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0 目录:养殖技术
近年来,随着保健品开发热潮的兴起,蜂蜜市场价格持续攀升,康县蜜蜂养殖得到较快发展,康县注册养蜂专业合作社9家,土蜂养殖户达到576户,土蜂种群规模达到6240多群,户均养蜂11群,蜂产品30吨,销售收入250万元。养蜂业成为农民增收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养殖技术
最近,我市养蜂专业户廖文新在梅列区陈大镇瑞云山蜂场培育出罕见的红头中蜂。
廖文新是将乐县天然中蜂种蜂养殖场主,养蜂30多年,在中蜂育王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10多年前,他从将乐带来蜂种在三明周边繁育,经过多年一代代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养殖技术
昨天上午,大量的野蜜蜂成群结队飞到南京小桃园的古城墙上,在古城墙的一个小砖洞里“蜗居”。附近的市民告诉记者,这群野蜜蜂“蜗居”此古城墙的洞里,大约有三年之久的时间,一直没有离开过,令人称奇。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养殖技术
1 防自然分蜂
蜂王衰老、蜂群过大、巢温过高、蜜粉脾压缩子脾等都会引起蜂群发生自然分蜂,管理上应及时更换老工、调整巢温,对大蜂群要注意调整,采取加脾扩巢或人为控制分蜂等方法。
2 防止盗蜂
蜜粉源缺乏是引发盗蜂的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养殖技术
①严格掌握繁殖时间关。
②适时供应营养丰富的饲料和水分。
③注意保温,及时防治病虫鼠害。
④要具备适宜的蜂箱、巢脾及场地。否则人控繁殖遭失败还不如蜂群的自然繁殖。
以上就是小编带给您的关于蜜蜂繁殖的注意点,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养殖技术
1.病原
病原是原生动物的蜜蜂微孢子虫,在蜜蜂体外蜜蜂微孢子虫以孢子形态存在。孢子长椭圆形,长5-6微米,宽2.2-3微米。其外壳为几丁质,折光性强。孢子被蜜蜂吞食,在中肠(胃)消化液的作用下放出极丝,其营养体通过极丝进入中肠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养殖技术
蜂蜜怎么吃最好:
1、不可以用开水冲或高温蒸煮蜂蜜,因为不合理的加热,会使蜂蜜中的营养物质严重破坏,蜂蜜中的酶失活,颜色变深,香味挥发,滋味改变,食之有不愉快的酸味。高温使蜂蜜特有的香味和滋味受到破坏而挥发,抑菌作用下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养殖技术
1.病原病原是原生动物的蜜蜂微孢子虫,在蜜蜂体外蜜蜂微孢子虫以孢子形态存在。孢子长椭圆形,长5-6微米,宽2.2-3微米。其外壳为几丁质,折光性强。孢子被蜜蜂吞食,在中肠(胃)消化液的作用下放出极丝,其营养体通过极丝进入中肠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养殖技术
(1)均等分蜂 均等分蜂就是把一群蜂平均分为两群,两群都能在大流蜜期到来时发展强大。具体做法是;在距离当地主要蜜源植物流蜜期45天以前,把原群蜂箱向旁移出30-40厘米,另外在其对面30-40厘米处放一空蜂箱,把蜂群里的一半蜜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养殖技术
水溶性维生素是蜜蜂生长发育必须的营养素,哺育蜂分泌蜂王浆,需要取食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饲料,幼虫正常发育需要B族维生素、肌醇和维生素C。脂溶性维生素有利于培养强群。
花粉含有7种B族维生素,即生物素、叶酸、烟酸、泛酸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养殖技术
蜜蜂孢子虫病又叫蜜蜂微粒子病,是由一种很小的原生动物蜜蜂孢子虫引起的一种成年蜂消化道传染病。病蜂行动迟缓,疲乏,健康蜂常常驱赶病蜂,使病蜂体表出现机械操作的痕迹,如绒毛脱落、翅被咬缺损等。患病工蜂采集力下降,最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养殖技术
蜜蜂冬季常下痢疾,原因是蜂体肠道内积集了大量粪便,使其排泄器官的功能失控。一般表现为腹部膨大,在巢脾框梁上、箱壁上和巢门前见有黄褐色、绿色或棕褐色的恶腥臭稀粪。病重者爬行不便,飞行困难,常在寒凉天气爬出巢外排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养殖技术
一、囊状幼虫病。又名囊雏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幼虫传染病。春末夏初多发,主要传染源为被污染的饲料。病虫一般于5-6日龄大量死亡,发病蜂群子脾中常出现不规则的空房。
防治:选育抗病蜂种,加强饲养管理。密集蜂群,加强保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养殖技术
美洲幼虫腐臭病是蜜蜂的一种严重细菌性传染病,主要是工蜂幼虫在化蛹期大量死亡;蜂群迅速衰弱以致全群死亡;雄蜂和蜂王幼虫也可受到感染。
1.病原病原是幼虫芽孢杆菌(BacillusLarvale),长椭圆形,长2-5微米,宽0.5-0.8微米,革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养殖技术
北方一般出现在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在春末夏初。这个时期蜂群可发展到20-30框蜂(3万-6万只蜂,子脾8-12框),群势相对稳定,蜂群往往出现分蜂热(造王台、培育新蜂王、作自然分蜂的准备)。
强盛时期,常有主要蜜源植物大量开花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养殖技术
早春从蜂王开始产卵,蜂群又开始哺育蜂子起,到蜂群恢复到越冬前的群势为止。北方蜂群越冬期长,蜂王在2月底至3月开始产卵;长江中下游地区蜂王在1月开始产卵。越过冬的蜜蜂逐渐被春季培育的新蜂更替的过程,大约需要一个月。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养殖技术
蜂王和一部分蜜蜂飞离蜂群,另建新的蜂巢组成新的蜂群,将原巢留给即将羽化的新蜂王和一部分蜜蜂,一群分成两群,这就是蜂群的自然分蜂,简称分蜂。
分蜂是蜜蜂群体繁衍的本能,是蜂群的一种特殊的繁殖方式。蜂王产卵,工蜂哺育,只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养殖技术
EM原露制剂,防治蜜蜂“爬蜂病”、“大肚
慈溪市养蜂科研人员研究与推广蜜蜂疾病无公害防治技术成效显著。他们研究中草药和有益微生物(EM原露)制剂,防治蜜蜂“爬蜂病”、“大肚病”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养殖技术
一、病因
蜜蜂卷翅病是由于干燥高温所引起的一种生理性疾病,不会传染。这种蜂病在我国南方江西、湖北、福建等省比较常见。蜜蜂发生卷翅病,是因为蜂蛹在羽化过程中得不到发育所需要的适当温度,造成发育不健全。蜂蛹羽化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养殖技术
类脂物一般包括脂肪、脂肪酸、油、蜡、甾醇等。脂肪是甘油和脂酸形成的酯(醇和酸的结合),在室温下是固体;油是室温下呈液体的甘油酯;蜡是带有醇而没有甘油的脂肪酸酯。花粉中脂肪类物质的含量为1%-2%,平均占花粉干重的4%-6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养殖技术
1.形态习性中国常见的胡蜂有115种,为害养蜂业的主要有金环胡峰,又名大胡峰、黄边胡峰、黑盾胡蜂和基胡蜂等。常见的金环胡蜂体长约40毫米,黄边胡蜂体长22-30毫米。大部分营社会性群居生活,每群有母蜂、工蜂和雄蜂。初冬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养殖技术
孢子虫病是成年蜜蜂的一种原生动物传染病。工蜂、蜂王和雄蜂都能感染。孢子虫病多发生于越冬末期和早春。患病蜂寿命缩短,采集力下子 降,时常在蜂箱前壁和巢门前下痢。
1.病原病原是原生动物的蜜蜂微孢子虫,在蜜蜂体外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养殖技术
囊状幼虫病是在世界范围普遍发生的一种蜜蜂病毒病。过去主要是西方蜜蜂发生的病,本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的中华蜜蜂和亚洲其他国家的东方蜜蜂都先后暴发了囊状幼虫病,造成了巨大损失。
1.病原病原为囊状幼虫病毒,粒子直径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养殖技术
秋季,主要蜜源植物流蜜期和蜜蜂最后一个采蜜期结束后,夏季哺育的老蜂,一般不能越冬,它们逐渐由秋季哺育出的冬季蜂取代,这就是蜂群的秋季更新过程。冬季蜂主要是没有哺育过幼虫的工蜂,它们的上颚腺、舌腺、脂肪体等都保持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养殖技术
这个时期,蜜蜂哺育蜂子能力迅速提高,蜂王产卵量增加,每天羽化的新蜂超过了老蜂的死亡数,蜜蜂和子脾数量能持续增长,有的蜂群出现雄蜂子和雄蜂,蜂群发展到8-10框蜂,蜜蜂在2万只以上。在蜂群迅速壮大的同时,蜂王产卵速度逐渐迟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