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农经]郎溪甲鱼家庭农场外塘生态养殖甲鱼很赚钱
这里是位于上海普陀区的铜川路水产批发市场,占地14000平方米,每天都有国内外各种高档鲜活的水产海鲜精品集中在这里,然后发往全国各地。
记者:现在是
[每日农经]增收 家庭农场(1)瞄准上海 甲鱼为何卖得俏(20130417)
这里是位于上海普陀区的铜川路水产批发市场,占地14000平方米,每天都有国内外各种高档鲜活的水产海鲜精品集中在这里,然后发往全国各地。
记者:现在是上午11多,一会就要进入一天中这个水产市场最忙碌的时候。您看这一片就是甲鱼类的摊位了。每天大概会有25吨的甲鱼从这个市场发出去。
经营者1:安徽来的甲鱼很畅销,尤其是去年,价格还要比别的地方的稍高一点。
记者:安徽的甲鱼主要销到哪里?需求如何?
经营者:七八年前安徽的甲鱼才活跃在市场。
江浙沪一带是甲鱼的主产区,每年提供的甲鱼差不多就能占满整个上海铜川路水产市场,如此大的量,再加之多年竖起的口碑和影响力,面对这么强大的竞争,那安徽产的甲鱼又是如何抢得一席之地的呢?
记者:有什么质量保证?
经营者:他们是一家一户自己养殖的,更注意养殖质量,品质好。
记者:通过刚才和经销商们的了解,我知道这个市场上的安徽甲鱼,大部分都来自皖南的一个村的32户家庭农场。那么他们养殖的甲鱼的情况究竟怎么样,我们现在就去看看吧。
这里就是安徽省南部的郎溪县,从2000年开始当地陆续出现家庭农场形式的农业经营模式。畜禽、水产、种植等各个种类有200多家。而确定每种家庭农场的标准都不一样,那当地养殖甲鱼的家庭农场有什么要求呢?
记者:甲鱼农场的认定标准?
安徽郎溪县农委:我们认定的标准是,露天养殖的是50亩以上,露天和大棚养殖结合的,大棚面积在1500平方米以上。
记者将要采访的这家就是甲鱼养殖家庭农场的带头户,农场主就是这个叫赖正斌的年轻人。2006年他结束了自己在上海水产市场的打工生活,回到家乡和妻子、岳父一起,一家人承租土地、建了两亩大棚开始了温室养殖甲鱼。
赖正斌:20岁就到上海去做这个,做了十几年,感觉这个甲鱼效益蛮好的。而且我们自己老家这边是个盲区,没有人养。而且我们这边的水质又好。田地又多,所以我们感觉这个养甲鱼的前途也蛮好的。
多年在水产市场摸爬滚打的经验,让赖正斌不仅懂得水产技术,还懂得分析市场行情。他选择从江浙一带引进市场上受欢迎并适合温室的品种--台湾甲鱼养殖,这种甲鱼小苗成本不算高,大约每只2元左右,那这当地第一个养殖甲鱼的三口之家,究竟是怎么把养殖甲鱼的生意越做越好的呢?
记者:这样饲料就行了?
赖岳父:还要加些蔬菜。
赖正斌的岳父梅林,每天的工作就是负责给甲鱼拌好饲料,除了豆粕、鱼粉等常见的饲料外,梅大叔每顿总会给甲鱼加上点自己利用多余空地种植的青菜、水果等。这样既节约成本,又能让甲鱼增添维生素等营养,提高抗病能力。
记者:大叔,咱们这个就可以喂了吧
赖岳父:不,把它分好了以后他就可以端进去喂。
每天都不一样,每个棚的量也不一样。
记者:那么多池子,你记得住吗?
这些正在被太阳曝晒消毒的盆子仅够一个大棚所需。每天一个棚要配三次料,梅大叔家有两个大棚,您说他究竟怎么做到细而不乱的呢?
赖岳父:因为我们每顿都做了这个纪录。
记者:我看见了,您看,这个就是大叔养殖甲鱼的记录表,我看看,都记满了。梅大叔的工作看似简单,其实还是很细致的。
通过每一顿的观察、记录和调整,甲鱼生长的水池不仅得到及时清理,甲鱼还不易生病。台湾甲鱼从小苗到出售的这10个月里,粗略估算,一个棚就能从饲料、用药等方面节省四五万元呢。
记者:哇,好多甲鱼,胆怎么这么小啊,一过来全没了。有主意了,我喂点食,说不定这甲鱼全都有。
赖正斌:你喂甲鱼,甲鱼不会吃的。
记者:这谁喂不都一样吗
那可不一样呢,为了让台湾甲鱼在没有应激反应的情况下健康生长,赖正斌一旦负责了第一天的喂食工作,往后每天都不能间断。
赖正斌:甲鱼特别怕生,生人来了它都不吃。而且衣服颜色它也认,你一直穿什么衣服,就必须穿什么衣服,而且我们这个温室甲鱼从头到尾就认一个人。
赖正斌的坚持带来了他想要的效果,这些甲鱼整个饲养期几乎都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下健康生长,品质获得了保障,这似乎也成了他的甲鱼受亲睐,且卖价好的一个因素。
记者:赖大哥,里面好热啊。这一出来又冷了。这样一天下来有三次一冷一热的。那你这样一年不是经常容易感冒吗?
赖正斌:头几年是这样的,现在不会了。现在我们每天下午去锻炼身体,就是打打篮球。
每天下午闲暇时,赖正斌就会到这个村中心的球场放松一会,看,他的球友们技术都不赖吧。而您有所不知,这些人可不仅仅只是他的球友。
赖正斌:小李,你来,这是我们养甲鱼篮球队。
记者:都有谁养甲鱼?
赖正斌:大部分都是养甲鱼的。举手。
记者:那随便问一个大哥。你家养了多少?
养殖户2:我家养了8亩多地??家里就夫妻两个人做这个事,小孩读书。
养殖户2:我们家就我和我老婆两个人在养,养了两个棚。
养殖户3:我是90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养甲鱼。
解说:瞧见没,他们都是甲鱼家庭农场里的主力啊。常聚在一起锻炼,其实还为了一件更重要的事情。
养殖户4:每天过来打打球,增强一下体质,然后在一起也探讨一下甲鱼养殖方面的经验。有的经验比较足一点的,就跟他后面学习一下。
养殖户:每天和哥哥叔叔们聊,他们帮我销甲鱼。
在安徽,家庭农场一般是把其他进城农民的土地流转过来,进行适度规模经营,所以大都在2亩到100多亩不等。成员基本和赖正斌家一样,属于全家一起上。他们各司其责,亲力亲为。也正因此,他们养的甲鱼规模虽小,质量却精,自然就能引来经销商的频繁光顾。
记者:现在是晚上的十点多,为了能保证甲鱼明天一早能新鲜的运到上海的水产市场。经销商一般会选择这个时间来收购,您看这么多袋。
记者:这个怎么分等级的?
养殖户:一般分四个等级,一斤半以上的,一斤以上的,这是七两到九两一个规格的。这是六两以下的。
光滑的表皮,完整饱满的裙边。让经销商们很满意,那么他们给出的收购价又如何呢?
记者:这几种鳖都是怎么卖得啊?
养殖户:一般都是按规格分的。大的卖得高一些,小的卖得低一些。像这种20块左右,反正两块钱一个档次,这种十八九块,最小的十五六块。
温室大棚养殖密度大,一个水池就产1200斤左右,一条棚就有20来万斤产量。逢节假日的旺季时,经销商一次就会收两条大棚以上,而像现在的普通日子,每次也在1万5千斤左右。
经销商:这边基本上是规模中等,这边没有化工厂什么的,甲鱼质量好。稍微比别的地方的甲鱼高一点。
记者:高多少?
经销商:大概2块钱一斤。
尽管当地家庭农场的规模不大,但他们技术抱团、销路抱团。很快,就发展到了120条大棚,年产甲鱼3000多万吨。
一般盖棚是20万左右,养殖成本一条棚在26万左右。
养殖户:每条棚可以赚10万元,两条棚就能卖到20万,卖甲鱼根本不愁。
大棚甲鱼成本低、产出高、周期短,回报快,让大家赚鼓了腰包。但到2009年时,赖正斌等人敏锐地发现,市场上越来越受亲睐的甲鱼却是用外塘养殖的,于是,他们打算增加外塘尝试生态养殖。
经销商:大棚和温室得比例,外棚里面达到6成,温室里面达到4成。
与温室里台湾甲鱼不同的是,老乡们说外塘养殖,更适合养日本甲鱼。这就是日本甲鱼,饲料转化比较高,从苗到养两年出售,就能达到2斤以上,平均一斤饲料可出一斤肉。而且裙边更厚实。
记者:大哥我问下您,咱们一亩地能耙多少斤甲鱼啊?
大哥:一亩地能耙大概1000多斤。
记者:那这个密度并不是很大?
大哥:不大,一个平方大概能养到一两只。
2009年,随着家庭农场队伍的壮大,当地索性成立了一个家庭农场协会,帮助农场主们更好地解决问题。
会长:现在农业贷款比较难,因为没有很好的抵押物。这样的情况,我们跟银行商量专门制定了一个家庭农场的贷款,
养殖户:我们现在五户联保,国家这个政策现在对农民有好处,不需要抵押的,就可以贷到。
而更让农场主们高兴的是,有了家庭协会这座桥梁的作用,土地流转也变得更加顺利。
赖正斌:我们给农户签一个协议,十年到十五年之间,我们每亩给他多少斤稻。不以钱来算,以水稻来算。这个农户不会吃亏。
大姐:划算啊,租给人家一年也可以搞四五百斤稻子,流转给别人十多年??空着也是空着,给别人种。
互惠互利,不仅让家庭农场的规模得到一定扩大,而且也让土地的作用由过去仅算生活保障型,转变为了经济收益型。
养殖户:去年流转了10亩田外塘。全是日本鳖,进苗,养殖成本在30块钱左右。今年的市场行情大概在40块钱左右一斤。一亩田大概能赚到2万块钱左右。
当记者采访时,赖正斌去年底流转过来的70亩外塘水面正在施工,您看这四周黄橙橙的油菜花,空气清新,赖正斌觉得只有好的生态环境才能养殖出值得信赖的生态甲鱼。
赖正斌:上面有一个50亩的水库。这样搞的甲鱼,水库控制得好,水源才好。甲鱼才养得好甲鱼。好水养好鱼。
眼前这4亩外塘,赖正斌打算用做种鳖池,一年可产80万枚种蛋。也就是说,两年后他不仅不用去外地引苗,还能为一部分当地养殖户带来便利。
赖正斌:面积大了,我们夫妻俩忙不过来,今年请了我姐夫和姐姐过来养。
最忙的时候,再雇两个小工。
记者:这些都是你的家里人?
赖正斌:对,家里人干事才放心。
姐夫:那肯定认真,自己家里的事不认真怎么办。
记者:他怎么给你钱。
赖姐夫:我们家里的事情,家里肯定给的多一点。赚得多,养得好,就是赚得多,他赚得多,就给我的多。
农场主们根据不同品种甲鱼的特点,进行不同方式的养殖,即达到走量的目的,又逐渐竖起高品质的甲鱼品牌。虽然大棚里的台湾甲鱼个头较小,颜色发黑,而外塘里的日本甲鱼成黄绿色,裙边较厚较长,二者差异不小。但您别着急,它们都有各自的市场。
经理:大棚甲鱼一般用于酒席,多的时候一天百八十只,反正每桌上都有。外塘的甲鱼一般用于散客,一般都是家庭小聚。
甲鱼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A、B1、B2等,具有鸡、鹿、牛、猪、鱼5种肉的美味,素有“美食五味肉”之称。而甲鱼的营养又主要集中在裙边里,所以裙边越厚越长的甲鱼,营养还会更加丰富一些。
厨师:大棚的腥味比较大,一般适合红烧干锅,原生态的,营养成分一般比较高,我们这边当地主要是以清炖、清蒸为主。
在长三角一带,本就有无鳖不成席的说法,吃甲鱼是当地人一种饮食习惯。温室大棚甲鱼提供了量,更多是吃一种味道,而仿生态甲鱼满足了质量的需求,吃的是一种营养。
经理:大棚甲鱼我们在硬席上是按份来,一份是108元,一份一只,一只大概二三两。外塘甲鱼一般都是按份量,按斤称。168元一斤。根据客人的口味所需,作出不同口味的甲鱼。
现在,郎溪县被认可的甲鱼家庭农场有32户,外塘生态养殖的面积达到1000多亩,年产仿生态日本甲鱼一百多万斤。
养殖户1:两个大棚是20万,加上4亩外塘,总共26万左右。
领导:据统计,我县家庭农场人均收入达到2.89万元。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倍。
联系电话:13805621516 郎溪家庭协会 陈会长
原文:特养 > 特养养龟:[每日农经]郎溪甲鱼家庭农场外塘生态养殖甲鱼很赚钱
网址:https://www.nczfj.com/tezhongzhongzhi/20101049.html
[特养养龟]2017年4月24日,《农村百事通》记者千里迢迢来到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高庄镇广武黄河甲鱼专业合作社,采访了该合作社的理事长赫广武。下面具有来了解一下:黄河岸边的养鳖人-赫广武 据赫广武介绍,他们仿...
[特养养龟]绿毛龟为观赏动物,龟背上的绿毛是单细胞水生植物——基枝藻,也叫水青苔。因藻体绿色,呈丝状,在水中如绿缨丛毛,故称绿毛龟。由于龟活动慢,其四肢够不到背部,无法对背部进行抓挠,在水中时间长了,龟背...
[特养养龟]巴西彩龟,又称七彩龟、彩龟、翌龟、绿龟,原产于美国,近年引进中国。此龟头部有红色及纵向浅绿色条纹,背部呈绿色规则几何图案,四周裙边似花蝴蝶翅膀,腹甲处有黄、白、黑相间的甲骨文字式花纹,且每只龟不...
[特养养龟] 杨瑞婷(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畜牧兽医局 743000) 白眼病,又称眼部发炎充血病,红眼病。发病季节多在春季、秋季和冬季,越冬后的春季为流行盛期。该病多见于巴西彩龟、乌龟、眼斑水龟、锦龟...
[特养养龟] [致富经]金钱龟来(20150922)视频转自:CCTV7央视七套致富经官网 在邓群晔的这个院落里,金钱龟种公龟有200多只,种母龟300多只,占到海南整个金钱龟种龟的70%,价值超过亿元。但令人奇怪的是,这些...
[特养养龟] 一、运输工具 1 运输桶运输。桶为椭圆形的木桶,长约85厘米,宽约55厘米,高约40厘米,桶底有数个滤水孔,每桶可装运活龟约20千克。运输桶也可用塑料制成,装载量根据容积而定。 2 ...
[特养养龟] 旱龟又叫四爪陆龟,体形较为短小,背甲长度为12~16厘米,宽度为10~14厘米,甲壳的高度为69~76厘米。头部为黄色,也比较小,上喙的正中有3个尖形突起,喙的边缘呈锯齿状。头的背面正中有对称排列的大鳞...
[特养养龟] 大头龟又名大头平胸龟、捕鸟龟。其头很大,略呈三角形,背甲扁平,长可达25厘米,宽20厘米,暗橄榄色,有小型暗褐斑,腹面呈黄绿色,后肢长,有锐利的长爪,指趾之间有蹼,既利于攀树爬行,又便于水中游泳...
[特养养龟][科技苑]甲鱼养殖的三个创新 视频来自:CCTV农广天地 [科技苑]养甲鱼的三个创新(20140924)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放养甲鱼的时候,为什么要择日子,看风水?水面上没有棚子,却号称是甲鱼的避暑山庄。上...
[特养养龟]中华花龟养殖技术[农广天地] 视频来自:CCTV农广天地 [农广天地]中华花龟养殖技术(20141026) 龟是一种古老而长寿的动物,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商朝晚期,人类曾经使用龟的甲壳来记录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