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蚱
云南:养蚂蚱目前市场供不应求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据我了解,云南养殖蚂蚱的人并不多,就是在作为昆明食材提供地的禄劝至今也就只有三家在从事这方面的养殖。”据杨影透露,在禄劝她的养殖量是最大的,每年的产量能达到三四吨。
“创业的成败与否,更多体现 阅读全文 >>
养了蝗虫又养鸡 双份收益笑眯眯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30个大棚养殖蚂蚱
“今年我已经发展到30个大棚养殖蚂蚱了,年产蚂蚱300万只,不愁销路。 ”韩剑飞日前告诉记者,他的飞龙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示范基地选址在自然料件优越、山青水秀的龙潭乡暗冲村,面积500亩,建设3 阅读全文 >>
蚂蚱养殖之东亚飞蝗的养殖与管理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1、蝗虫养殖棚的建造与棚地的整理
在建棚前先将地面上的蚂蚁、蝼蛄消灭干净,用捕捉、诱杀、开火烫等方法,以上几种动物是蝗虫的天敌,能捕食蝗虫和破坏蝗卵,所以在棚内绝不能让这些动物存在。棚的地面要高于周围地面10~15 阅读全文 >>
群福村大棚养蚂蚱“蹦”出富路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贵州省水城县盐井乡群福村出了新鲜事儿:村主任蒋先进竟然专门建起大棚来养蚂蚱。群众一度都认为他做了件“荒唐”事,可小蚂蚱却为蒋先进带来了大效益。
2013年夏天,一直在昆明务工的蒋先进,尝到当地的一个&ldq 阅读全文 >>
蚂蚱养殖产卵前后的管理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雌蝗在交尾后,腹部逐步变的粗长,黄褐色加深,雄蝗则呈现鲜黄色。此时要将棚的地面整齐、拍实,以利于雌蝗的产卵,如棚大飞蝗少,为了产卵集中便于日后取卵,可将棚内部分地面用塑料布盖住,只留下向阳处部分地面,做为产卵区。棚内 阅读全文 >>
我国援助老挝防控蚂蚱灾害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2015年6月,老挝琅勃拉邦省发生大面积蚂蚱危害,蚂蚱种类主要是黄脊竹蝗,发生区涉及丰团、烟康2个县的21个村,主要危害旱稻、玉米、竹林,部分扩散至庄稼地,所到之处玉米被啃食得只剩茎杆,水、旱稻秧苗地上部分被大量吃光。老 阅读全文 >>
四步走蚂蚱养殖不用愁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在特色养殖大放异彩的今天,蚂蚱养殖技术也成为热门领域,但这里也要提醒各位注意以下方面:
1.蝗虫采食时间在早晨9点至下午5点,每天为2次~3次。喂养蝗虫时,要将饲草均匀地撒在棚内。
2.阴雨天气应当遮盖养殖棚,因为地面太潮 阅读全文 >>
蚂蚱养殖也要看方法而行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日渐提高的生活水平,让人们将重心放在了养生和保养上面,而这也为蚂蚱养殖技术的广泛推广带来新的契机。
1、蚂蚱采食时间在早晨9点至下午5点,每天为2-3次。喂养蚂蚱时,要将饲草均匀地撒在棚内。
2、阴雨天气应适当遮盖养 阅读全文 >>
蚂蚱养殖产卵期蚂蚱管理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这种形态的昆虫又若虫蚱有喜群居和迁飞的习性,蚂蚱羽化后至产卵前应给予适当的人工干扰,令其在棚内迁飞以便提高产卵的数量和质量。
产下的卵在上冻前应加盖杂草等保温成年蚂蚱如果不做种用要及时出售。初养户可养殖场 阅读全文 >>
蚂蚱养殖规模化养殖的方法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规模产业化养殖蚂蚱是一项效益很高的产业。利用院落房前屋后、闲散地都可以养殖,尤其适合在田间规模化集中养殖。养殖技术简单,一学就会,老人和家庭妇女都能管理。具有投资小效益大,风险小易管理,周期短,见效快,一次投资多 阅读全文 >>
蚂蚱养殖管理技术探秘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蚂蚱养殖的管理:先准备无毒土壤,新锯末和土按2:1拌匀,含水量为20%~30%,在器具或木板上铺3厘米~5厘米厚,卵上再盖约1厘米厚的土。经过10天~15天孵化,到“五一”前后,蚂蚱就可以全部孵出。幼蝗孵出后,7天脱一次皮,脱一次皮 阅读全文 >>
用蚂蚱做蚂蚱酱面粉和面包获奖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在2015首届泰安“高新杯”创新创业大赛成果巡回展上,记者看到了山农大新农人创业团队研发的以蝗虫为原料之一的蚂蚱酱。
据介绍,这个蝗虫叫东亚飞蝗,是蝗虫一种,容易养殖,营养价值高。他们还用蝗虫做面粉和面包 阅读全文 >>
蚂蚱的血液为什么是绿色的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动物血液是随着循环系统的产生而产生,血色是其组成物质吸光的反映。
血液包括无形的血浆和有形的血细胞,其红细胞最多,红细胞是由基质(不含铁和硫及不被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分解的蛋白质、磷脂、胆固醇及脂、脂肪、蛋白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