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
 

立秋后养猪管理要点

立秋后养猪管理要点

浏览:0  目录:养殖技术

1、防寒保暖:其实疾病很多都发生在天冷的时候,一方面为了保暖而采取密封的环境,疾病容易传播,另外天冷的话,咳喘会多发,是典型的群发性疾病,一旦发病就是整个猪场的问题,因此要做好防御措施,搞好门窗,防止漏风,防止潮湿,也可以做  阅读全文 >>

猪病剖检诊断技术

猪病剖检诊断技术

浏览:0  目录:养殖技术

在进行剖检时,对所见的病变组织和器官应做到全面观察,详细记录,然后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推理,从中做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病理解剖学诊断,同时还要防止病原的扩散和人为的传播,做好环境的消毒和尸体的无害化处理。
一、尸体剖检顺  阅读全文 >>

规模养殖场猪伪狂犬病的防治

规模养殖场猪伪狂犬病的防治

浏览:0  目录:养殖技术

伪狂犬病发生的原因
猪种购买不规范。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国民消费水平也相应升高,猪肉价格随之不断攀升,由此规模化养殖场急于扩大建设规模,到处大量购买猪种。大规模猪种流动加大了病毒传播的风险。
仔猪免疫方法不当。  阅读全文 >>

猪体温升高和哪些猪病有关

猪体温升高和哪些猪病有关

浏览:0  目录:养殖技术

猪体温超过正常体温1℃以内称为低烧,超过体温1~2℃为中烧,超过2~3℃为高烧。一般情况下,猪的体温很难达到高烧的程度,一旦出现高烧,那很可能是发生了严重的全身病变,这时我们就必须严肃对待了,但是,针对引起猪体温升高的疾病  阅读全文 >>

猪布氏姜片吸虫寄生的防治

猪布氏姜片吸虫寄生的防治

浏览:0  目录:养殖技术

诊断要点
(1)流行特点:主要流行于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尤其带虫和患病的猪和人的粪便管理不当,进入水中,水中又有中间宿主扁卷螺,使毛蚴发育成尾蚴,尾蚴离开螺体,附在水生植物上,变为囊蚴,以后随水生植物喂猪,猪吃了囊蚴而感染本病  阅读全文 >>

猪蓝耳病常见的六大误区

猪蓝耳病常见的六大误区

浏览:0  目录:养殖技术

误区一:猪耳朵发蓝(紫)就一定是猪蓝耳病
虽然有专业背景的技术工作者已经从猪只一出现耳朵发蓝(紫)就判断猪只患有猪蓝耳病的误区里走了出来,但相当程度的中小猪场从业者仍认为猪只耳朵发蓝发紫与猪蓝耳病有着必然联系。实  阅读全文 >>

猪价短期迎季节性小反弹 年内通胀无忧

猪价短期迎季节性小反弹 年内通胀无忧

浏览:0  目录:养殖技术

值得关注的是,近期猪价回升,引发市场对通胀的担忧。海通证券宏观债券研究员姜超昨日表示,实际上从其他指标来看,猪肉的供给从去年下半年以来是在改善的:第一,猪肉产量增速从去年下半年就在不断回升,截至今年6月份累计同比达  阅读全文 >>

养猪如何避免疫苗免疫失败

养猪如何避免疫苗免疫失败

浏览:0  目录:养殖技术

打了疫苗发病,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母源抗体的干扰。多数病毒性和部分细菌性烈性传染性猪病母猪免疫后,仔猪在母源抗体水平较高时进行同种疫苗的免疫,会受到母源抗体的干扰。如猪瘟免疫规范的母猪,出生仔猪获得的猪瘟母  阅读全文 >>

猪传染性脑脊髓炎诊断

猪传染性脑脊髓炎诊断

浏览:0  目录:养殖技术

猪传染性脑脊髓炎诊断要点:
1、流行特点:猪是唯一的易感动物,幼龄仔猪4-5周龄最易发病,成猪多为隐性感染。
2、临床症状:潜伏期平均约6天。病的早期发热40-41℃,不食,倦怠,随后不久发生共济失调。病情严重者,出现眼球震颤,肌肉抽搐,头颈  阅读全文 >>

如何预防猪传染性胃肠炎

如何预防猪传染性胃肠炎

浏览:0  目录:养殖技术

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传染源,易感猪通过接触被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空气、土壤等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各日龄猪均有易感性,10日龄内仔猪易感性最强,发病率和病死率可达100%,随日龄增加发病和病死  阅读全文 >>

母猪产后厌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母猪产后厌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浏览:0  目录:养殖技术

当母猪发生产后厌食时,由于营养物质的摄入严重不足,出现体重减轻,泌乳能力下降,导致仔猪抵抗力降低、易感染、易腹泻、生长速度慢、断奶重低,形成僵猪甚至死亡;而母猪产后恢复慢,易发生子宫内膜炎,加上体储被过度消耗,断奶掉  阅读全文 >>

猪价迎开门红 各地纷纷出现小幅反弹现象

猪价迎开门红 各地纷纷出现小幅反弹现象

浏览:0  目录:养殖技术

今日全国27省、直辖市范围内,共计27省份猪价上涨,0省份猪价下跌。全国最高价为浙江,较昨日上涨0.08元/公斤于14.48元/公斤;全国最低价为四川,较昨日上涨0.06元/公斤于13.56元/公斤。
今日部分地区猪价:四川6.6-6.8元/斤,河  阅读全文 >>

家庭养猪行业上半年形势总结及下半年期许

家庭养猪行业上半年形势总结及下半年期许

浏览:0  目录:养殖技术

1、猪价下跌
受猪市场行情影响,每年的猪价都会有上涨或下跌,但是今年猪价的下跌却显得格外长,尤其是对家庭养猪场而言。过去的2016年是养猪行业最赚钱的一年,很长一段时间猪价都是在20元/公斤以上,养殖户难得碰上一年这么  阅读全文 >>

批发市场猪肉价格持平略涨

批发市场猪肉价格持平略涨

浏览:0  目录:养殖技术

猪肉价格持平略涨。猪肉周均价每公斤19.75元,环比涨0.2%,同比低22.6%;牛肉每公斤53.22元,环比持平,同比高0.7%;羊肉每公斤46.14元,环比跌0.4%,同比高3.8%;白条鸡每公斤13.22元,环比涨1.3%,同比低10.9%。鸡蛋周均价每公斤5.87元,  阅读全文 >>

瘦肉型三元杂交猪养殖技术

瘦肉型三元杂交猪养殖技术

浏览:0  目录:养殖技术

我国的养猪生产已逐步向专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生产面向市场,市场决定生产。为了提高养猪效益,必须提高猪肉质量。当前,胴体瘦肉率是衡量猪肉质量高低的最重要指标之一。目前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国家瘦肉的价格已超过肥  阅读全文 >>

南猪北养东北地区如何接棒?

南猪北养东北地区如何接棒?

浏览:0  目录:养殖技术

“今年我们猪场的第一批猪已经出栏了,按上半年猪价的走势,搁往年我们肯定少不得心慌。”辽宁省北票市张宪昭温氏家庭养殖牧场的负责人孙立会在说起今年养殖场的情况时语气中带着一丝轻松:“我们现在跟温  阅读全文 >>

生猪价格情况及后期走势分析

生猪价格情况及后期走势分析

浏览:0  目录:养殖技术

一、上半年生猪价格变化情况。
今年以来,生猪价格整体呈下降走势。6月底,全国生猪出场价格平均每公斤为14.02元,与去年底相比价格下降约20%。分时段看,春节前,生猪价格延续上年四季度价格走势,继续小幅上涨;节后持续走低,尤  阅读全文 >>

产能恢复、消费不振 下半年猪价回升空间有限

产能恢复、消费不振 下半年猪价回升空间有限

浏览:0  目录:养殖技术

曾经高烧不退的猪价在今年上半年稳步回落。农业部监测数据显示,7月17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每公斤猪肉平均价格为19.73元,比上周五下降了0.9%。综合各方面数据不难发现,下半年猪价回升空间有限。
“生猪养殖盈利水  阅读全文 >>

七月猪价阶段性反弹概率增加

七月猪价阶段性反弹概率增加

浏览:0  目录:养殖技术

东北和华北地区生猪结算价整体稳定,局部小降。养殖户对降价抵触情绪较大,影响企业的采购情况,所以价格难继续回落。另外,供需博弈强烈,企业压价阻力较大。但是涨价乏力。
东部地区部分企业开工率有一定下降,生猪供应量有增  阅读全文 >>

如何识别猪鲢球菌感染

如何识别猪鲢球菌感染

浏览:0  目录:养殖技术

(1)败血型
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其中,最急性病例主要见于流行初期,发病急,病程短,往往不见任何异常症状猪就突然死亡。急性型病猪表现为精神沉郁,体温升高达430C,出现稽留热,食欲不振,眼结膜潮红,流泪,鼻腔中流出浆液性或  阅读全文 >>

猪球蚴病防治

猪球蚴病防治

浏览:0  目录:养殖技术

猪球蚴病诊断要点
(1)流行特点 主要是由于猪吃食了被犬、猫粪便中的细粒棘球绦虫卵污染的草、料、饮水而感染本病。
(2)临诊特征 严重感染的猪方表现体温升高、下痢,或是咳嗽。通常只有带虫免疫现象。
(3)剖栓可见肝肺表  阅读全文 >>

三季度猪肉价格回落态势将延续一段时间

三季度猪肉价格回落态势将延续一段时间

浏览:0  目录:养殖技术

这些数字的起伏,反应的是价格的变化。这其中,农产品价格变化起到多大的作用呢?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分析:
6月比5月环比回落主要体现在食品上,一是猪肉价格的回落,猪肉价格从去年到现在,由于存栏和出栏数量都在增加  阅读全文 >>

养猪场饲喂管理中的十二个注意事项

养猪场饲喂管理中的十二个注意事项

浏览:0  目录:养殖技术

1、影响猪采食时间的因素:猪的日龄和体重(保育期仔猪所耗时间多于生长-育肥猪,同一圈内的猪,小个猪的采食比大个猪慢10%左右)、饲料类型(颗粒料快于粉状饲料)、饲料形态(以干料形式提供10头猪进行采食的食槽,若以干/湿形  阅读全文 >>

夏季猪饲料调配应该注意的四点!

夏季猪饲料调配应该注意的四点!

浏览:0  目录:养殖技术

第一点:适口性
如前面所说,夏季调配饲料首先要注意的一点就是饲料的适口性。因为只有适口性好的饲料,才能保证猪的采食量,如果采食量上不去,那么一切都是白费。
什么叫饲料的适口性呢?其实说白了就是饲料的香味、滋味、口  阅读全文 >>

破解猪肉价格大起大落关键何在

破解猪肉价格大起大落关键何在

浏览:0  目录:养殖技术

农业部监测数据显示,截至7月2日,猪肉价格经历长达九周下跌后略微上涨,周均价为每公斤19.89元,同比仍下降24.3%。据新华社报道,此轮价格持续下跌,是供应量增加、饲料价格低位运行、居民消费习惯改变以及市场淡季等因素综合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