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水稻 >>
 

水稻

水稻良种补贴推介品种:临稻11号

水稻良种补贴推介品种:临稻11号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审定编号:鲁农审字[2004]014号。
育 种 者:山东省沂南县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由镇稻88变异株系统选育而成的水稻新品种。
特征特性:属中晚熟常规品种,全生育期152天,比豫粳6号早熟4天。株高约95厘米。直穗型品种,穗长约16厘  阅读全文 >>

水稻品种:两优培九

水稻品种:两优培九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2001001
品种名称:两优培九
选育单位: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培矮64S×9311
省级审定情况:1999年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湖北省、湖南省、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  阅读全文 >>

合理追施水稻孕穗肥促高产

合理追施水稻孕穗肥促高产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1.追肥要适时
一般水稻节间开始伸长,幼穗开始分化时是追肥的最佳时期。穗肥追施过早,会造成营养生长过快,无效分蘖增多;如果追施过迟,又会使水稻贪青晚熟,嫩叶徒长,诱发病虫、倒伏而减产。    
2.追肥要适量
水稻孕穗期  阅读全文 >>

水稻颖枯病如何防治

水稻颖枯病如何防治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一般来说,水稻颖枯病又可以称为稻谷枯病,一旦发生会造成10%左右的减产,稻穗于开花及乳熟初期受害的,往往造成花器干枯和秕谷现象。种植过程中水稻颖枯病如何防治呢?具体介绍如下:
危害症状
水稻颖枯病发病稻粒初在尖端或侧  阅读全文 >>

水稻紫鞘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水稻紫鞘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水稻紫鞘病主要危害水稻的叶鞘。水稻抽穗后,剑叶叶鞘上产生密集的针尖大小的紫色小点,后逐渐扩展到叶鞘的大部分或全叶鞘变为紫褐色,叶鞘外壁尤其明显,有时侵染到内壁或深达茎部,发病重的剑叶提早7~10天枯死。
有时扩展到  阅读全文 >>

水稻细菌性病害的防治措施

水稻细菌性病害的防治措施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水稻幼苗发芽最低温度10~12℃,最适28~32℃。分蘖期日均20℃以上,穗分化适温30℃左右;低温使枝梗和颖花分化延长。抽穗适温25~35℃。开花最适温30℃左右,低于20℃或高于40℃,受精受严重影响。种植过程中水稻细菌性病害的防治  阅读全文 >>

水稻秧苗徒长怎么办

水稻秧苗徒长怎么办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加强水稻苗期管理,防止徒长苗,提高秧苗质量,是水稻获得高产的关键。水稻秧苗徒长怎么办?小编给大家讲讲。
造成水稻秧苗徒长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秧苗通风晚、通风量不够
正常秧苗通风是出苗后就应该通小风,随秧龄变大或  阅读全文 >>

如何防止水稻胡麻叶枯病的危害

如何防止水稻胡麻叶枯病的危害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水稻我国常见的一种粮食作物,对我们农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我们要更好的种植您的水稻。水稻在种植期间,会出现胡麻叶枯病的危害,胡麻叶枯病危害极大,能给多地的水稻造成危害,极大的影响水稻的生长,下面,小编就来告诉大家  阅读全文 >>

早稻缺素症状及补救方法

早稻缺素症状及补救方法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水稻在生长中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有一定数量的氮、磷、钾和微量元素。一旦缺素,便影响生长发育而导致减产。缺素后,其症状往往从叶片上表现出来,因此,在早稻生长过程中,要经常观察叶片和植株颜色及形状,区分缺素类型,立即进  阅读全文 >>

水稻灰飞虱的发生与防治

水稻灰飞虱的发生与防治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我国水稻上发生的一种严重病害,就是条纹叶枯病。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病,具有间歇性暴发的特性,主要是看灰飞虱群体的带毒率。灰飞虱一旦经过一定时期积累,形成较强的带毒群体,就会引发几年的病害流行期。近年  阅读全文 >>

水稻潜叶蝇的防治方法

水稻潜叶蝇的防治方法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水稻稻潜叶蝇昆虫名,为双翅目,水蝇科。分布东北、华北、浙江等地。寄主于水稻及某些禾本科杂草。以幼虫潜食叶肉,致稻叶变黄干枯或腐烂,严重时全株枯死。幼虫潜食叶肉,致稻叶变黄干枯或腐烂,严重时全株枯死。
水稻
秧田揭  阅读全文 >>

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技巧

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技巧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恶苗病俗称公稻子,又称徒长病。水稻恶苗病菌侵染水稻,水稻发生恶苗病后,其发病植株的节间伸长,长得细而高,植株颜色较淡,叶片较正常株窄,节位上的叶鞘里或外有不定数的须根,稻秆内生有白色的霉物,后变成淡红色,有时是黑色的小  阅读全文 >>

稻黑蝽成虫的防治方法

稻黑蝽成虫的防治方法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稻黑蝽属半翅目,蝽科,分布在河北南部,山东和江苏北部长江及南各省区。
寄主:主害水稻,也害小麦,粟,玉为,甘蔗,豆类,马铃薯,柑桔等。
为害特点:成、若虫刺吸稻茎、叶和穗部汁液,受害处产生黄斑,严重的分蘖和发育受抑,造成全株枯死。  阅读全文 >>

大米的功效与作用

大米的功效与作用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从古至今,大米都是我们中国人的主食之一。古代的诗人也常常以大米为主题创作诗句,如李绅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等等的诗句,那么什么才是大米呢?其实大米就是稻子的子实,在我们日常  阅读全文 >>

高血压能吃大米吗

高血压能吃大米吗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高血压患者主要建议的是低盐低脂肪饮食而大米中这些物质的含量其实比较低,所以说,高血压患者可以放心的吃大米,但是还要提醒的是高血压患者一定要积极的接受治疗,更好的预防这种疾病,可以吃大米的。
首先建议低盐饮食,低脂  阅读全文 >>

过期的大米能吃吗

过期的大米能吃吗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过期的大米能吃吗?说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往往大部分都会是非常关心的。因为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个问题在很多时候是会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以及身体的健康的。说到大米这种食品的时候,相信大部分人应该都是吃过的,而且很多人  阅读全文 >>

糙米和大米的区别是什么

糙米和大米的区别是什么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其实严格来说,糙米和大米本质上都是一样的,但是细说,这糙米和大米又是有着非常大的区别的。所谓糙米,其实就是水稻去除壳子之后的果实,糙米一般是呈现黄色的。而大米是经过糙米再加工而形成的,所以我们见到的大米一般都是  阅读全文 >>

水稻采收储藏

水稻采收储藏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在不同的地区,稻米一年中收成的次数也是不同的。在东南亚、中国华南地区及台湾等纬度较低的地区,稻米一年能收成三次;中国长江流域一年能收成两次;而在中国北方、朝鲜半岛、日本等纬度较高的地区稻米一年只能收成一次。  阅读全文 >>

水稻稻田叶瘟病的防治措施

水稻稻田叶瘟病的防治措施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在叶片上受到稻瘟病菌的侵害产生病斑,称为叶瘟。叶瘟病斑可分为急性型、慢性型、褐点型、白点型4种,具体介绍及防治措施如下:
稻田叶瘟病
1、急性型
初生为水渍状小点,后迅速扩大成圆型、椭圆型或两端稍尖的暗绿色水渍状  阅读全文 >>

水稻稻田叶瘟病的防治措施

水稻稻田叶瘟病的防治措施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在叶片上受到稻瘟病菌的侵害产生病斑,称为叶瘟。叶瘟病斑可分为急性型、慢性型、褐点型、白点型4种,具体介绍及防治措施如下:
稻田叶瘟病
1、急性型
初生为水渍状小点,后迅速扩大成圆型、椭圆型或两端稍尖的暗绿色水渍状  阅读全文 >>

水稻食根叶甲的防治措施

水稻食根叶甲的防治措施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水稻长腿水叶甲又名水稻食根叶甲,幼虫,末龄虫体长9~lOmm,头小,腹部肥大且略弯曲,体白色,具有3对胸足,无腹足,尾端具有1对尾钩。寄主在稻根、英白、矮慈姑、莲藕、稗、眼子菜、鸭舌草等。养植过程中水稻食根叶甲的防治措施有  阅读全文 >>

稻飞虱的防治方法

稻飞虱的防治方法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稻飞虱是在近年来连续严重爆发的一种水稻害虫,随着杂交稻面积的扩大以及稻飞虱的迁飞为害,防治需采用“狠治一代、控制二代”的策略,治秧田,保大田,治前期,保后期。穗前治虫保苗,压低虫口基数,防后期上穗为害的防  阅读全文 >>

黑尾叶蝉的防治方法

黑尾叶蝉的防治方法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黑尾叶蝉雄虫额唇基区黑色,前唇基及颊区为淡黄绿色;雌虫颜面为淡黄褐色,额唇基的基部两侧区各有数条淡褐色横纹,颊区淡黄绿色。前胸背板两性均为黄绿色。小盾片黄绿色。前翅淡蓝绿色,前缘区淡黄绿色,雄虫翅端1/3处黑色,雌虫  阅读全文 >>

大米怎么保存才能不生虫

大米怎么保存才能不生虫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大米生虫的情形跟存放时间太久和保存方法不当有密切联系,日常生活中保存大米不成虫的妙招比较多,简单有效的方法也不少。由于花椒是自然抗氧化物,特殊香味让对米虫对气味非常敏感,然后避之唯恐不及,所以建议可以用纱布包  阅读全文 >>

怎样储存大米才能保鲜

怎样储存大米才能保鲜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大米现在已经成了每个家庭都不缺的食品了,尤其是一些农村家庭,通常准备了很多大米,储存起来,吃好几个月,甚至一年。但是,时间长了,大米也会发霉、生虫,导致营养成分流失。那么,大米应该怎样储存才能保留其营养成分呢?下面我们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