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蛙
林蛙养殖:“种”在水中的“摇钱树”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近年来,林蛙因味道鲜美、营养价值较高,产品备受市场青睐。林蛙的价格也因为人工养殖技术难题多,成活率低等原因,居高不下。在城港路街道柳林头村,林蛙养殖户刘大铭用八年时间摸索出一套林蛙养殖技术,成功 阅读全文 >>
林蛙封沟养殖的放养技术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封沟养殖一般采取三种放养方式:即放养亲蛙、移植受精卵团和放养蝌蚪。
1、放养亲蛙
(1)亲蛙的选择 如前所述,4~6龄的林蛙处在“青壮年期”,繁殖能力最强,鉴于此,在选择亲蛙时,应选3~4 阅读全文 >>
幼蛙及成蛙养殖圈的搭建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养殖蝌蚪时期可以让蝌蚪在太阳光下直接饲养,当蝌蚪变态成幼蛙以后就要让幼蛙在遮阳保湿的环境下生长,这样就必须为其搭建养殖圈,首先可以用竹杆或竹片,铁筋搭建高度1.8米的拱棚,拱棚上面用遮阳网罩住,遮阳 阅读全文 >>
林蛙封沟养殖场地的选择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1、自然环境条件 影响林蛙活动和生存的主要制约因素是湿度、温度、食物丰度(昆虫密度)和日照强度等。因此,封沟养殖林蛙最好是在降雨较多的山区或半山区,地势应选择三面是山,中间有充足的水源—&m 阅读全文 >>
林蛙蛙封沟养殖的日常管理技术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1、加强放养场地的巡视和看护 放养后,要精心看护管理,除防止人为的偷捕外,要随时对林蛙的天敌——蛇、鼠、黄鼬、水獭、狐狸等进行捕杀清除,用声响、假人等赶吓走害鸟。 随时对人工辅助设施&m 阅读全文 >>
中国林蛙的生态养殖模式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为了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我所经多年的研究与探讨,成功地推出多种生态养殖模式,其中最成功、最有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的就是在果园(葡萄、枇杷、香蕉、荔枝等)、茶园及苗圃中养殖中国林蛙。在果园中 阅读全文 >>
蛙场选址及蝌蚪池的修建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可在房前屋后,院子选择平整的地面做养蛙场,附近要有地下水、河水、池水,土质黑土、黄土均可。
在蛙场中选择一处地势平整,容易排水的地方建蝌蚪池。首先将要建蝌蚪池地方的地面用土垫高15--20厘米 阅读全文 >>
林蛙幼蛙及成蛙养殖圈的搭建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养殖蝌蚪时期可以让蝌蚪在太阳光下直接饲养,当蝌蚪变态成幼蛙以后就要让幼蛙在遮阳保湿的环境下生长,这样就必须为其搭建养殖圈,首先可以用竹杆或竹片,铁筋搭建高度1.8米的拱棚,拱棚上面用遮阳网罩住,遮阳 阅读全文 >>
中国林蛙的养殖管理技术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当外界气温降至10℃以下时,林蛙的活动减少,不再取食。随着温度逐渐降低,林蛙开始冬眠。林蛙的冬眠方式有二种:一种是在陆地上直接冬眠,另一种是在水中越冬。外界陆地直接冬眠时,场地中要铺盖枯草、瓦砾等, 阅读全文 >>
林蛙蝌蚪期,幼蛙及成蛙的喂养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蝌蚪孵出后,首先吃包卵的卵膜,卵膜吃7—10天,吃完后再开始吃饵料,一般将7份玉米面和3份豆粉混合加入适量的水,煮熟后呈稍干状喂蝌蚪即可。喂的时候将饵料直接投放到水中即可。
蝌蚪经过50天左 阅读全文 >>
林蛙生态养殖模拟技术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集约养殖的成功与否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对生态环境的模拟程度。无论怎样养,都不能违背林蛙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特性。理论上林蛙陆地生活的最适温度是23℃,相对湿度在75%~90%。林蛙的皮肤有呼吸功能,20%~30%的气体交 阅读全文 >>
林蛙常见疾病的致病因素分析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林蛙像其他动物一样,蛙病的发生与三方面因素有关,其一即内在因素,也就是林蛙自身的体质强弱;其二是病原微生物;其三是外界环境条件,其中也包括认为因素。若无病原微生物,即便是蛙得体质差些,理论上林蛙也不会得 阅读全文 >>
林蛙养殖林蛙品种简介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1、品种介绍
林蛙又名哈士蟆、油蛤螟、红肚田鸡,原产我国东北地区,现已发展到全国20多个省市。林蛙适应性强,零下20℃到30℃安然无恙,有冬眠习性,第二年四月开始产卵,每对种蛙每年产卵2000至3000粒,以雌雄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