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0 目录:水产渔业养殖技术
鲷鱼盾纤毛虫病的病原体
蟹栖拟阿脑虫。虫体前端细,后端圆呈葵花籽形。周身具有纤毛。大小(30~60)微米×(9~22)微米。
鲷鱼盾纤毛虫病的症状
刚开始病鱼体表有斑块肿起,直至溃烂。池中散游。感染中后期虫体进入血液迅速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水产渔业养殖技术
1.鲷鱼气泡病的病原
水中氧气或其他气体含量过饱和。
2.鲷鱼气泡病的症状
体表出现气泡,常由气泡浮力浮于水面,很难向下游入水中。因反复向下挣扎,体力耗竭而死。主要危害鲷鱼夏花,且个体越小越易犯病,严重时可导致全部死亡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水产渔业养殖技术
【鲷鱼溃烂病的症状】
体表糜烂或溃烂是该病的主要特征,病灶部位在颈部及尾部。
常表现如下:颈部皮肤溃烂剥离,肌肉裸露;尾部溃烂,脱落;腹部溃烂,裙边缺刻,有的形成结痂。
【鲷鱼溃烂病的防治方法】
1、选择优良养殖品种并保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水产渔业养殖技术
鲷鱼腹水病的病因
爱德华氏菌。
鲷鱼腹水病的主要症状
病鱼腹部膨大,肛门红肿,有时肠道从肛门脱出。
鲷鱼腹水病的流行季节
各季节。
鲷鱼腹水病的防治方法
保持水质清新,投喂鲜活饵料。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水产渔业养殖技术
鲷鱼弧菌病的病因
鳗弧菌,杀鲑弧菌。
鲷鱼弧菌病的主要症状
病鱼消瘦,发黑,竖身游泳:鳍条有缺损,严重时糜烂。
鲷鱼弧菌病的流行季节
各季节。
鲷鱼弧菌病的防治方法
保持良好水质,补充饲料营养。治疗时可用土霉素等每天用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水产渔业养殖技术
1、鲷鱼皮肤溃烂病的症状
皮肤脱落处皮肤充血、红肿,进而溃烂。病鱼食欲下降,离群独游,最后瘦弱而死。
2、鲷鱼皮肤溃烂病的流行情况
本病主要是由于捕捞、搬运等操作不慎导致鱼体受伤后细菌感染引起。—般春秋季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水产渔业养殖技术
1、鲷鱼鱼鲺病的症状
由于寄生在鱼体表的鱼鲺不断活动,使鱼体表受到损伤而引起炎症和继发性感染。
若鱼鲺寄生在鳃上,则引起鳃组织黏液增多,鱼呼吸困难。病鱼体色变黑,食欲下降甚至厌食,烦躁不安,有狂游或常跳出水面的现象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水产渔业养殖技术
巴西鲷鱼种出血病防治技术
黄鳍鲷为浅海暖水性底层鱼类。幼鱼的适温范围较成鱼窄,生存温度9.5—35℃,生长最适水温为24—28℃。成鱼则可抵御2℃的低温和35℃的高温,生长最适水温为26—30℃。适盐范围较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水产渔业养殖技术
彩红鲷鱼鲺病的防治技术
彩红鲷鱼鲺病因鱼鲺大量繁殖,侵入鱼体体表而引起。病鱼呈不安状态,鱼体较为消瘦,严重时,病鱼离群独游,漂浮水面,体色发黑,最后导致死亡。
彩红鲷鱼鲺病的防治方法
(1)每立方米水体用鱼虫克星0.15克全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水产渔业养殖技术
鲷鱼出血病防治
一、预防
1.阻断病原
①种源:培育健康的老口鱼种,提高鱼种抗病能力。建立亲鱼及鱼种检疫机制。
②水源:要求清新、无污染,设置进水预处理设施。再者,进排水系统分开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
③饵源:除不投变质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水产渔业养殖技术
鲷鱼苗种生产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常导致疾病的发生,一旦发病常导致大量死亡甚至全部死亡。因此在育苗期间做到以防为主,若发现病兆,准确判断、及时治疗,这样可大大减轻病害造成的损失。
在苗种生产过程中要注意:
1、培育池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水产渔业养殖技术
鲷鱼的常见疾病
一、白点病:
严格说起来,白点病应该不是病,而是一种征兆。在冷热交换的季节,如果缸中的温度一下子相差太多的话,就很容易产生白点病。
医治的方法有很多,鲷庐最常用的方式,就是换水并将温度拉高至摄氏30度,理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水产渔业养殖技术
是一种相当伤脑筋的鲷鱼疾病,感染的原因是水质恶化或外鱼带原入缸。水质恶化导致鞭毛虫等原生物入侵鱼体,感染初期会在鲷鱼两眼上方部位长出一颗类似青春小痘,如未实时下药,病情就会扩大且向下凹陷,最后会形成一个凹洞。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水产渔业养殖技术
鲷鱼的疾病是一门高深且昂贵的"学问"!打从一头栽入鲷鱼世界,就被一些鲷鱼疾病搞的焦头烂额,再加上坊间水族药品琳琅满目,但却不见得有疗效;或是错判病因、用错药而损失短鲷等,这些都是这三年来的"心得"!但是,如果因为治疗得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水产渔业养殖技术
凸眼的原因很多,一般而言大多认为是“肠道寄生虫”所致。我的作法是口服药。方法如下:以Levamisole(液态更好用)加上抗生素少许,再加上综合维他命磨粉,把孵好的无节幼虫放入泡15分钟后,以滴管少量多餐喂食。一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水产渔业养殖技术
这是淋巴性白血病。人工养殖的真鲷中有的鱼体体色变白,离群独游于水面,体表有溃疡病灶。解剖鱼体检查其肾肿大,并有绿肝症状、腹腔内带有血液的腹水。真鲷发病后死亡率可达10~20%,目前还没有找到有效的防治方法,但当真鲷发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水产渔业养殖技术
严格说起来,白点病应该不是病,而是一种征兆。在冷热交换的季节,如果缸中的温度一下子相差太多的话,就很容易产生白点病。
医治的方法有很多,鲷庐最常用的方式,就是换水并将温度拉高至摄氏30度,理论上来说,第三天就应该看得出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