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
白玉蜗牛养殖五问五答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1、问:白玉蜗牛的养殖周期有多长?
答:从引种到繁殖孵化,幼蜗牛1个多月即可出售。引种100只蜗牛,当月一般可繁殖1.5万只幼蜗牛,幼蜗牛再经1个月的生长,即可达到商品规格。
2、问:养殖白玉蜗牛需 阅读全文 >>
蜗牛养殖注意做好饲养记录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饲养中应备有饲养记录,定时观察和记录蜗牛的食性、食量、生长、交配、产卵、孵化、室内气温和湿度,以及土壤温度、湿度、ph值等,以便及时总结饲养经验,检查存在问题,随时改进饲养管理工作。
阅读全文 >>
散大蜗牛室内立体养殖技术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散大蜗牛的产卵量高,繁殖率高,生产周期短,原产地为法国西部和阿尔及利亚。散大蜗牛属于食用蜗牛中的稀少种类,被列为世界四大名牛之一,主要生产国是法国和英国,中国是散大蜗牛第三生产大国。散大蜗牛是我 阅读全文 >>
蜗牛的养殖场地选择及饲料来源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一、养殖场地的选择 选择背风避光、潮湿、阴暗、土壤疏松、排水良好、有机质含量丰富、相对清净的山脚、坡地或荒地作饲养地,以便于蜗牛生长繁殖,也可在土壤稍差的地块人为覆盖一层有机质丰富的腐殖土 阅读全文 >>
蜗牛人工养殖的主要天敌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在自然界中,食用蜗牛的天敌较多。如鼠、蛙、蟾蛛、蜥蜴、龟、豺、猫、乌鸦、蚂蚁、娱蛤、螨类、步甲虫和萤火虫的幼虫等都能侵害蜗牛。
危害最大的有螨类、老鼠和蚂蚁。螨类仅1毫米大小,非常不 阅读全文 >>
白玉蜗牛野外养殖的优点和技术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白玉蜗牛是一种食用蜗牛,肉质嫩美,肉色洁白,个体硕大,经济效益非常高,在国际市场上颇有竞争力。
1、野外人工养殖的优点
一是具有生长快,野外养殖能满足蜗牛对温、湿度和饲料三大要素的要求,因 阅读全文 >>
转产蜗牛养殖户朱阿毛说:“收益不比养猪差!”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昨天上午8时许,在余新镇普光村,今年63岁的朱阿毛又如往常一样在蜗牛养殖棚里收集刚刚产下的蜗牛卵,放进孵化箱。从去年8月拆除猪棚,10月转产养殖蜗牛,这些日常管理工作已成为朱师傅每天的必修课,“今 阅读全文 >>
走投无路打工女 回乡养蜗牛竟致富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贴息贷款
助返乡妇女创业
全再琼告诉记者,她2002年便开始外出务工,但收入也仅仅只能支撑家庭的日常开支,日子并不宽裕。2012年,因为家中父母年迈需要人照顾,于是全再琼夫妻俩就回到了家 阅读全文 >>
养殖蜗牛,家里都有了营生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价格惊人的蜗牛,一直以来是西餐厅的招牌菜。近日笔者在河南省新安县采访时发现,该县采用“公司+基地+服务站+农户”的蜗牛养殖模式,户均年收入达到4万余元,养殖蜗牛让农民走上了致富之路。
阅读全文 >>
养殖“小蜗牛” 致富有奔头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提起蜗牛大家平时都见过,但是能食用的蜗牛却只能在电视上看到。在我市缑氏镇夫子庙村的张志铎却通过养殖白玉蜗牛走上了致富路。
张志铎今年34岁,打工之余,就喜欢看央视的《致富经》栏目。栏目里 阅读全文 >>
蜗牛室内养殖的三种方法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在养殖蜗牛的方法中,可以采取室内封闭式养殖,可以对蜗牛养殖环境的温度、湿度进行人为控制,利于蜗牛生长,现将三种蜗牛室内养殖方法给大家介绍如下:
一、箱式饲养
利用空房,或房屋附属部分,如 阅读全文 >>
北流群众养殖白玉蜗牛致富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我的蜗牛养殖场不到一亩地,今年4月份开始养1000只种牛,8月份卖了500多斤商品牛,收入5000多元,9月底出售了1000多斤商品牛,收入1万多元,至目前已收入近3万元”。塘岸镇养殖户杜宗金在自己的蜗牛场里一 阅读全文 >>
小蜗牛有大市场 北流兴起养殖白玉蜗牛热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芝兰伺苦白玉,六畜那堪蜗牛”。曾因大肆危害农作物而被称为“田间杀手”的蜗牛,在经过品种改良进行科学养殖后,如今已成为了投资少、致富快的养殖新行业。近日记者获悉,白玉蜗牛 阅读全文 >>
蜗牛易出现的疾病及其预防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白玉蜗牛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动物,一般很少生病,在人工正常养殖的条件下,发病率在1%以下,由于人为的原因和环境污染温度、湿度误差,运输不当引起蜗牛体质下降,导致发生多种病症,甚至大批死亡这是常有的事,治 阅读全文 >>
种牛养殖场的前期准备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1、用木制箱饲养种牛。
2、放入清水中浸泡(2-3小时)。
3、饲养土的配制(以中性土壤为好)拌10%的陈石灰(喂鸡下蛋的石粉/骨粉/贝壳粉),放入木箱2-3厘米厚,十五天左右更换一次。
4、 阅读全文 >>
蜗牛养殖技术14要点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1、饲养土的土表湿度要保持到25%-35%,空气相对湿度85%-90%,能湿不干。控湿、保湿采取塑料布盖顶。
2、温度保持16℃-40℃ ,最佳25℃,一般能高不低。加温必须采取地龙火道,且常年备好,尤其是春末秋初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