鳗鱼
鳗鱼养殖的鳗种处理与投放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鳗鱼生长的适温为20℃~28℃,水温在12℃时开始摄食,因此投放时间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中旬。投放前,先将鳗种包装袋放入水中浸泡20分钟~30分钟,以适应水温,袋内外温差小于5℃时才能拆袋,然后用小水盆向袋内倒入2盆~3盆 阅读全文 >>
鳗鱼养殖的池塘选择与消毒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养殖鳗鱼的土池要求通风向阳、水源充足,面积不宜过大,在土池的四周种植0.8米~1米宽的水浮莲或水花生等,并用篱笆或网片围栏,这样既可防止鳗鱼外逃,又可遮阴,利于其生长。
放养前应挖除土地内过多的淤泥,平整 阅读全文 >>
鳗鱼爱德华氏病(肝肾病、溃疡病)的三个用药处方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一)预防用方
【处方1】白仔、黑仔阶段:用高聚碘,一次量,每1m3水体,0.5ml,对丝蚯蚓、红虫等饵料浸浴10分钟;或用0.7%~0.8%的盐水对丝蚯蚓、红虫等饵料进行漂洗。投喂前将丝蚯蚓、红虫等饵料捞起,拌康宝,一次 阅读全文 >>
鳗鱼养殖常见问题之鳗鱼苗的投饵技术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每个鳗种培育池都设置食场,根据鳗鱼的生活特性,食场最好有蔽荫的建筑物。每个池塘设置2个~3个食台,食台的网眼大小视鳗种规格的增大而逐渐更换,尽量达到鳗鱼既能进入食台吃食,而小块练饵不易漏出为度:一般鳗种规 阅读全文 >>
引起鳗鱼饥饿的原因分析和预防方法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饥饿是胃肠道中长期缺乏食物形成的感觉,可作为激发食欲的动力,但是,过长时间的饥饿反而会降低食欲,影响鳗鱼摄食,降低摄食量。鱼类对饥饿有较高的耐受力,这是因为鱼类在禁食和给食时的代谢相似,在禁食时代谢并没 阅读全文 >>
欧洲鳗鱼养殖技术之红头病的防治方法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欧洲鳗鲡红头病是由迟缓爱德华氏菌感染欧洲鳗鲡的黑仔及幼鳗,引起一种从头部充血发红为主要症状的严重疾病。
(一)病原
周凯等(1999)报道,红头病的病原菌为迟缓爱德华氏菌。革兰氏阴性杆菌,以周 阅读全文 >>
几种鳗鱼小瓜虫病防治新方法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一、病原——多子小瓜虫:
幼虫期卵圆形或椭圆形,前端尖后端钝,前端具有乳突状的钻孔器,后端有一根长而粗的尾毛,大核呈椭圆形或卵形,体前端有伸缩泡。成虫期虫体为卵圆形、球形、乳白色,体披均匀 阅读全文 >>
鳗鱼养殖常见病出血性开口病的防治方法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鳗鲡出血性开口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现在初步查明是由一种脱氧核糖核酸类型的病毒感染引起。病鳗严重出血,口腔张开、不能闭拢,故称鳗鲡出血性开口病。
(一)病原
据陈燕燊等1995年报道,该病初步 阅读全文 >>
鳗鱼养殖技术之狂游性死亡症防治方法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狂游性死亡症(Irritable swim sympotem Of eel)
[病因]至今不详,陶思增、黄印尧等认为与病毒有关。
[症状]本症突发性强,无明显发病症状。发病早期,群体摄食正常,病鳗活力下降,呼吸功能减退被水流 阅读全文 >>
鳗鱼养殖的五种常见细菌性疾病的防治方法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欧洲鳗鲡主要有弧菌病、赤鳍病、赤点病、爱德华氏病和细菌性烂鳃病,美洲鳗鲡较常遇到的是细菌性烂鳃病。这些病有时混合感染。
①弧菌病。病鳗鳍条充血发红,肛门红肿,肝脏有出血斑,有时甚至有出血性溃疡 阅读全文 >>
鳗鱼--鳗居线虫病的防治方法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病原体为球状鳗居线虫和粗厚鳗居线虫。近年来,在沿海人工养殖鳗鲡的过程中,鳗居线虫病危害较大,可导致幼鳗大量死亡。寄生线虫在鳔中吸食鳗鲡的血,导致鳔壁充血。当鳔囊感染6-10条虫时,幼鳗呈贫血消瘦、体色发 阅读全文 >>
鳗鱼养殖技术之鳗居线虫病的防治技术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鳗居线虫病是由鳗居线虫寄生引起的疾病。
(一)病原
鳗居线虫,成虫呈圆筒形,透明无色,当吸足血时呈紫黑色;头部呈圆球状(球状鳗居线虫)或不膨大(粗厚鳗居线虫),没有乳突及唇片;食道前段1/3处膨大成 阅读全文 >>
鳗鱼养殖技术之三代虫病的防治方法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三代虫病与指环虫病一样,其外表没有明显的异常,但仔细观察会发现鳃片表面粗糙,呈现一层白色粘膜。镜检(100倍)可见0.1-0.4毫米的虫体。
防治方法:与指环虫病相同。此外,还可用高锰酸钾浸浴病鳗30分钟,每立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