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养殖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黄鳝在养殖过程中,放养的野生鳝种由于在笼捕、运输过程中受伤、繁殖的鳝苗吃了不干净的水蚯蚓及鳝池水质变坏等因素常会导致鳝病的发生,有些鳝病还会出现黄鳝大批死亡,为促进黄鳝养殖业的健康发展,现将几年来我们所遇到的黄鳝病害总结如下。供各地在养殖中参考。
参考资料:黄鳝常见疾病及防治
1、水霉病
病原为水霉菌感染所致,主要发生在刚孵出,卵黄囊未吸收的稚鳝上,发病时稚鳝头部附着灰白色棉絮状水霉菌菌丝。
防治方法:①孵化箱的网片尽量采用较柔软的网布。以减少损伤;②用2mg/L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5分钟,隔日一次,连用几次。禁用毒性较强的孔雀石绿。
2、肠炎病(暂定)
病原为温和气单胞菌、产碱假单胞菌等,主要发生在开食20-30天,体长6-8厘米的稚鳝上,发病时稚鳝腹部膨胀、口腔有充血现象,病鳝在水中侧身作间隙窜游,最后因无力游动而下沉死亡。发病原因主要是投喂水蚯蚓过量,稚鳝猛吃所造成。
防治方法:①投喂的水蚯蚓应暂养数日,使之吐尽体内脏物,每公斤水蚯蚓用1-2g土霉素或痢特灵消毒30分钟后投喂,以免病菌带入;②发现稚鳝死亡,应立即停食,并采取土霉素、氟哌酸等进行消毒,但发病后因个体小较难治疗,关键在于做好预防。
3、出血病
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主要发生在放养不久的野生黄鳝种上,主要症状是体表呈点状、块状或弥散状充血,腹部较明显,肛门红肿,有的口腔内有血样沾液,提起尾部,口内流血水。解剖病鳝发现其腹腔内有紫红色血液和粘液,肝脏肿大,肠粘膜点状出血,肠内无食物,发病不久就死亡。发病原因主要是笼捕时,鳝笼放置时间过长,而笼内蚯蚓吃完后,黄鳝拼命想外逃,使鳝体受损伤所致。
防治方法:①在笼捕、运输、放养时尽量避免损伤,最好不要放养质量不好的鳝种;②鳝种放养时要用3%的食盐水消毒3-5分钟,放养后要用0.3mg/L二氧化氯或二溴海因进行全池(箱)泼洒。因野生鳝种尚未吃食,口服药物困难,因此此病较难治疗,造成损失较大,最好放养人工繁殖的鳝种。
4、腐皮病
病原为体表受伤感染产气单胞菌所致。主要发生在放养不久的野生黄鳝种上,主要症状是鳝体两侧粘液脱落、出现斑块状病灶,继而表皮腐烂,最后导致死亡,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捕鳝者手抓鳝体时,用力过猛,导致黄鳝体表粘液脱落、损伤、细菌感染所致。
防治方法:①捕鳝者尽量不用手抓,最好使用柔软的网具捞起称重过数;②0.3mg/L二氧化氯(二溴海因)全池泼洒消毒,同时保持良好水质,减少细菌感染,目前此病也较难治疗。
5、烂尾病
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产碱假单胞菌,主要发生在野生黄鳝种上,主要症状开始时尾部粘液脱落,时而尾部肌肉出血、溃烂,严重时尾部肌肉烂掉,丧失活动能力而死亡。发病原因主要是野生黄鳝本身栖息在洞穴内时,受到克氏原螯虾的咬伤以及笼捕时黄鳝尾部损伤、粘液脱落所致。
防治方法:①在笼捕、运输、放养过程中尽量避免黄鳝损伤,保持水质良好;②发病时用2mg/L红霉素等全池泼洒,连用2次,同时用0.3mg/L二氧化氯或二溴海因全池泼洒消毒。
6、隐藏棘衣虫病
病原为隐藏棘衣虫(Pallisengtis celatus),虫体呈乳白色,长圆筒形,成虫体长1-2.8厘米,主要发生在野生黄鳝上,感染率较高(60-80%),虫体寄生于黄鳝的前肠内,以带棘的吻扎在肠粘膜上皮上,吸取其营养,一般情况下不会引起死亡,但大量寄生时可阻塞肠管,甚至造成肠穿孔,引起黄鳝死亡,人工繁育的鳝种此虫较少见。
防治方法:待野生黄鳝用蚯蚓等开食正常后,每公斤蚯蚓拌甲苯唑1克,连喂2-3天,驱虫效果良好。由于晶体敌百虫药味太浓,鳝鱼一般拒食,驱虫效果欠佳。
7、水蛭病
病原为中华颈蛭和拟扁蛭,俗称蚂蟥,体外寄生所致,主要寄生在繁殖池亲鳝头部及体侧的皮肤上,以吸取亲鳝血液为营养,影响亲鳝繁殖。
防治方法:①用5-l0mg/L硫酸铜全池泼洒,24 小时后彻底换水一次;②用2-3%食盐水全池泼洒,能使虫体脱落;③用茶籽饼溶液全池泼洒,使水体呈0.02%浓度可杀死蚂蟥,24 小时后换水一次。
8、发烧
此病发生一般是由于放养密度过大,不及时换水,黄鳝体表大量分泌粘液,使水中微生物加速分解,消耗水中溶氧,使黄鳝因缺氧而焦躁不安,互相缠绕,造成大量死亡。主要发生在黄鳝运输过程中放养密度大、时间长,不及时换水所致。大小个体均能发生,以每年5-9月气温较高为易发季节。
防治方法:①降低放养密度,及时换水;②购买鳝种时,尽量就近选购,如果非得远距离购买鳝种,应尽量缩短运输时间如空运等。
9、感冒
鳝池或运输容器换水时,若使用水温较低的水(如井水),由于温差较大,黄鳝一时难以适应,从而导致此病的发生,多发生在夏季。市场上购买的黄鳝多采用水温较低的深井水(自来水)换水,温差较大,如果购回作鳝种放养,往往成活率不高,甚至全军覆没。
防治方法:换水时,对水温过低的地下水要经太阳暴晒升温后,再注入池内,防止温差过大。
10、鸟类
鸟类主要是白鹭( Egretta agtzetta),此鸟羽毛白色,脚、嘴都较长,能吃到池塘网箱和繁殖池中的黄鳝,危害较大。
防治方法:用鸟枪打,使鸟受惊几次后会慢慢减少。
以上各种黄鳝常见的病害,按照上面的预防与治疗方法,单独使用或多种药物配合使用,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能有效防治这些常见病害的发生,减少黄鳝患病死亡,提高养鳝成活率,但解决问题的关键最终还是要靠放养人工繁育的黄鳝苗种,才能使黄鳝养殖业健康、稳定发展。
引证文献:
1、林树柱、李万波、刘先菊、杨帆、全雄志、宋铭晶、全志云、秦川、张连峰 黄鳝IgM的分离纯化及兔抗黄鳝IgM抗血清的制备[期刊论文]-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07(11)
2、李明锋、王汝英 黄鳝Monopterus alba(Zuiew)病害研究进展[期刊论文]-现代渔业信息 2004(6)
作者简介: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舒妙安、徐海圣
浙江省水利管理总站:吕振平
网址:https://www.nczfj.com/tezhongzhongzhi/155501.html
[特养技术] 斑鸠是一种兼具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食材,食用功效非常地好。那么斑鸠的药用价值有哪些,斑鸠怎么做才能更营养呢?斑鸠的药用价值斑鸠的肉能够耳聪明目、轻身,还能够使人腿肤润泽,精力充沛,抗衰老,...
[特养技术] 斑鸠,也叫斑鵻,锦鸠,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它的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具有一定的观赏性。近年来随着市场上对斑鸠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养殖效益可观,不少人都看中了其中的商机开始养殖起了斑鸠...
[特养技术] 斑鸠是一种野性比较强的生物,纵然人工饲养久了都会有一定的保留。所以斑鸠的肉质相对于很多的鸟类来说都是很鲜嫩一种。目前斑鸠养殖在很多地区都均有欢迎,人工养殖户较多。那么,斑鸠怎么养殖比...
[特养技术] 斑鸠是鸽形目斑鸠属鸟类的统称,属脊索动物门鸟纲鸽形目,体形较家鸽为小,斑鸠口感坚实、味道鲜美,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是一种重要的养殖项目,那么,斑鸠吃什么食物?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一、斑鸠吃什...
[特养技术] 斑鸠觅食高粱、麦种、稻谷以及果实等,主要在林缘及其附近集数只小群活动,秋冬季节斑鸠结群栖息,飞行似鸽,常滑翔,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捉斑鸠会不会犯法吧!捉斑鸠会不会犯法会犯法。斑鸠是受保...
[特养技术] 斑鸠属候鸟,几乎遍及我国各地。现在人工饲养的品种主要为山斑鸠。那么,斑鸠养殖前景如何?目前山山斑鸠养殖还没有成规模,需要掌握养殖技术但斑鸠养殖前景广阔,市场看好。斑鸠的养殖前景斑鸠养殖...
[特养技术] 斑鸠我们很多人都是只听过没见过,斑鸠体形似鸽,羽毛光滑,性情温顺,观赏价值颇高。斑鸠养殖成本低,那么斑鸠的养殖技术是怎样的呢?斑鸠的市场前景又如何呢?一、建立场地应选通风良好、干燥,地势较高...
[特养技术] 鹌鹑蛋是鹌鹑产的蛋,在平时我们也会吃到,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它也叫做鹑鸟蛋、鹌鹑卵等,被认为是“动物中的人参”,那么,鹌鹑蛋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下面一起来进行一下了解。一、鹌鹑蛋...
[特养技术] 鹌鹑作为一种依赖人工孵化养殖的动物,其饲料配方可不简单。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鹌鹑各阶段的饲料配方及饲养方法吧。鹌鹑的饲料有哪些鹌鹑饲料配方主要饲料有玉米、豆饼、鱼粉、麸皮、米糠等...
[特养技术] 在生活中我们吃的最多的就是鹌鹑蛋,很少有人吃鹌鹑肉,那么鹌鹑肉有什么食用效果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鹌鹑肉的功效及作用吧。鹌鹑肉的营养成分鹌鹑肉质鲜美,含脂肪少,食而不腻,素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