量,夏季借助鸡舍喷雾降温或带鸡消毒,可以有效降低舍内粉尘浓度,改善鸡舍小环境。
推开鸡舍门,若感觉到空气刺鼻刺眼,说明鸡舍内氨气浓度已经非常高了,因为氨气浓度达到20毫克/米3后人才能闻到。氨气浓度过高,会影响鸡的黏膜系统,使鸡对疫病更加易感。鸡舍内其他有毒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对鸡群也有害。鸡舍内空气流动不畅往往是鸡舍空间太小和内部的遮挡物太多造成的,(www.nczfj.com)要保证鸡笼(网架)以上的空间较大和鸡舍内基本没有空气流动不畅的区域。为了保险,可以直接用管道将空气引入鸡舍内。
3. 鸡群活动情况检查与应对
走过鸡群时,观察鸡群是否有足够的好奇心观察人,是否全部站立并发出叫声。那些不能站立的鸡,可能是弱鸡,要拣出来单独饲养。
4. 觅食行为的检查与应对管理
观察鸡群时要注意查看鸡群的采食情况,看是否有勾料(把料桶内的饲料勾到地上)、挑食等行为。勾料是球虫、肠炎、肠毒综合征等疾病的表现。鸡挑食的原因很多,一般是应激造成的,在育雏期饲喂颗粒料的,当突然更换为粉料时鸡群会产生很大的应激,造成挑食。避免挑食的主要措施是通过控制饲料的粒度来调节,如玉米颗粒开始不要太大,要随着鸡日龄的增加而增大,豆粕除特别大的团块一般都不需要进行粉碎处理。另外,让细碎的预混料均匀地附着在各种原料的表面,也可以通过添加油脂的方法使预混料均匀分布。
5. 啄羽行为的检查与应对
如果鸡群中出现啄羽现象,通常会发生在下午,所以下午是观察的重点。为避免发生啄羽,可以在下午给鸡群一些玩具或安排能分散鸡群注意力的其他活动。
鸡会花大量的时间去觅食,即使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仍然喜欢挖刨,甚至在饲料中挖刨。地面平养时,为了满足鸡的挖刨习性,要保持垫料的疏松和干燥,也可以在鸡舍一角放置大捆的稻草或苜蓿草,这样可以减少鸡相互啄羽,但要确保稻草和苜蓿草干燥无霉变。
6. 呼吸方式的检查与应对
鸡没有汗腺,当环境温度过高就会张嘴喘气,以蒸发散热的方式排出多余的热量。此时要合理通风,保证温度适宜。通风不仅是将新鲜空气送入鸡舍,也能调整鸡舍内空气组成。如果污垢堵塞进风口和通风管道造成通风量降低,应立即派人入舍检修,并设法提高鸡舍的通风质量。
7. 饲养密度的观察与应对
无限度增加饲养密度的现象往往出现在育雏期,对肉鸡的均衡发育影响很大,因为料位与水位会明显不足,一些弱鸡因采食与饮水不足慢慢被淘汰。特别是刚免疫的雏鸡,如果密度过高,往往产生很大应激。
网址:https://www.nczfj.com/yangjijishu/201016642.html
[养鸡技术]面对当前,毛鸡价格同鸡苗价格倒挂的现象,补不补栏是对养殖户的一个考验。补栏就代表着要承担风险,鸡苗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但毛鸡的价格却没有明确的走势可以参考,补栏就代表着要承...
[养鸡技术]1选择建址,以及鸡舍建设。火鸡养殖场要选择稍有坡度的背风向阳处,同时要求地势比较高,要干燥,排水要畅通。另外。鸡舍要换气好,温度湿度好控制,要消毒方便。还有,在鸡舍前面要留出...
[养鸡技术]春季养鸡如何加强管理? 1、温度控制 留心天气变化,如有降温或其他恶劣天气,要注意关好窗户,以防因突发降温引起鸡群感冒,继而诱发其他疾病。即使没有其他疾病的继发感染,普通感冒...
[养鸡技术]泰和乌鸡好养吗?泰和乌鸡具有很高的药用和食用作用,很获消费者的青睐,因此发展泰和乌鸡养殖可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那么泰和乌鸡养殖需要掌握技术呢? 泰和乌鸡养殖技术 泰和乌鸡...
[养鸡技术]蛋鸡产蛋率上不去怎么办?产蛋率上不去主要从两个方面找原因,一是饲料,二是管理,检查饲料配方营养是否均衡,检查禽舍环境是否符合蛋鸡生长条件,如温度、湿度、空气中有害气体含量等...
[养鸡技术]温度是仔鸡正常生长发育的首要条件,那么雏鸡20天温度控制多少度比较合适呢? 二十天的小鸡生活在24~26℃的温度下比较合适。 初出壳雏鸡个体小、娇嫩、绒毛短,保温能力低,调节体...
[养鸡技术]雏鸡怎么养?雏鸡是指刚出壳的小鸡,雏鸡群居性强、代谢旺盛、生长迅速;但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能力弱、胆小易惊、抗病力差,因此雏鸡较其他生长阶段的鸡更难饲养管理。 雏鸡怎...
[养鸡技术]冬季养鸡,极易出现鸡舍低温高湿情况的发生。鸡舍湿度过大,导致粪便分解产生更多有害气体,造成鸡群呼吸道疾病多发,潮湿环境还极易造成球虫病的多发,这对鸡群的生长发育造成极大危...
[养鸡技术]问:鸡舍有害气体对鸡有啥危害?答:鸡舍里的有害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硫化氢、氨气及甲烷等,会对鸡的眼睛和呼吸道产生强烈刺激,影响鸡的健康。鸡舍通风换气不良,氧气会...
[养鸡技术]鸡苗到出栏需要多长时间? 肉鸡一般养两个月左右的时间便可出栏。但不同的品种、饲养管理方式,出栏的时间也有所不同。例如: 1.白羽肉鸡 白羽肉鸡大概42天出栏,平均出栏活重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