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传染病防治方法
蜜蜂若饲养管理不善,容易发生下列常见传染病
蜜蜂是营社会性生活的昆虫,过着同巢群体生活,它们之间是互相依赖、缺一不可的。所以,蜜蜂病害的发生有别于其他单独生活的昆虫或哺rǔ类动物,蜜蜂患病是指整个群体来说的。
蜜蜂若饲养管理不善,容易发生下列常见传染病:囊状幼虫病,欧洲幼虫腐臭病;孢子虫病等。如不及时防治,会造成蜜蜂大批死亡。
一、囊状幼虫病。
多发生在天气多变的春、秋季和蜜蜂繁殖期,发病死亡的是6日龄幼虫,死后挑尸成“囊状”,人们称它为“尖头虫”。对囊状幼虫病,主要采取以抗病选种为中心的综合防治措施。首先,要选择抗病力强的群蜂培育蜂王、雄蜂,替换病群的蜂王,逐步提高蜂群的抗病力。其次要加强饲养管理,加强保温,补充人工饲喂,做好换王断子清巢工作,减少病原体。发病时,可选用半枝莲(狭叶韩信草)、虎杖、贯众、华千金藤嗨南金不换)的其中一种,用干品50克,加水煎取浓液,按1∶1加入白糖,配成药糖浆饲喂 10框蜂。
二、蜜蜂麻痹
蜜蜂麻痹病又称“黑蜂病”,是一种成年蜂病,一般发生在春、秋两季。症状有两种:一种(I型)症状是病蜂翅膀和体躯不正常抖动,飞不起来,常跌落在地:有时在箱内乱挤成一团;腹部膨胀,翅膀张开并脱落。腹部膨胀是由于蜜囊充水而引起的。病蜂在几天内死亡。另一种(II型)症状,是病蜂腹部不膨大,而是周身的绒毛脱光,身体油光发黑,病蜂的腹部有时反而缩小,它们在巢内常常遭到老龄工蜂的追咬。换王是治疗蜜蜂麻痹病的良好措施。异地引种,避免蜂群长期近亲繁殖是预防蜜蜂麻痹病的有效方法。药物治疗按NYS138-2002,使用酞丁胺粉(4%)饲喂,每升50%糖水加本品12g,每群250ml,隔1次,连用5次,采蜜期停止使用。
三、欧洲幼虫腐臭病。
主要发生在春秋季,弱群、保温不良、饲料不足的蜂群最易发生。发病初期,幼虫身上无光泽,出现少量死亡;病情严重时,幼虫全部腐烂,散发酸臭味,导致蜂群弃巢而逃。对发病蜂群要加强管理,可用糖浆500克加10万国际单位链霉素,或4片磺胺噻唑钠调匀喂蜂,每框约喂50克糖浆,每天1次,连喂6~7天。
四、蜜蜂白垩病
蜜蜂白垩病又名石灰蜂子,是蜜蜂幼虫的一种传染性病害,多发生于春季或初夏,特别是在阴雨潮湿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生。白垩病是通过被污染的幼虫饲料传染的。当蜜蜂幼虫吞进混在饲料中的蜜蜂子囊球菌的孢子后,孢子在肠腔中发芽,并且在肠腔,特别是在后肠末端长出菌丝,菌丝穿过肠壁,破坏后肠末端常常留下前端不受影响。等到幼虫出现病征时,蜜蜂子囊球菌的气生菌丝便出现在病虫体表。蜜蜂子囊球菌不在成年蜂体内繁殖。药物治疗:病蜂群经换箱换脾后,及时地按NY5138-2002的规定,使用制霉菌素饲喂,每升50%糖水加本品200mg。隔3天1次,连用5次。采蜜期停止使用。
五、孢子虫病。
常在春末夏初、秋末冬初季节发生。初发病区会出现短期内全群死亡。这种现象常被人误为农药中毒。患病蜂群初期无明显症状,病情加重后,中肠浮肿,体色变黑,飞翔力减弱,不久就会死亡。防止孢子虫病,主要是搞好蜂具消毒,及时更换病群蜂王和以药物治疗,可采用5%~10%米醋糖浆(也可用酸果汁代替,如棠梨、山柠檬、青梅等),或500克糖浆加入依米丁60毫克(本药有毒,注意控制剂量),还可用糖浆500克,加入巴龙霉素10万国际单位拌成药糖浆,每群蜂喂药糖浆100~150克,1~2天喂1次,连喂8~10次。此外,患病蜂群的蜂蜜带有大量孢子虫孢子,不可用来喂蜜蜂。
蜜蜂病害在传播方式上主要有直接接触传播和间接接触传播2种途径。
(1)直接接触传播
蜜蜂病害在蜂群内传播感染,主要是通过这种直接接触传播途径完成的。大家都知道,蜜蜂有一个特殊的生物学特性,那就是分食、口对口饲喂,在分食、饲喂过程中,通过口器的相互直接接触,患病蜜蜂就会将病原微生物传递给健康蜜蜂,一传十,十传百,病害很快传播至整个蜂群。再一个,蜜蜂是群居生活,几万只蜜蜂生活在有限空间内,蜜蜂通过体表的相互接触,有些病原微生物就可以通过伤口进入健康蜜蜂体内。
(2)间接接触传播
病原微生物借助于传播媒介让蜜蜂感染疾病,大部分传染病都是通过间接接触、在外界环境因素的参与下传播的,蜂群与蜂群之间的病害传播主要是通过这种间接接触传播途径完成的。例如:被病蜂的分泌物、排泄物所污染的蜜粉饲料、水源、土壤、巢脾、用具等,空气中漂浮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螨、寄生性昆虫的危害以及养蜂者本人,不规范的引种、合并蜂群、调换子脾等等,都会引起传染病在蜂群间传播,将病原微生物从一个地区传播到另一个地区。
蜜蜂病害的预防和治疗:
根据蜜蜂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在预防和治疗上,必须注意如下几点。
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首先要注意蜂场的卫生,蜂箱内要经常清扫,保持蜂箱内的清洁卫生。其次,蜂箱蜂具要注意消毒。在每年春季蜂群陈列以后和晚秋蜂群进入越冬以前,对所有的蜂箱蜂具和场地都要进行一次彻底的消毒处理。此外,还要经常注意蜂群的健康状况。若发现有蜂群患病应立即进行隔离治疗,以免传播蔓延。对其他蜂群也应普遍进行预防性给药治疗1次~2次。
采取综合治疗措施由于病害的发生与流行,常常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而就决定了在病害的防治上也必须采取综合的措施,才能收到好的效果。综合措施的实施,首先就是要将药物防治与消毒措施结合起来;其次,就是要把药物防治与加强饲养管理措施结合起来;此外,还要注意选育抗病品种。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效的防治。
必须对症下药在蜂病防治上对症下药是提高药效的关键。否则,不但不会收到好的治疗效果,反而会产生副作用。因为不同药剂的药理作用是不相同的。例如磺胺和抗生素药物,在一般情况下只能适用于细菌性病害的治疗;而黄色素、依米丁以及灭滴灵,只适用于原生动物所引起的病害的治疗等。
此外,除了要注意对症下药以外,对于不同药物的作用方式的不同也应予以重视。如磺胺和抗生素类药物,主要是起抑制微生物生长和繁殖作用的;对于那些附着在蜂箱和巢脾上的微生物的芽孢或休眠体,只能用甲醛等消毒剂来杀灭它。
网址:https://www.nczfj.com/yangfengjishu/20102779.html
[养蜂养殖技术]中华蜜蜂,简称中蜂,是中国境内东方蜜蜂的总称,广泛分布于除新疆以外的全国各地,特别是在南方的丘陵、山区,多为我国土生土长的蜂种。在被人类饲养以前,它们一直处于野生状态。 在长期自然选择过程中,中...
[养蜂养殖技术]中蜂活框饲养就是让蜜蜂居住在人们制造的活框蜂箱内,易于人们观察,有利于控制蜂群的发展和繁殖,提高蜂蜜产量的一项技术。将生活在老式蜂巢的蜜蜂移到活框箱里生活,是实现活框饲养的第一步,这个过程我...
[养蜂养殖技术]夏季使养蜂生产的主要季节,花期一个接着一个,易造成蜂群群势下降,原因较多,主要有:一是夜短昼长,昼夜温差较小,日间气温较高;二是缺乏蜜源时间长达2~3个月,易引起蜂王停止产卵;三是胡蜂、蟾蜍等侵害及农药...
[养蜂养殖技术]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石巍研究员带领的团队培育的“中蜜一号”蜜蜂配套系通过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中蜜一号”蜜蜂配套系是我国自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成立以来首个审定通...
[养蜂养殖技术]应在“立冬”前后,选择晴朗无风的中午开箱对蜜蜂进行检查,了解蜂群情况、打扫卫生、调整巢脾,如果是弱群应及时组织双王群越冬。蜜蜂越冬是每个蜂场和养蜂人必须面对的,做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来年的收成...
[养蜂养殖技术]蜂群如在室外越冬,可用稻草包装蜂箱。越冬的蜜蜂处在-2℃以下气温中活动量也会加大。它主要是加大食量,不停地摆腹,靠活动产生热能,抵御严寒。蜜蜂越冬是每个蜂场和养蜂人必须面对的,做的好坏直接关系...
[养蜂养殖技术]夏季是全年中气温最高的时候,人们都喜欢呆在有空调的屋子里面不想出来,动物与人类一样都也是怕热的,蜜蜂也不例外,养蜜蜂蜂群降温法如果人类不进行人工为蜂群降温,蜜蜂的产蜜量就会大量减少,而且蜂群也...
[养蜂养殖技术]王莉(陕西省延安市养蜂试验站,陕西延安716000)养蜂业是现代化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蜜蜂为农作物、果树、牧草等传花授粉。养蜂占地少、无污染、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是山区农民发展林下产业脱贫致...
[养蜂养殖技术] 山东省东平县一位养蜂工作者采用独特的方法,安全快速更换蜂王,万无一失,简单方便。他利用新王外激素,迅速传递给蜂群的原理,达到接受新王的目的。其方法是: 将新王放入一杯混匀蜂蜜的蜜水中,使...
[养蜂养殖技术] 咨询:请问专家,近来我家的土蜂为什么突然大量死亡,该怎么办? 解答:可采取以下补救措施: 一、蜂王选育。培育蜂王要从适应性强、分蜂性弱、维持大群、采集力强的优良蜂群中进行复式移虫,或在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