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 >>
 
位置:农村致富经 >> 蔬菜 >> 蔬菜种植技术 >> 浏览文章

新余的苎麻种植和夏布纺织工艺

日期:2015-12-02
 

苎麻

新余麻纺,又主要集中在分宜县。因其久远的苎麻种植和夏布纺织工艺,早在1997年,分宜县就被农业部授予全国唯一的“中国夏布之乡”。

此外,在1600年前《搜神记》所记载的“毛衣女下凡豫章新喻(豫章新喻即今新余市)”的美丽传说中,相传牛郎织女在新余仙女湖相会后来到分宜生活,织女不但教会了当地村姑用苎麻织夏布的技艺,还带领村姑在溶洞内织布。直到现在,当地村民仍保持着在洞内织布的传统,房前屋后还有专为织夏布挖的洞,成为当地一大人文奇观。

分宜夏布自唐朝起为皇室珍品

1979年~1980年在龙虎山崖墓中,发掘了大批的苎麻印花布,据中国纺织科学院专家测定,属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是目前我国出土文物中最早的苎麻印花布。

崖墓中还出土了一批纺织机件和用具,上海纺织科学院鉴定认为,这些工具应该是属于早期针织机的主要构件。这些部件分别用来卷纱、剔纱、挡纱、整布和割布。

龙虎山崖墓中的发现,说明江西先民在2600多年前,就已从事苎麻耕作,并且手工织成印花夏布,夏布工艺也因此被誉为“纺织品活化石”。而新余是江西重要的苎麻产地,境内分宜县所产的夏布以“轻如蝉翼、薄如宣纸、软如罗娟、平如水镜”而著称。

苎麻

自唐朝开始,分宜县“岁贡白苎布十匹”。分宜夏布由此成为皇室和达官贵族喜爱的珍品。宋朝时,袁州知府的进贡表曾称:“袁郡之邑,向进苎布,今俱归分宜督办”。在中国历史博物馆,至今还收藏着一匹乾隆下江南时携带回宫的分宜夏布。

明代科学家宋应星任分宜教谕时,对分宜种麻织布的盛况进行了认真的实地考察,并在《天工开物》中专列“腰机”和“夏服”两章,图文并茂,加以介绍说明。

技艺传承 千年夏布不老的传奇

据《新余市志》记载,新余纺织业主要有棉纺、毛纺和麻纺,以麻纺织为最早。麻纺织集中在分宜县,上世纪20年代,分宜县年产夏布10万匹,进入手工夏布生产的全盛时期。苎麻主要产地在分宜的双林、洞村、高岚、操场,随后在渝水区的欧里、观巢等地。

其中,集市贸易则主要在双林镇。织麻是双林镇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手艺,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从事。每逢农历三、六、九是双林镇赶集的日子,这里至今还延续着天亮前完成苎麻交易的传统。在最近的一个赶集日,分宜麻商鄢先生夫妻俩和往常一样,凌晨3点半就起床赶往双林集镇,和众多麻商一起收购各家各户送来的麻纱。

苎麻

记者跟随鄢先生在双林镇各村走了走,随处都能见到头发花白的老婆婆坐在屋檐下搓纱线,一缕缕的苎麻纤维在她们手中变成一根根纱线。67岁的孙老太半个月织了3斤麻纱,以每斤20多元的价格全部卖给了鄢先生。鄢先生则把收购来的纱线带回自己的工厂里,经过十多道工序织成夏布。

在分宜双林镇,随处可见村民在空地上绞纱、牵条、刷浆。在大浪淘沙的市场经济大潮中,一台台有着百年历史的织布机“吱吱呀呀”地响着,吟唱着千年夏布不老的传奇。

涅槃重生 夏布绣艺术品畅销海外

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颜色单一、手工工序繁杂的夏布渐渐淡出消费者的视线,新余夏布产业急剧萎缩。然而,以邱星海为代表的一批夏布传承人不甘心千年产业就此没落,创办起国内第一家集苎麻、苎纱、漂染、成衣、床上用品于一体的夏布深加工企业,率先研发出微生物脱胶技术批量为苎麻脱胶,脱完胶的苎麻纤维比头发丝还细,与棉花混纺后形成的高档麻棉纱线,每吨比市场上的其他产品价格要高2000元。这项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并列入国家星火计划成果转化项目。

而随着夏布生产规模的日益壮大,夏绣、夏画、夏书等相关的艺术品也随之蓬勃发展。江西渝州绣坊公司艺术总监、新余夏布绣博物馆馆长张小红是夏布绣的传承人,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夏布绣已入选全国特色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库。为推广传承夏布艺术,新余学院专门设立大学生夏绣班。

据了解,目前新余市共有麻纺企业320家,已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麻纺产业链。全市年加工夏布60万匹,年生产夏布床上用品100万件,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其中90%以上出口到巴西、韩国、澳大利亚、美国、日本等国家,夏布绣艺术品被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爱好者收藏。

巧借东风 让更多的人享受“麻时尚”

2011年,新余被江西省工信委授予“江西省苎麻纺织产业基地”;2013年,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纺织名城”称号。如今,走在仙女湖抱石文化创意园的麻艺风情街,可以看到那些精美绝伦的麻纺床品和服装,处处展现出传统产业跟现代科技、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结合的魅力。

苎麻

11月6日,2015中国(江西)国际麻纺博览会在新余仙女湖畔开幕。新余市委书记刘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苎麻产业已被列入江西省重点发展的二十个示范产业集群之一,新余市的苎麻产业正日益成为支撑全市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集群。目前,新余的大部分麻纺制品都出口到国外市场,国内市场仍有待开发和培育。因此,新余下一步会将发展麻纺产业与电子商务有机融合起来,凭借电子商务这股东风,使麻纺制品的销售尽快转向国内市场,以此让国内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绿色、健康的“麻时尚”。

博览会上,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纤维艺术委员会会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林乐成也表示,新余苎麻是中国最好的麻。

如果您有更多关于苎麻的资讯想要知道,可以点击查看农村创业网苎麻频道详细了解,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原文:蔬菜 > 蔬菜种植技术:新余的苎麻种植和夏布纺织工艺

网址:https://www.nczfj.com/shucaizhongzhi/215213.html

 
上一篇:苎麻炭疽病的防治
下一篇:苎麻种植的幼苗打顶技术
扩展阅读:

[蔬菜种植技术]眼下,马上进入5月中旬,高温强光的天气日渐增多,棚室蔬菜生长速度加快,植株很容易出现徒长现象,表现为茎秆细弱、拔节长、根量少、根系弱、根层浅、开花坐果减少,畸形果多等症状。在此提醒菜农,在进行控...

[蔬菜种植技术]普通菜豆也叫菜豆,还有芸豆、四季豆、玉豆、架豆等叫法,一年生草本,蔓生和矮生,起源于美洲,16世纪末传入我国。2019年12月,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全球普通菜豆年种植面积约有3650万h㎡,总产量3140万吨左...

[蔬菜种植技术]5月中下旬,正是越夏蔬菜花芽分化的关键时期,此时棚室外温度已经达到30多度,棚里温度更高,中午前后即使上下通风,棚温也要超过35℃,对蔬菜花芽分化、开花授粉影响很大。对越夏西红柿等蔬菜来说,前期花芽...

[蔬菜种植技术]最近一段时间,天气时雨时晴,温度忽高忽低,很多农户都头疼不已,有很多农户咨询棚内西红柿出现叶片黄化现象,问题叶片主要集中在植株中下部,表现为叶脉间失绿黄化,有些叶片上还有黑色小点,这是咋回事?通过了...

[蔬菜种植技术]晚春初夏,随着气温升高,大棚保温被不再拉放,棚内昼夜温差大大增加。再加上进入5月份后,晴天时棚内最高温度可达35℃以上,而到了夜间,由于保温被已经不再使用,棚内温度一般下降到15℃左右,导致棚内昼夜温...

[蔬菜种植技术]甘蓝,又称莲花白、卷心菜、椰菜、包心菜、圆菜等,为十字花科芸薹属的一年生或两年生草本植物,是中国重要蔬菜之一,也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最佳蔬菜之一。 一、种植条件甘蓝喜温和气候,能抗严霜和较耐...

[蔬菜种植技术]近日,有菜农反映今春樱桃番茄膨果慢,而且果型偏小,全棚植株普遍较矮,叶色黑绿,叶片厚,棵子拔节太短。经过交流,得知这些棚室普遍喷洒控旺药剂过多。 目前市面上的控旺药剂,成分多为...

[蔬菜种植技术]叶霉病是番茄的常见病害,该病主要侵染叶片,导致叶片功能降低,进而影响蔬菜的产量和品质。近日,笔者在山东省寿光市古城街道野虎村采访时了解到,当地元旦后定植的番茄正处于第2、3...

[蔬菜种植技术]蔬菜需要的营养元素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都需要,只是不同时期的需求量不同而已,硼元素对促进花芽分化、坐果、膨果、根系和生长点生长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樱桃番茄生长全程都...

[蔬菜种植技术]先说一下蓟马危害幼叶的症状。蓟马具有趋嫩性,喜欢危害幼叶常造成叶片黄化、皱缩扭曲、粗糙,受害面斑枯。蓟马也喜欢在花蕊处取食,辣椒花蕊受害后,引起花蕾脱落。没有引起落花的...

整站推荐:
致富要有的“三只眼”
眼光,是人们对事物性质的判断,对事件发展前景的预测。一个人的眼光如何,往往决定着事业的...
未来农村什么人最赚钱?在农村只有这5种人将最赚钱!
种植养殖都是赚辛苦钱,干什么赚钱,种玉米、种水稻、种蔬菜、种果树、搞养殖?都不是。什...
未来十年,有机农业原来有这么多赚钱机会!
2017年7月,中央深改小组第37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
养猪不赚钱?换个品种,年赚百万
近些年猪肉价格持续起伏变换,养殖户常常的苦不堪言,许多养殖户不得不另觅出路。下面具体...
在农村做这十个项目,又有补贴又能赚钱
近几年农村出台了很多好政策,国家更是积极扶持农业政策,支持农业向资源节约、高效生态转...
这10种最实在的赚钱办法教给你,农民要看看
赚钱是我们每个人的想要的,这10种最实在的赚钱办法教给你,农民要看看! 1、田园欢乐谷田园...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 'https') {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