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植病害防治技术
粮食作物间套种高产栽培技术是一项农业科技新技术,是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科技措施。玉米—大豆间作增产技术的推广应用,能够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农药使用次数,改善生态环境,降低生产成本,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带动粮食生产的稳步发展。本文对我国玉米间套大豆的技术现状进行探讨分析,总结出一套适合玉米与大豆间套控制玉米病害的栽培技术。
过去几年各地玉米病害不同程度的发生,尤其是玉米灰斑病暴发成灾,造成玉米产量严重损失。玉米灰斑病的发病特点:主要在玉米抽雄后,侵染植株叶片、叶鞘和包叶,灰斑病的发生受气候条件影响较为明显,尤其以湿度最为关键,相对湿度在90%以上的且维持时间长,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发展。我区在玉米种植大的采用玉米套种大豆的栽培技术,结合其他农艺措施,改善田间小气候,使其通风透光,降低玉米群体间的空气湿度,达到防病的目的,进一步摸索出一套对玉米病害有防控作用的措施,为大面积玉米种植积累和提供科学依据。
随着近年来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玉米间套大豆控制玉米病害的效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主要是对我国玉米间套大豆的技术现状进行探讨分析,总结出一套适合玉米与大豆间套控制玉米病害的栽培技术。现将玉米—大豆间作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种植土块的选择
在选择种植土块时,应该尽量选择土壤肥力均衡、地势较为平坦以及土层较厚的梯田或者旱川地,只有种植土块选取地当才能为所种植的玉米、大豆的产量提供保障。同时,所选土地的前茬一般以米谷、马铃薯、玉米等茬口为佳。
二、选用良种
玉米种子要选择抗逆性强、种粒饱满、可口性好、矮健、株形紧凑、生育期为120~128 d的长城799、海禾l号以及海禾2号等。同时,大豆品种则要选用优质大粒饱满型品种改良8157,该品种株高36~45 cm,生育期约为100~110 d,主茎结荚,结荚密,种皮黄色,分枝约为两个,籽粒圆形的品种。
三、施肥整地与起垄覆膜
1.整地施肥 在种植玉米和大豆之前,比较对土地进行深翻整地施肥,尤其要做好秋季机耕和深翻工作,确保土地的耕深度约为25cm,使之有利于土壤保墒、熟化以及冻死部分害虫。而对于春季的整地,务必做到随耙平、随翻地、随整地,切实耙实、耙透、耙平,从而使整片土地达到上松下实的效果 [www.nczfj.com],同时还要结合耕翻整地施足基肥。
2.起垄覆膜 在进行间套种植时,应该采用2行玉米与6行大豆的带型间作,选用宽80cm的地膜,用玉米垄作覆膜,确保垄间距在3m左右。同时,在起垄时保证垄面平整、均匀,垄高10cm,垄面宽60 cm,种2行玉米,并做好相关的覆膜前准备工作。此外,在玉米地起垄后务必采用50%乙草胺乳油45 kg对水9.0~10.5t每公顷对其进行均匀喷雾,然后将地膜覆盖完好。
四、播种要适时,株间距离要合理
1.要选定适宜的日子来播种玉米,同时,播种时必须在垄上在一定的间距间进行打孔播种,也就是通过打孔播种器打孔,提出垄上的土壤,然后通过孔内点种,又将提出的土覆盖掉,并重复此过程。这样,播种时不仅对地膜破坏影响较小,还能够使得地膜表面干净,同时又能确保播种深度一致,出苗整齐均匀。
2.根据传统的耕种经验可知,大豆播期为每年5月10日,采用条播的方法,并要确保株间的距离,使之能够充分吸收养分,大豆播种完成后,应该及时采用50%乙草胺乳油每公顷45kg,对水9.0~l0.5 t/hm2,对其进行均匀喷雾。
五、科学施肥管理
根据玉米对肥的需求,施足底肥,轻施提苗肥,重施拔节、孕穗肥。种肥: 每亩施1000~1500kg农家肥,玉米每亩用复合肥10 kg,硫酸锌1 kg,大豆每亩用复合肥10 kg。每亩用敌毒粉1.5 kg防治地下害虫。苗肥: 苗期玉米每亩用尿素15 kg,普钙20 kg,施肥后结合中耕除草,大豆不需施肥,只进行中耕除草。拔节孕穗肥: 玉米大喇叭口期每亩用尿素25~30 kg,施肥后结合培土。
六、病虫害控制
由于玉米主要是以鲜食为主,而玉米螟的出现又直接影响到玉米的食用性,从而不同程度地影响到玉米的产值。因而,在玉米开花抽雄期前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治玉米螟的产生,确保玉米的正常生长。防治时需要使用高效并且无残留的农药,尽可能地选择生物农药,例如,可选用Bt乳剂制成颗粒剂撒施或者5%阿维菌素l500倍液喷雾在玉米心叶中防治,同时还要用吡虫啉2500倍液喷雾两三次防治蚜虫。在大豆开花初期,用5%甲氨基阿维菌素2000倍、5%阿维菌素l500倍液喷雾防治大豆豆荚螟、食心虫;在大豆生长中期,除了做好以上病虫防治外,要加强霜霉病的防治,霜霉病用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者是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300~400倍液。
七、适时收获
因为,玉米以鲜食为主,因此在采收时必须要选择合适的时机,既不能太晚也不能太早,才能确保玉米的产量与质量,从而不仅能够达到增产的效果,还将通过采用间套大豆的种植方法来控制玉米病害的目的。同时,大豆成熟后也要及时收获,避免大豆因太熟而出现落粒、落荚等导致大豆减产的现象,进而保证大豆的增产增收。
原文:农作物粮油 > 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玉米种植病害防治技术
网址:https://www.nczfj.com/liangshizhongzhi/201013227.html
[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芝麻是我国重要的粮油作物之一,在我国各地皆有种植,但是在种植过程中常常会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严重影响到农户的种植效益。今天小编为大家降解的芝麻旱灾,为大家详细总结了芝麻...
[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现在即将进入到春耕,油菜也已经陆陆续续进入抽薹开花期,这时主要做的是预防低温冷害,但是有农户发现自家油菜出现营养不良长不高的现象。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该怎么解决呢?随小...
[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时下正值南方早稻插秧时期,今年我国南方气候对早稻插秧是非常有利的,而且未来一段时间,这种气候还在持续,加上疫情已经在缓和,所以专家也是建议农民朋友抓紧时间开展插秧工作,而且...
[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花生针期是花生从始花到50%植株出现鸡头状幼果的一段时期,是花生从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时期,也是需肥量旺盛和水分敏感期,这时管理关系后期的产量和品质。那么对于花生花针...
[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棉花是一种耐涝性比较强的作物,在受涝2-3天,排水后植株完好,受涝十几天后,它的叶片脱落,主根烂掉一般,只要生长点未死,排水后及时管理,约20天后植株可恢复生长。那么棉花在受涝后该...
[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1、秧田管理寄秧后,保持秧田水位齐畦面,水位过高薹管受淹腐烂,会使分蘖芽死亡;水位过浅薹管吸不到水,易干枯。新芽抽出泥面,灌水上秧板,出苗后7天左右施复合肥10~15千克亩。一般寄...
[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在水稻施肥过程中,会出现肥料漂浮在水面上的现象,农民将其称为浮肥现象,很多朋友对这个现象不是很了解,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了解水稻浮肥现象的原因...
[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在我们生活中是离不开棉花的,棉花在我国的种植面积极为广泛,而在棉花种植过程中,倒伏是最让人头疼的一种新型,如果不及时应对,那么导致棉花严重减产。下面小编就为带来地膜棉花倒...
[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1、除草在进入春季后,小麦进入到快速生长期,但是杂草生长的更快,所以没有除草的麦田,应该抓紧进行。除草一般都是化学药剂,而春季化学除草要注意小麦的生育状况,主要看是否拔节,如...
[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随着现在温度逐渐的回升,大多数地区也开始进入到了春玉米种植的时间。春玉米种植,其施肥工作肯定是不可缺少的。合理施肥能够有效提高春玉米的产量与品质,对春玉米的生长是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