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主要食物有哪些
蜈蚣行
蜈蚣是典型的肉食性动物,喜食各种活体昆虫,如蟋蟀、蝗虫、蟑螂、金龟子、蝇类以及这些昆虫的卵和蛹,也吃蜘蛛、蚯蚓、蜗牛等。当蜈蚣食物缺乏时,也吃少量的植物性饲料,如植物嫩叶或瓜果。但饥饿时,也互相残食。
蜈蚣行动敏捷,不时地摆动着伸向前方的触角寻找青虫、蜘蛛等食物。当触角碰到它要找的食物时,便猛扑上去,用其身体前部的几只步足和带有毒腺的颚足紧紧钳住食物,把其麻痹,然后咬破被捕获动物身上的松软部分,食尽其体内汁液。
蜈蚣食量较大,每次进食量相当其体重的3/5。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夏、秋季节野外昆虫多的时期,可以在晚上8~11点在室外用电灯为其诱捕昆虫喂养,也可以人工饲养一部分昆虫喂养,以保证其有充足的饲料虫。但是,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如果动物性饲料不足,也能以植物性的加工食物充饥。植物性饲料有熟土豆、胡萝卜、苹果、青菜叶、植物的嫩芽等。其
他的有人曾经解剖野生蜈蚣,对其胃内食物进行检查,78%个体胃内含有节肢动物的残体,而且大部分是昆虫类,主要是步行虫科和隐翅虫科的昆虫。但也有同类的残体,这说明蜈蚣在野外生活时,有相互残食的行为。
但是,没有发现植物的残余物。可见蜈蚣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吃植物性食物是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迫不得已的。这也说明蜈蚣的食性是可以改变的。在室内饲养试验时,曾经常发现蜈蚣饮水,证明关于蜈蚣在野生条件下饮露水的说法是可信的。
少棘蜈蚣的活动规律是白天潜在石块下面碎石缝里,或者在田埂、地坎的凹缝里,夜里出来四处游荡,猎取食物。湖北省在夏季曾对蜈蚣作过调查,发现蜈蚣活动时间均在黑暗的情况下,一般是在每天的傍晚9点至深夜12点活动最频繁,到第二天凌晨4点才停止活动,晚上9点以前,有光亮的情况下,绝大多数不出来活动。
网址:https://www.nczfj.com/wugong/2010779.html
[蜈蚣养殖技术] 蜈蚣为节肢动物,又称百足虫,为常用药材,性温,味辛,具有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之功效。蜈蚣是肉食性动物,食物范围广泛,尤喜捕食各种昆虫,栖于潮湿阴暗的地方,适宜人工饲养,经济效益显著。蜈蚣一般...
[蜈蚣养殖技术] 蜈蚣的干燥全体可以做药材,但首先要经过初加工方能作为商品上市。而蜈蚣初加工技术性强,加工得好商品价值就高,加工得不好就要降低商品价值,所以蜈蚣初加工是生产的一个重要工序之一,必须认真对待。 ...
[蜈蚣养殖技术] 蜈蚣饲养与其他动物饲养一样,既要保证它的营养需要,又要节约成本。因此,必须想办法开发饲料,在搞好生产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饲养成本。 蜈蚣食性广,动植物都可以作它的饲料利用。动物性饲料除饲养饲...
[蜈蚣养殖技术] 蜈蚣是以昆虫、蚯蚓等小动物为主要饲料的节肢动物。饲料开发可以分三个方面:一是诱捕野生昆虫,二是人工饲养饲料虫,三是配合饲料。 (一)诱捕昆虫 这种方法比较简单,投资小、效果好。捕来的昆虫...
[蜈蚣养殖技术] 编者按:近年来,由于对药用蜈蚣的不断开发与利用,致使我国野生蜈蚣的资源不断减少,货源紧缺,价格上涨,不少地区的养殖户开始尝试人工养殖。蜈蚣是冷血动物,生长最适温度范围是20~36℃,在温度低于10℃时便...
[蜈蚣养殖技术] 在庭院或村外选择地势较高、比较平坦的地方修建半地下式小型饲养池即生态饲养池池宽不超过2米,长可以根据饲养规模而定,但要束每2-2.5米做一个单元。地下部分深度l米,前墙高50厘米.在离地面20厘米高...
[蜈蚣养殖技术] 在饲养场所修建好后,经过消毒、防逃等处理后,饲料虫也已经准备齐,这时才开始投放种蜈蚣,投种是饲养场正式投入运营的标志。应把好投种的第一关。 种蜈蚣的取得种蜈蚣的取得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捕捉野...
[蜈蚣养殖技术] 种蜈蚣的投放,包括投种时间、投种密度和投种方法等。 (1)投放种蜈蚣的时间 投放种蜈蚣的时间春季不能过早,秋季不能过迟。因为春季蜈蚣刚从冬季冬眠状态复苏,冬眠时体内营养物质大量消耗,恢复活...
[蜈蚣养殖技术] 蜈蚣在自然温度下,1年中吃食时间只有7个月,即从每年的4月初到10月中旬,也就是清明到霜降的这一段时间。4月、10月天气稍凉,温度虽然高于10℃,但还很不稳定,白天气温可能较高,但晚上温度较低,到东北、西...
[蜈蚣养殖技术] (1)蜈蚣的特殊管理 蜈蚣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离不开土, 且吃少量的土可以补充体内需要的一些元素,调节生理代谢,这是饲料不可代替的。因此,饲养池中千万不能缺少土。不管大的饲养池或小的饲养盆,底层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