鳜鱼生活习性
鳜鱼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1、锚头鳋病。
病原为锚头鳋,种鱼、成鱼均可寄生。体表因发炎、充血而出现红斑。特别对鱼种危害最为严重,一条5厘米的幼鱼,鱼体上寄生2个虫体就可引起死亡。
治疗:用生石灰带水清塘,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洗或敌百虫浸洗。 阅读全文 >>
鳜鱼120天双千斤养殖模式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鳜鱼120天双千斤养殖模式是在池塘中主养鳜鱼120天,产量达上市规格2000斤鳜鱼的主养模式。该模式养殖时间短,效益高。2008年该模式在武汉市周边地区推广应用800余亩。
技术要点及参数:
一、饵料鱼配套及养殖技术。饵料鱼 阅读全文 >>
蟹池套养鳜鱼成活率低的原因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在河蟹养殖池塘中套放鳜鱼以增加池塘养殖的效益,这是在几年前就大力推广的项目,然后到今天有些养殖户还反映其所套放的鳜鱼成活率比较低。根据对多个养殖户的具体情况调查,现将鳜鱼成活率低的原因总结如下。
套放的鳜鱼 阅读全文 >>
养殖鳜鱼当年上市的必要条件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鳜鱼种类较多,以长速最快的翘嘴鳜为首选养殖种类。采用鳜鱼夏花当年养成上市,必须根据鳜鱼特有的生物学特性,在养殖过程中充分满足鳜鱼快速生长的必要条件。
一、池塘条件
应选择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水质优良、淤泥 阅读全文 >>
鳜鱼养殖之池塘高效健康养殖技术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一、池塘条件
面积不宜过大,一般2-10亩为宜,水深1.5-2米,进排水方便,底质以壤土和淤泥少或新开的池塘为好。
二、鳜鱼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放养前应对池塘进行整修,首先排干池水,清除池底淤泥,充分暴晒,以达到减少病害,疏松土壤 阅读全文 >>
鳜鱼养殖细菌性败血病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病情简单描述:
病鱼上、下颌、口腔、腮盖、眼球周围、鳍条基部及鱼体两侧轻度充血,病情严重时病鱼体表各部分呈现严重充血、眼球突出、肛门红肿、腹部膨大。
诊断:
鳜鱼细菌性败血病。
检测检疫结果:
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引 阅读全文 >>
巧治鳜鱼暴发性出血病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主要症状
病鱼吃食明显减少,甚至不食。有时在池边水底 静卧或缓游。有的体色变淡,黑纹变浅或消失,严重的头部、体表、鳍条及鳃丝有明显的出血点。有的鳃丝呈白色,肛门红肿,解剖观察肝脏呈点状斑块出血,胆囊大,胆汁呈淡黄色, 阅读全文 >>
鳜鱼细菌性疾病的防治方法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鳜鱼细菌性疾病主要有烂鳃病、肠炎病、出血性败血症、白皮病和赤皮病等。
烂鳃病的主要症状是病鱼离群独游,体色变黑,鳃丝出血,鳃丝末端腐烂;肠炎病的主要症状是腹部膨大,仁色变黑,肛门外突红肿,剖开鱼腹见肠道充血;出血性败 阅读全文 >>
鳜鱼快速养殖要把握好四大环节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一、鱼种关:鱼种质量的好坏占成功的30%,可见很重要;选择,无病或不带病菌的、规格整齐、活跃健壮,规格3分分左右的鳜鱼苗是养殖成功与否的第一关,具体如何判断可点击本网站,咨询我们的养殖技术人员。最简单的判断方法:开袋后, 阅读全文 >>
鳜鱼苗种培育的病害防治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鳜鱼卵孵化和苗种培育阶段是鱼病易发阶段,特别是车轮虫病、斜管虫病、聚缩虫病等寄生虫病出现比较频繁,应每隔2~3天检查一次。如发现鳜鱼游动缓慢,无力捕食,或饵料鱼苗在一定时间内密度不减,或减少幅度不大,即可判定鳜鱼苗 阅读全文 >>
通过遗传操作解决鳜鱼种苗业问题的对策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1.种质改良方法的应用
种质退化从遗传学角度来讲,可导致鳜适应能力的降低,有害隐性基因增加及经济性状衰退。因此 ,通过不同地理群体的引种,提高多样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不同经济性状家系;建立保种的基础群体和制种的核心 阅读全文 >>
饲养鳜鱼必须注意的问题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很多水产养殖户在刚开始养殖鳜鱼的时候容易走一些弯路。近来江门部分地区的部分水产养殖户反映当地的鳜鱼养殖出了一些差错,难以养殖成功。这里面不能单从苗种的方面考虑,水产养殖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全盘考虑才能养好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