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鲍菇种植技术
春季杏鲍菇怎样才能多出菇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1、控制环境:尽量将环境温度维持在生长范围内,杏鲍菇的生长温度为6-25℃。在6-15℃时菇体生长迟缓,但菇体组织细密、色泽美观,可培育出优质菇。
2、蕾期管理:一要加强通风,才能促进菌盖生长,抑制菌柄生长。二要减少用水量,菇 阅读全文 >>
杏鲍菇工厂化栽培技术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杏鲍菇的发菌适温为23-25℃;形成原基的温度为10-18℃,最适12-15℃;菇体发育适温范围为10-21℃。日本的工厂化杏鲍菇栽培,其拌料,装瓶,灭菌,接种,培养,搔菌,育菇,挖瓶等工序都采用机械操作,由传感器和电脑自动控制温,湿度,投资大,效 阅读全文 >>
用液体菌种栽培杏鲍菇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由于液体菌种具有流动性,因而接入的菌种可流散在不同的部位萌发生长。接种后6小时左右即可看到菌种萌发变白,24小时就可吃料生长,使杂菌没有浸染机会。在25℃的条件下,养菌18天-20天即可长满袋,生长期是使用固体菌种的50% 阅读全文 >>
覆土地栽杏鲍菇新技术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我们根据厂家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把食用菌覆土机制理论,应用于袋栽杏鲍菇,2000年在古田凤埔、吉巷,屏南甘棠等乡镇推广地栽杏鲍菇60万袋,产鲜菇360吨,产值达270多万元,2001年大面积推广。覆土地栽杏鲍菇改变常规短袋站立栽培 阅读全文 >>
杏鲍菇栽培的操作规程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一、培养料配方
1、棉籽壳80%,麸皮18%,石膏2%,石灰适量;
2、棉籽壳60%,木屑20%,麸皮18%,石膏2%,石灰适量;
3、棉籽壳70%,稻草10%,麸皮18%,石膏2%,石灰适量;
4、木屑60%,玉米芯20%,麸皮18%,石膏2%,石灰适量。
二、制作栽培袋
选用一种配 阅读全文 >>
冷库杏鲍菇高产栽培技术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杏鲍菇因其主要生长于伞形花科刺芹等植物上,又名刺芹侧耳。杏鲍菇营养丰富,子实体含蛋白质约16%、粗脂肪11%、灰分6%、粗纤维4%、富含18种氨基酸,口感绝佳。常食用可预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肥胖症,且有美容等保健功能。 阅读全文 >>
塑料大棚内杏鲍菇覆土栽培技术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杏鲍菇因其野生条件下主要发生于刺芹植物枯死的根茎及周围土层中,故又称刺芹侧耳。分类学上属担子菌亚门、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由于杏鲍菇菌肉肥厚,菌柄粗壮,质地脆嫩,并且食之有一种特殊的杏仁香味,是侧耳属中味道最 阅读全文 >>
杏鲍菇室内外栽培技术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杏鲍菇,其体态肥长,菇柄粗壮平滑,直径2.5-3cm,长10-15cm;菇盖4-6cm,中间稍凹,菌褶延生,纹顺。由于色泽雪白,被称雪茸,又因含有杏仁香味,日本人把它称为香口蘑,是近年来新开发的珍稀菇种。福建省古田县近年来从国外引种试验栽培,已 阅读全文 >>
无公害杏鲍菇高效栽培技术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杏鲍菇肉质肥厚、营养丰富、保鲜期长,是味道最好的菇类之一,被益为“平菇王”。杏鲍菇有益气、杀虫和美容作用,是一种口感好,又具有药用功能的珍稀食用菌品种。
1.生物学特征
温度:杏鲍菇属中温偏低型品种,菌 阅读全文 >>
用液体菌种栽培的杏鲍菇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用液体菌种培养器生产一批菌种仅需3天,是使用固体菌种周期的1/10。每罐菌种成本为195元,可接17×33厘米的栽培袋4000袋-5000袋,成本仅为0.04元,是使用固体菌种的1/32。由于液体菌种具有流动性,因而接入的菌种可流散 阅读全文 >>
有机杏鲍菇液体菌种栽培技术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有机杏鲍菇是一种很有营养的食品,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受到人们的热爱。用液体菌种培养器生产一批菌种仅需3天,是使用固体菌种周期的1/10。每罐菌种成本为195元,可接17×33厘米的栽培袋4000袋-5000 袋,成本仅为0.04元 阅读全文 >>
什么季节栽培杏鲍菇适宜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季节适指与当地的大气候相适应。石家庄地区全年有2个适温在10℃—15℃的时段,一个是当年的10月1日—12月15日,另一个是来年的3月1日至5月1日,即分为秋末初冬出菇与春末夏初出菇两种,8月10日为秋菇首批制袋日,11 阅读全文 >>
有机杏鲍菇的保存方法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有机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是近年来开发栽培成功的集食用、药用、食疗于一体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种。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 种有机杏鲍菇的保存方法:
买回来的有机杏鲍菇,如果不马上吃,就不要去拆外包装,直接地放进冰箱里的最下 阅读全文 >>
杏鲍菇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杏鲍菇,以食用菌柄为主,是食用菌重点发展品种之一。杏鲍菇品种分为两类:一为保龄球状,其子实体形态为菌柄基部膨大,向上渐细,顶部菌盖较小,仅较菌柄连接处直径稍张开,一般为0.3-0.8厘米;二为柱状菇,即其菌柄上下粗细基本相同,菌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