荸荠白禾螟的发生及防治
白禾螟,为鳞翅目螟蛾科,又称纯白螟、白螟、荸荠钻心虫,是荸荠生产中一种毁灭性害虫,凡被蛀食的叶状茎,不久发红枯死,严重发生时成片枯死,不结或少结球茎,造成严重减产,农民称之为“红死”。除为害荸荠
白禾螟,为鳞翅目螟蛾科,又称纯白螟、白螟、荸荠钻心虫,是荸荠生产中一种毁灭性害虫,凡被蛀食的叶状茎,不久发红枯死,严重发生时成片枯死,不结或少结球茎,造成严重减产,农民称之为“红死”。除为害荸荠外,还为害甘蔗、席草、茭白及莎草科、禾本科杂草或作物等。
一、为害特点
成虫为全身白色的中型蛾子,不为害荸荠植株,以幼虫蛀食茎秆,茎内壁与横隔膜被蛀空,仅留外表皮,且粪便污染严重。为害初期,植株茎尖部褪绿枯萎,自上而下,逐渐变红转黄,茎秆变褐腐烂,最后全株枯死,但不像病害那样有病斑或青枯,不结或少结球茎,造成严重减产,它对荸荠的为害仅次于茎枯病。在茎秆上能找到虫孔,剖开茎秆可见内有虫道、虫粪及灰白色幼虫。
在分蘖分株期受害,主茎分蘖减少,苗数不足;在结球期受害,茎杆枯死,影响球茎膨大,使品质下降,产量降低。
二、形态特征
成虫:为中型白色蛾子。雄成虫翅展23~26毫米,雌成虫40~42毫米,体色纯白有光泽,无任何斑纹。雌蛾腹部末节末端有橙黄色绒毛。雄蛾前翅白色略带微黄,腹部末端无鳞毛,后翅背面呈暗褐色。
幼虫:共5龄,头壳黑色,虫体灰色。老熟幼虫体长约15毫米,黄白色而略带灰,尾部灰色更深,前胸背板淡橙黄色,两侧各有一棕褐色斑块,虫体肥大而柔软,多横皱,胸足短小,腹足退化。
卵:一般数十至上百粒积集成块,呈长椭圆形,上被橙黄色绒毛。卵扁平短椭圆形,初产时呈淡黄色半透明状, 以后变为橙黄色,孵化前呈黑色。
蛹:体初期呈乳白色,后逐渐变成淡黄色,羽化时呈黄色,腹末宽而带圆形。
三、生活习性
一般年发生不完整的4代,发生时间分别为6月上旬到7月中旬、7月中旬到8月上旬、8月中旬至9月中旬、9月中旬到次年6月上、中旬。全年以二、三代发生量大,为害最重,是防治的重点;并以早栽的荸荠田和植株生长嫩绿的田块受害期长,受害最重。以幼虫在荸荠茎秆、残茬内靠基部处结薄茧越冬,翌年4~5月羽化,成虫飞至上年荸荠自生苗上产卵为害。
成虫具有趋绿产卵习性,趋光性弱,不善飞,昼夜均停息在荸荠茎秆上,羽化、交配产卵均在夜晚进行。雌蛾大部分卵产于距茎尖6~7厘米的茎秆上,少数产于附近莎草科、禾本科杂草和作物上,块产,多为1茎1卵块,少数2~3块。初孵幼虫具有群集性,1茎内可有虫数条至数十条。幼虫善爬行并能吐丝随风飘落,一般在茎秆的上中部蛀入,并在茎内穿透横隔膜向下蛀害,幼虫2~3龄后可转株为害。老熟幼虫爬至茎基部,咬1个羽化孔,然后在茎内头部朝上吐丝作茧化蛹。
四、综合防治
荸荠白禾螟具有发生期长、虫口数量较大、世代重叠明显、钻蛀为害等特点,给防治带来很大困难,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荸荠采收后应立即清除残茬和耕翻,(www.nczfj.com)留种田也要清除残茬。3月上旬前,及时清理并集中烧毁田间遗留的荸荠茎秆,消灭越冬虫源。5月上旬前铲除荸荠田遗留的球茎抽生苗,减少一代虫源。适期栽种,在7月中下旬移栽有利于避开二代的为害并减轻三代发生基数。化蛹期适时适度灌深水,(www.nczfj.com)有助于杀灭虫蛹。施足以腐熟农家肥为主的基肥,有针对性地增施磷、钾肥,避免荸荠茎秆过于嫩绿贪青而加重为害。
2.物理防治。对种苗田,人工集中清除卵块,种苗田面积较小,茎株上的卵块极易辨认。
3.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进行防治。在早春越冬代成虫开始产卵时,释放赤眼蜂,防治效果可达85%~90%,且对荸荠生长和环境无污染。具体使用方法:一般每亩均匀设8~10个放蜂点,悬挂10~30张蜂卡,每卡有效蜂1000头,共1~3万头蜂。一般傍晚时放蜂,每隔3天释放一次,共放5~6次。保护瓢虫、蜘蛛、青蛙、蜻蜓等天敌。
4.化学防治。在二、三代发生期各用药2次,第一次在孵化高峰后1~2天进行,隔7~8天再施第二次。第四代防治一次,宜在孵化高峰前2~3天进行,过迟则失去防治意义。
①泼浇:药剂可用50%杀螟松乳油,或80%敌敌畏乳剂,每亩每次150毫升,对水400升泼浇。严重发生区,种苗在移栽前2~3天可用药剂处理一次。
②喷雾:在白禾螟二、三代孵化高峰后1~2天,可选用40%乐果乳油800~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52.5%毒死蜱·氯氰乳油1500倍液、48%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20%三唑磷乳油800倍液、25%杀虫双水剂500倍液、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000~5000倍液、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3000~5000倍液、1.2%高渗阿维·高氯乳油1000倍液、10%阿维·氟虫双酰胺悬浮剂1500倍液等轮换喷雾防治,也可直接往田间泼浇。氯虫苯甲酰胺具有内吸性,持效期长,一般每代用药防治1次即可取得良好效果。
③复配剂有:10%杀虫双水剂300`~4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90%杀虫单可湿性粉剂50克+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50毫升∕亩、90%杀虫单可湿性粉剂50克+20%三唑磷乳油100毫升∕亩,对荸荠白禾螟防效均可达90%以上,且对荸荠生长安全。
施药时一定要均匀、周到,使茎秆充分接触和吸收药液,提高防治效果。各类农药需交替使用。施药时田间保持一定水层。在药液中添加适量洗衣粉,以增强药液黏着性,提高防治效果。
此外,在荸荠移栽后,第二代卵孵高峰前4~5天,每亩用3%氯唑磷颗粒剂1千克拌细沙撒施,保持3~4厘米浅水层数天,可基本保证整个生长季节不受害。
网址:https://www.nczfj.com/shucaizhongzhi/201018673.html
[蔬菜种植技术]眼下,马上进入5月中旬,高温强光的天气日渐增多,棚室蔬菜生长速度加快,植株很容易出现徒长现象,表现为茎秆细弱、拔节长、根量少、根系弱、根层浅、开花坐果减少,畸形果多等症状。在此提醒菜农,在进行控...
[蔬菜种植技术]普通菜豆也叫菜豆,还有芸豆、四季豆、玉豆、架豆等叫法,一年生草本,蔓生和矮生,起源于美洲,16世纪末传入我国。2019年12月,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全球普通菜豆年种植面积约有3650万h㎡,总产量3140万吨左...
[蔬菜种植技术]5月中下旬,正是越夏蔬菜花芽分化的关键时期,此时棚室外温度已经达到30多度,棚里温度更高,中午前后即使上下通风,棚温也要超过35℃,对蔬菜花芽分化、开花授粉影响很大。对越夏西红柿等蔬菜来说,前期花芽...
[蔬菜种植技术]最近一段时间,天气时雨时晴,温度忽高忽低,很多农户都头疼不已,有很多农户咨询棚内西红柿出现叶片黄化现象,问题叶片主要集中在植株中下部,表现为叶脉间失绿黄化,有些叶片上还有黑色小点,这是咋回事?通过了...
[蔬菜种植技术]晚春初夏,随着气温升高,大棚保温被不再拉放,棚内昼夜温差大大增加。再加上进入5月份后,晴天时棚内最高温度可达35℃以上,而到了夜间,由于保温被已经不再使用,棚内温度一般下降到15℃左右,导致棚内昼夜温...
[蔬菜种植技术]甘蓝,又称莲花白、卷心菜、椰菜、包心菜、圆菜等,为十字花科芸薹属的一年生或两年生草本植物,是中国重要蔬菜之一,也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最佳蔬菜之一。 一、种植条件甘蓝喜温和气候,能抗严霜和较耐...
[蔬菜种植技术]近日,有菜农反映今春樱桃番茄膨果慢,而且果型偏小,全棚植株普遍较矮,叶色黑绿,叶片厚,棵子拔节太短。经过交流,得知这些棚室普遍喷洒控旺药剂过多。 目前市面上的控旺药剂,成分多为...
[蔬菜种植技术]叶霉病是番茄的常见病害,该病主要侵染叶片,导致叶片功能降低,进而影响蔬菜的产量和品质。近日,笔者在山东省寿光市古城街道野虎村采访时了解到,当地元旦后定植的番茄正处于第2、3...
[蔬菜种植技术]蔬菜需要的营养元素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都需要,只是不同时期的需求量不同而已,硼元素对促进花芽分化、坐果、膨果、根系和生长点生长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樱桃番茄生长全程都...
[蔬菜种植技术]先说一下蓟马危害幼叶的症状。蓟马具有趋嫩性,喜欢危害幼叶常造成叶片黄化、皱缩扭曲、粗糙,受害面斑枯。蓟马也喜欢在花蕊处取食,辣椒花蕊受害后,引起花蕾脱落。没有引起落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