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养殖和鸡蛋食用安全性的因素及对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鸡蛋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鸡蛋含有大量的维生素、矿物质和高生物价值的蛋白质,营养学家称之为“完全蛋白质模式”,被人们誉为“理想的营养库”。但近些年来,随着假鸡蛋、红心蛋、毒鸡蛋等问题的出现,使人们对的鸡蛋的食用安全产生了质疑。下面我主要来介绍一下影响鸡蛋食用安全性的一些因素及对策。
一、影响鸡蛋食用安全的因素
1.鸡蛋中的微生物。鸡蛋中微生物主要来源于带菌鸡体或蛋壳上污染的微生物。健康母鸡的卵巢、输卵管等处是无菌的,其所产蛋内容物中不会有微生物。母鸡在感染病原微生物时,病原菌可浸入鸡体的卵巢和输卵管。这时,鸡蛋便可能被病原菌污染。同时,病鸡在感染病原微生物痊愈后仍可能成为病原微生物携带者,所产的蛋也可能有病原微生物。另外,鸡蛋经泄殖腔由肛门排出体外时,与肠道内微生物及外界微生物接触,蛋壳上可能带有病原微生物。
2.鸡蛋中的寄生虫和异物。鸡蛋中的寄生虫和异物较少见,仅见于个别鸡蛋。鸡蛋中寄生虫的检出率约为0.05%,存在地区性和季节性的特点。湖沼地区的检出率较高,而山区与平原地区较低,检出率最高的是一年中的5-10月份。鸡蛋中的异物一般存在于蛋白中,也有在蛋黄表面者。其形状、颜色、大小各异。这些异物多为卵巢中脱落的未成熟卵黄或输卵管中脱落的上皮细胞。
3.鸡蛋中农药的残留。鸡蛋中的农药主要指有机氯(如六六六、DDT)和有机磷农药(如乐果、敌百虫)。其中,有机氯农药能通过水流、空气、人体、动物体、植物体和土壤传播,且药效持久,能长期污染食品和环境,且进入人体后贮藏在脂肪组织中,积累后不易排出,对人的危害尤为突出。鸡体采食了富含有机氯或有机磷农药的谷物、蔬菜,会导致这些农药累积在鸡体内,特别是脂肪组织、肌肉组织等脏器和卵巢内的卵子,其所产蛋中(蛋黄中多余蛋白)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残留。六六六和DDT残留可引起人的肾脏和肝脏功能障碍,且无有效治疗方法,同时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明显的中毒症状。我国目前明令禁止在蔬菜、谷物中使用该类农药。
4.鸡蛋中的有害元素。鸡蛋中的有害元素主要指汞、铬、铅、砷等重金属元素。鸡和其它家禽采食了含有重金属元素的水或饲料,这些元素便在体内组织中长期积存下来,其所产的蛋中也会含有这些重金属元素,人食入含有这些元素的鸡蛋,便可能产生重金属中毒,危害人体的健康。
5.鸡蛋中的兽药残留。鸡蛋中的兽药残留主要指一些抗菌和抗病毒兽药的残留。残留药物的种类较多,比较突出的有喹诺酮类、磺胺类、酰胺醇类和金刚烷胺等等。这些药物的残留将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巨大的威胁,已引起消费者与官方的关注。不同种类的抗生素在动物体内的吸收、分布、排出和组织中的残留情况各异。青霉素在血液中的分布比其他脏器较多。氯霉素吸收后能分布于全身组织及一切体液中,以肝、肾中含量最高。青霉素与金霉素均有一部分被组织吸附和保留,残留时间较长。磺胺类药物在动物体内的残留时间较抗生素长,因同样情况下磺胺类药物的用量较大。组织中的各种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均可移行至蛋中,造成鸡蛋中兽药残留。导致鸡蛋中兽药残留的主要原因是养殖户不按规定量用药和不执行所使用药物的休药期,从而导致鸡蛋中兽药残留。
6. 鸡蛋中违禁添加的非食品物质。鸡蛋中的违禁非食品物质主要指三聚氰胺、苏丹红等非食品类添加剂,均属于违禁添加物质。三聚氰胺是一种有机化工原料,添加到饲料中可提高鸡蛋的蛋白含量,一般情况下较为稳定,在高温条件下可能分解释放出有毒的氰化物,危害人体健康[www.nczfj.com]。苏丹红也是一种化工原料,添加到饲料中可以提高鸡蛋中蛋黄的色泽度。其具有致癌性,对人体的肾脏和肝脏有明显的毒性。我国法律法规明令禁止在食品中使用该类非食品添加剂。
二、提高鸡蛋食用安全的对策
1.加强管理,建立长效监管体制。随着食品安全事件的不断频发,国家已加强了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国家同时也加强了食品安全监测的建设,在各省、市、县先后成了食品安全办公室和食品监测检验机构。这些将为食品的安全食用提供有力的保障。但是有些法律和标准体系仍然不健全,仍需要加强管理,完善监管体系。
2.加强对养殖户合理用药的指导。导致兽药残留的主要原因是养殖户不按规定使用兽药和不执行休药期规定所致。所以加强对养殖户正确的使用药物是保证鸡蛋食用安全的一个重要措施。只要养殖户按照规定正确使用兽药,就能从源头上减少或避免兽药的残留,从而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
3.加强食品质检系统的建设。政府要加大对食品监管部门和质检系统的建设,同时还要建立鸡蛋质量检测体系。加大对养殖、销售环节鸡蛋的检测力度,定期或不定期的对蛋禽企业和市面销售的鸡蛋进行随机抽查。并对抽检的鸡蛋进行相应的监测和检验,并定期向社会公布禽蛋安全状况,消除人们对禽蛋的质疑和恐慌。同时加强对检验不合格的养殖户和禽蛋生产企业的处罚力度,并应限期整改甚至关闭。
4.注意家禽养殖周围的环境。家禽养殖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鸡蛋的品质和质量。所以养殖场在选址时就要对周围的环境条件进行调查,特别是水源,必要时可请环评部门进行养殖场周围环境进行检测和评估,从而提高鸡蛋的品质和质量。
原文:养鸡 > 养鸡技术:蛋鸡养殖和鸡蛋食用安全性的因素及对策
网址:https://www.nczfj.com/yangjijishu/201013747.html
[养鸡技术]面对当前,毛鸡价格同鸡苗价格倒挂的现象,补不补栏是对养殖户的一个考验。补栏就代表着要承担风险,鸡苗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但毛鸡的价格却没有明确的走势可以参考,补栏就代表着要承...
[养鸡技术]1选择建址,以及鸡舍建设。火鸡养殖场要选择稍有坡度的背风向阳处,同时要求地势比较高,要干燥,排水要畅通。另外。鸡舍要换气好,温度湿度好控制,要消毒方便。还有,在鸡舍前面要留出...
[养鸡技术]春季养鸡如何加强管理? 1、温度控制 留心天气变化,如有降温或其他恶劣天气,要注意关好窗户,以防因突发降温引起鸡群感冒,继而诱发其他疾病。即使没有其他疾病的继发感染,普通感冒...
[养鸡技术]泰和乌鸡好养吗?泰和乌鸡具有很高的药用和食用作用,很获消费者的青睐,因此发展泰和乌鸡养殖可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那么泰和乌鸡养殖需要掌握技术呢? 泰和乌鸡养殖技术 泰和乌鸡...
[养鸡技术]蛋鸡产蛋率上不去怎么办?产蛋率上不去主要从两个方面找原因,一是饲料,二是管理,检查饲料配方营养是否均衡,检查禽舍环境是否符合蛋鸡生长条件,如温度、湿度、空气中有害气体含量等...
[养鸡技术]温度是仔鸡正常生长发育的首要条件,那么雏鸡20天温度控制多少度比较合适呢? 二十天的小鸡生活在24~26℃的温度下比较合适。 初出壳雏鸡个体小、娇嫩、绒毛短,保温能力低,调节体...
[养鸡技术]雏鸡怎么养?雏鸡是指刚出壳的小鸡,雏鸡群居性强、代谢旺盛、生长迅速;但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能力弱、胆小易惊、抗病力差,因此雏鸡较其他生长阶段的鸡更难饲养管理。 雏鸡怎...
[养鸡技术]冬季养鸡,极易出现鸡舍低温高湿情况的发生。鸡舍湿度过大,导致粪便分解产生更多有害气体,造成鸡群呼吸道疾病多发,潮湿环境还极易造成球虫病的多发,这对鸡群的生长发育造成极大危...
[养鸡技术]问:鸡舍有害气体对鸡有啥危害?答:鸡舍里的有害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硫化氢、氨气及甲烷等,会对鸡的眼睛和呼吸道产生强烈刺激,影响鸡的健康。鸡舍通风换气不良,氧气会...
[养鸡技术]鸡苗到出栏需要多长时间? 肉鸡一般养两个月左右的时间便可出栏。但不同的品种、饲养管理方式,出栏的时间也有所不同。例如: 1.白羽肉鸡 白羽肉鸡大概42天出栏,平均出栏活重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