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养 >>
 
位置:农村致富经 >> 特养 >> 特养技术 >> 浏览文章

幼鳖池塘养殖管理技术要点

日期:2020-03-05
 

通常将规格为50~250g的小鳖称为幼鳖,幼鳖养殖是养鳖生产中十分重要的阶段,是承接稚鳖培育和成鳖养成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到成鳖的养殖成效。在幼鳖的池塘养殖管理中,要注意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幼鳖池塘养殖管理技术要点

一、科学放养

放养的幼鳖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同一池内放养的幼鳖规格要一致,以防大小混养引起相互残杀。放养密度根据幼鳖的规格不同而异,平均体重小,放养密度大,并随着体重的增加,逐步降低养殖密度,一般放养50g/只左右的幼鳖,30~40只/m2;80g/只左右的幼鳖,20-30只/m2;100g/只左右的幼鳖,15~20只/m2,具体放养密度还要结合放养时间、养殖设施条件和技术水平等实际生产因素来确定。为提高幼鳖成活率,放养前要先让幼鳖适应池塘环境,在池边用池水泼洒幼鳖体表,再用4%的食盐水或20mg/L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10~15 min;放养时将幼鳖多点放在池水边,让其自行爬到池内,不宜将幼鳖直接倒入池中,以防损伤鳖体。

二、合理投喂优质饵料

幼鳖在池塘养殖条件下,生长期较短,6~9月为最适生长期,在其生长旺季,要按照“定质、定量、定点、定时”的原则,投足投优饵料,促进其健康生长。定质,饲料要求优质新鲜、适口性好、营养成分全、蛋白质含量高。以幼鳖配合饲料为主,鲜活饵料为辅,将新鲜动物饲料,如小杂鱼、螺蚌肉及动物内脏等,经加热或4%的食盐水消毒,加入新鲜蔬菜绞碎后拌入饲料中,适当添加3%~5%的植物油。定量,在水温高于18℃时,幼鳖即可开始投饵,4、5月份日投饵量可按鳖体重的3%~5%估算;6~9月份气温升高,幼鳖摄食量增强,日投饵量按体重的5%~10%估算;10月份以后,随着气温不断下降,日投饵量降至鳖体重的3%~5%。生产中实际投喂量要结合饵料种类、幼鳖生长、吃食及天气、水质等情况及时调整,晴天、水质好及生长旺季可适当多投;水温低、阴、雨、闷热天或水质恶化等要少投或不投,通常饵料在1.5h内吃完为宜,确保幼鳖能够吃饱吃好。定点,池内多点搭设食台,饲料要投在食台上,便于观察检查幼鳖的吃食情况,避免饵料散失浪费;食台同时可做为晒台,供幼鳖晒背。定时,每天按时投喂饵料,养殖前期和后期气温较低,幼鳖摄食量少,水温18℃~20℃时,一般两天投喂1次;水温达20℃以上时,每天上午10时左右投喂1次;养殖中期气温较高,幼鳖摄食量大,一般每天上午8:00~9:00、下午4:00~5:00投饵2次。

幼鳖池塘养殖管理技术要点(2)

三、加强水温管理和水质调控

幼鳖对水温的变化十分敏感,其适宜生长温度为25℃~32℃,在适温条件下,饵料利用率高,生长速度快,因此在池塘养殖过程中,要随着季节、气温的变化及时调整幼鳖池的水位,尽量使水温保持或接近其最适生长温度。在幼鳖生长期,水位一般保持在50~2000px,初春和深秋昼夜温差大时,可适当提高水位,稳定水温;初夏气温达到25℃时,可适当降低水位,使水温尽快达到适温范围;气温达到35℃左右时,及时加深水位防暑降温。

幼鳖池养殖面积一般较小,养殖期内随着鳖个体不断增大,活动能力增强,新陈代谢旺盛;尤其是在夏季气温较高时,鳖摄食量大,排泄物增多,水质容易变坏,因此要根据池中水质情况及时换注新水,定期用20mg/L的生石灰和0.4mg/L的三氯异氰尿酸交替泼洒消毒,保持水质清新,水体溶氧4mg/L以上,pH值7.2~8.2,透明度25~750px。换水时,不宜大排大灌,注意温差调控,以免引起幼鳖应激反应。池内种植一些水葫芦、水花生及浮萍等水生植物,面积不超过水面的1/4,一方面能增加水体溶氧,吸收水中氮、磷等物质,净化有毒有害物质;另一方面给幼鳖提供了栖息、晒背和遮阴的场所。定期向池内泼洒光合细菌、硝化细菌或EM菌等微生物制剂和底质改良剂,降解有毒有害物质,改良池塘底质,维持良好的水体环境,促进幼鳖健康生长。

四、定期分池饲养

养殖期间,由于幼鳖个体体质、摄食不同等方面的原因,个体生长差异明显,规格不齐,易以大欺小、互相厮咬,使鳖体受伤而感染疾病,影响幼鳖正常生长,因此每隔2~3个月,要按幼鳖规格大小进行分池饲养,调整养殖密度。分池前幼鳖要停食1d,对鳖体消毒后,按规格、密度不同进行分级分养。分池时,先将原池上层水注入新的养殖池,然后再加注新水,以降低幼鳖因生长环境改变而产生的应激反应。

五、做好鳖病防治工作

日常养殖管理中,做好生产工具的消毒工作,捕捉、运输幼鳖或分池时,操作要小心,避免人为因素弄伤鳖体而引发疾病。做好食台和食场的清洁、消毒工作,及时清除残饵,以免其腐败变质污染水体和新投饲料。每天巡塘,观察幼鳖活动、摄食及鳖体表、体色等情况是否正常,有无病鳖、死鳖;观察池塘水色,测量池水pH值、溶解氧等,掌握池塘水质情况,适时换注新水;定期对水体杀菌消毒、投喂药饵,在饲料中添加免疫多糖、维生素等增强幼鳖的免疫力。发现病鳖,要及时确诊,隔离治疗;对发病池换水消毒,用药物进行针对性治疗。

幼鳖池塘养殖管理技术要点(3)

六、加强越冬期管理

幼鳖在11月份气温降到12℃以下时进入越冬阶段,因其环境适应能力比稚鳖强,可在池塘中自然越冬。为提高越冬成活率,要营造良好的越冬环境,越冬池宜选择在环境安静、避风向阳的地方,幼鳖入池前,经曝晒、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再在池底铺375px左右的细沙。越冬前水温在18℃以上时,要加强对幼鳖投饵,多投喂动物性饵料,增加鳖体内脂肪积累,保证越冬期能量消耗。越冬期间,保持池塘水深1.5m左右,每月换水1次,每次20~750px,确保池塘水质良好,溶氧充足;经常巡塘,观察幼鳖和水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幼鳖安全越冬。

原文:特养 > 特养技术:幼鳖池塘养殖管理技术要点

网址:https://www.nczfj.com/tezhongzhongzhi/155711.html

 
上一篇:甲鱼的孵化技术介绍
下一篇:甲鱼养殖鳃腺炎与肠炎病防控技术
扩展阅读:

[特养技术] 斑鸠是一种兼具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食材,食用功效非常地好。那么斑鸠的药用价值有哪些,斑鸠怎么做才能更营养呢?斑鸠的药用价值斑鸠的肉能够耳聪明目、轻身,还能够使人腿肤润泽,精力充沛,抗衰老,...

[特养技术] 斑鸠,也叫斑鵻,锦鸠,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它的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具有一定的观赏性。近年来随着市场上对斑鸠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养殖效益可观,不少人都看中了其中的商机开始养殖起了斑鸠...

[特养技术] 斑鸠是一种野性比较强的生物,纵然人工饲养久了都会有一定的保留。所以斑鸠的肉质相对于很多的鸟类来说都是很鲜嫩一种。目前斑鸠养殖在很多地区都均有欢迎,人工养殖户较多。那么,斑鸠怎么养殖比...

[特养技术] 斑鸠是鸽形目斑鸠属鸟类的统称,属脊索动物门鸟纲鸽形目,体形较家鸽为小,斑鸠口感坚实、味道鲜美,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是一种重要的养殖项目,那么,斑鸠吃什么食物?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一、斑鸠吃什...

[特养技术] 斑鸠觅食高粱、麦种、稻谷以及果实等,主要在林缘及其附近集数只小群活动,秋冬季节斑鸠结群栖息,飞行似鸽,常滑翔,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捉斑鸠会不会犯法吧!捉斑鸠会不会犯法会犯法。斑鸠是受保...

[特养技术] 斑鸠属候鸟,几乎遍及我国各地。现在人工饲养的品种主要为山斑鸠。那么,斑鸠养殖前景如何?目前山山斑鸠养殖还没有成规模,需要掌握养殖技术但斑鸠养殖前景广阔,市场看好。斑鸠的养殖前景斑鸠养殖...

[特养技术] 斑鸠我们很多人都是只听过没见过,斑鸠体形似鸽,羽毛光滑,性情温顺,观赏价值颇高。斑鸠养殖成本低,那么斑鸠的养殖技术是怎样的呢?斑鸠的市场前景又如何呢?一、建立场地应选通风良好、干燥,地势较高...

[特养技术] 鹌鹑蛋是鹌鹑产的蛋,在平时我们也会吃到,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它也叫做鹑鸟蛋、鹌鹑卵等,被认为是“动物中的人参”,那么,鹌鹑蛋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下面一起来进行一下了解。一、鹌鹑蛋...

[特养技术] 鹌鹑作为一种依赖人工孵化养殖的动物,其饲料配方可不简单。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鹌鹑各阶段的饲料配方及饲养方法吧。鹌鹑的饲料有哪些鹌鹑饲料配方主要饲料有玉米、豆饼、鱼粉、麸皮、米糠等...

[特养技术] 在生活中我们吃的最多的就是鹌鹑蛋,很少有人吃鹌鹑肉,那么鹌鹑肉有什么食用效果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鹌鹑肉的功效及作用吧。鹌鹑肉的营养成分鹌鹑肉质鲜美,含脂肪少,食而不腻,素有“动...

整站推荐:
致富要有的“三只眼”
眼光,是人们对事物性质的判断,对事件发展前景的预测。一个人的眼光如何,往往决定着事业的...
未来农村什么人最赚钱?在农村只有这5种人将最赚钱!
种植养殖都是赚辛苦钱,干什么赚钱,种玉米、种水稻、种蔬菜、种果树、搞养殖?都不是。什...
未来十年,有机农业原来有这么多赚钱机会!
2017年7月,中央深改小组第37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
养猪不赚钱?换个品种,年赚百万
近些年猪肉价格持续起伏变换,养殖户常常的苦不堪言,许多养殖户不得不另觅出路。下面具体...
在农村做这十个项目,又有补贴又能赚钱
近几年农村出台了很多好政策,国家更是积极扶持农业政策,支持农业向资源节约、高效生态转...
这10种最实在的赚钱办法教给你,农民要看看
赚钱是我们每个人的想要的,这10种最实在的赚钱办法教给你,农民要看看! 1、田园欢乐谷田园...
同类推荐
甲鱼 甲鱼行业资讯 甲鱼饲养管理 甲鱼疾病防治 甲鱼市场分析 甲鱼综合 甲鱼选种育种 甲鱼食物营养 甲鱼价格 甲鱼资讯
相关分类
泥鳅黄鳝龙虾水蛭牛蛙甲鱼大闸蟹螃蟹草鱼海参鳄鱼青蛙蟾蜍淡水鱼对虾鲍鱼河蟹鳗鱼黑鱼林蛙青鱼河豚多宝鱼鲶鱼鲤鱼热带鱼鳊鱼鲳鱼鲈鱼蛏子蛤蜊牡蛎鲫鱼鲢鱼大黄鱼小龙虾青虾福寿鱼虹鳟鱼乌贼鲮鱼皮皮虾中华鲟带鱼扇贝鲷鱼基围虾鳡鱼梭鱼鱿鱼鳕鱼海鳗鳙鱼黄鱼银鱼鲻鱼章鱼娃娃鱼养龟沙丁鱼石斑鱼锦鲤龙鱼鱼苗罗非鱼田螺乌龟观赏鱼金钱龟河虾金鱼桂鱼鲟鱼石龟凤尾鱼土鳖水母三文鱼河蚌蚂蝗水蚤螺蛳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 'https') {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