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种植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安阳县常年小麦种植面积在85万亩左右,由于近年来玉米套种和铁茬播种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玉米秸秆还田面积的增加,田间赤霉病菌源充足,遇到适宜条件,赤霉病就会发生流行,实际上小麦赤霉病已经成为我县小麦上一种常发性的病害。该病由多种镰刀菌引起,它的主要病原菌为禾谷镰孢菌(F.graminearum Schwabe),禾谷镰孢菌的有性世代为玉米赤霉菌【Gibberalla zeae .(Schw:)Petch】,属子囊菌。
一、小麦赤霉病的危害
赤霉病在田间自幼苗至穗期均可发生,主要引起苗枯、茎基腐、秆腐和穗腐,其中以穗枯危害最大,田间湿度大时产生粉红色霉层,如果防治不当会造成小麦减产,严重时甚至造成绝收。小麦感染赤霉病后不仅使小麦的千粒重及岀粉率低,种子感病后发芽率下降,发芽势减弱,而且病粒含有毒素,人畜食用后会发生急性中毒。赤霉病毒素主要存在于麦粒的外层,用干燥、加热烘烤及水洗等方法都不能解毒,机械加工去皮可除去大部分毒素,减轻为害。
二、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条件
小麦赤霉病菌主要在小麦、玉米等病株残体上越冬越夏。第二年春季当气温高于7℃,土壤含水量大于50%时形成子囊壳,温度高于12℃时,产生子囊孢子,悬浮在空中。在有降雨或田间湿度大时,成熟的子囊孢子成熟并散落在花药上,经花丝侵染小穗发病。赤霉病菌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主要靠风雨传播,特别是雨水的作用更大。在有水浇条件的地方,田间的湿度过大也会引起赤霉病的发生。
赤霉病的发生和流行受气候、越冬菌量、寄主生育期、品种抗性和栽培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其中气候、菌量和小麦生育期的相互配合,对病害的发生与流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三、安阳县小麦赤霉病发生现状
笔者统计了安阳县2002-2014年的天气变化,每年的4月下旬到5月上中旬都会有一定的降水;加上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逐步推行的小麦收割后铁茬播种玉米技术和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在增加田间肥力的同时,也为赤霉病的菌源提供了越夏越冬的寄主,导致田间菌源充足。若在小麦扬花期遇到三天以上的连阴雨天气,极有可能发生大流行。
据统计,2002-2014年13年间,除2005、2008年小麦扬花期没有降水,发生等级为轻度外,其他年份小麦抽穗到扬花期都或多或少有降水,而发生程度却不一样。其中2003年小麦抽穗至扬花期共有5次降水,扬花后又有连续3天以上的阴雨天气,因此发生偏重,5月下旬调查白穗率平均为5%,严重的高达21%。由于田间菌源量非常充足,2004年4月下旬连降2次雨,小麦扬花后又降了两次雨,导致当年赤霉病中度发生。2010、2011年春季气温偏低,小麦生育期推迟,扬花期正好错过5月上旬的降雨,因此发生偏轻;2012、 2013、2014年尽管4月下旬5月上旬的降水均有利于小麦赤霉病发生,属重发生年份,但由于小麦“一喷三防”补贴政策宣传力度较大,防治及时,发生较轻。
四、防治方法
1.加强对小麦赤霉病的技术宣传力度 由于小麦赤霉病主要在扬花期侵染,在灌浆期和乳熟期才显症,部分农民对小麦赤霉病防治措施不到位,因此要加大对赤霉病病害发生症状、危害特点、危害程度等方面的宣传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使广大农民朋友从思想上、技术上有一个大的提高。
2.选用抗耐性品种 目前推广的小麦品种虽还没有对赤霉病抗性好或者免疫的品种,但品种之间的抗耐病性是有差异的。可在生产上推广一些农艺性状良好的耐病品种[www.nczfj.com],如种植抽穗整齐、扬花期短、灌浆速度快的品种。
3.清除田间病残体 玉米收获后及时深耕灭茬,赤霉病发生严重的地块麦茬、玉米秸秆要清理出田外烧毁。
4.适时播种 适时播种,避开扬花期遇雨。
5.安排好浇水时间,避开扬花期浇水,以避免增加田间湿度和感病机会。尤其是要杜绝扬花期喷灌浇地。
6.化学防治
6.1种子处理:可采用石灰水浸种,用优质生石灰0.5kg,溶在50kg水中,滤去渣滓后浸选好的麦种30kg,要求水面高出种子10-15cm,种子厚度不超过66cm,浸泡时间气温20℃浸3-5天,气温25℃浸2-3天,30℃浸1天即可,浸种以后不再用清水洗,摊开晾干后即可播种。
6.2在小麦齐穗扬花初期(扬花株率5-10%)用药。药剂防治应选择渗透性、耐雨水冲刷性和持效性较好的农药,每亩可选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30克或25%戊唑醇(又名立克秀)乳油10-15克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80克或40%多菌灵胶悬剂每亩100克或25%氰烯菌酯悬浮剂100-200毫升,或40%戊唑·咪鲜胺水乳剂20-25毫升,或28%烯肟·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95克,对水30-45公斤细雾喷施。视天气情况、品种特性和生育期早晚再隔5-7天左右喷第二次药,注意交替轮换用药,喷药时要对准穗部。喷药后遇雨要趁停雨间隙补喷。
在田间防治时有几种情况要充分考虑,抽穗期天晴、温度高,麦子边抽穗边扬花,齐穗期就可以用药;抽穗期温度低、日照少,麦子先抽穗后扬花,宜在始花期用药;抽穗期遇连阴雨天气,赤霉病有流行可能时,喷药宁早勿晚,不要等到天晴时或扬花时再喷药,应抢停雨间隙多次喷药防治;若使用内吸性好、持效期长的药剂防治时期可提前到小麦抽穗初期。
原文:农作物粮油 > 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安阳种植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网址:https://www.nczfj.com/liangshizhongzhi/201013654.html
[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芝麻是我国重要的粮油作物之一,在我国各地皆有种植,但是在种植过程中常常会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严重影响到农户的种植效益。今天小编为大家降解的芝麻旱灾,为大家详细总结了芝麻...
[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现在即将进入到春耕,油菜也已经陆陆续续进入抽薹开花期,这时主要做的是预防低温冷害,但是有农户发现自家油菜出现营养不良长不高的现象。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该怎么解决呢?随小...
[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时下正值南方早稻插秧时期,今年我国南方气候对早稻插秧是非常有利的,而且未来一段时间,这种气候还在持续,加上疫情已经在缓和,所以专家也是建议农民朋友抓紧时间开展插秧工作,而且...
[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花生针期是花生从始花到50%植株出现鸡头状幼果的一段时期,是花生从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时期,也是需肥量旺盛和水分敏感期,这时管理关系后期的产量和品质。那么对于花生花针...
[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棉花是一种耐涝性比较强的作物,在受涝2-3天,排水后植株完好,受涝十几天后,它的叶片脱落,主根烂掉一般,只要生长点未死,排水后及时管理,约20天后植株可恢复生长。那么棉花在受涝后该...
[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1、秧田管理寄秧后,保持秧田水位齐畦面,水位过高薹管受淹腐烂,会使分蘖芽死亡;水位过浅薹管吸不到水,易干枯。新芽抽出泥面,灌水上秧板,出苗后7天左右施复合肥10~15千克亩。一般寄...
[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在水稻施肥过程中,会出现肥料漂浮在水面上的现象,农民将其称为浮肥现象,很多朋友对这个现象不是很了解,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了解水稻浮肥现象的原因...
[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在我们生活中是离不开棉花的,棉花在我国的种植面积极为广泛,而在棉花种植过程中,倒伏是最让人头疼的一种新型,如果不及时应对,那么导致棉花严重减产。下面小编就为带来地膜棉花倒...
[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1、除草在进入春季后,小麦进入到快速生长期,但是杂草生长的更快,所以没有除草的麦田,应该抓紧进行。除草一般都是化学药剂,而春季化学除草要注意小麦的生育状况,主要看是否拔节,如...
[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随着现在温度逐渐的回升,大多数地区也开始进入到了春玉米种植的时间。春玉米种植,其施肥工作肯定是不可缺少的。合理施肥能够有效提高春玉米的产量与品质,对春玉米的生长是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