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黄豆病害防治 >>
 

黄豆病害防治

施好三肥助黄豆高产

施好三肥助黄豆高产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种植黄豆要想获得高产,在施好基肥和种肥的基础上,仍需合理追肥,及时补充黄豆所需的各种养分,在黄豆生长期间,及时追好“三肥”可使黄豆高产。
巧施花肥。
黄豆花荚期是其一生中需肥高峰期,在初花期追施适量氮肥,  阅读全文 >>

黄豆常见害虫的发生与防治

黄豆常见害虫的发生与防治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1.豆天蛾 以幼虫(俗称豆虫)为害黄豆叶片,造成缺刻或孔洞,轻则吃成网孔,重者将豆株吃成光杆,不能结荚,影响产量。为害盛期一般出现在7月下旬至8月下旬,初孵化幼虫有背光性,白天潜伏叶背,1~2龄为害顶部咬食叶缘成缺刻,一般不迁移;3~4  阅读全文 >>

黄豆鼓粒期根外喷施磷钾好

黄豆鼓粒期根外喷施磷钾好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黄豆鼓粒期对磷、钾肥料的需求量较多,此期这些养分由根系从耕层以下土壤中吸取,而耕层以下土壤中的养分转化释放能力弱,这就导致了黄豆对养分的需求与土壤供肥能力不协调。容易出现营养不足而早衰,成为限制黄豆高产的主  阅读全文 >>

黄豆田不能用使它隆除草

黄豆田不能用使它隆除草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姜堰市张甸镇刘小山来信问:黄豆田里的禾本科杂草可以用高效盖草能防除,黄豆田里的阔叶杂草是否能使用使它隆防除?
使它隆适合在稻、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上防除阔叶杂草,杀草谱很广,对田间绝大多数阔叶杂草都有良好的防效  阅读全文 >>

黄豆的菌核病

黄豆的菌核病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菌核病:
菌核病大豆菌核病主要浸染茎秆,一般7月下旬开始发病,浸染初期茎秆上有褐色病斑,以后病斑上有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及白色颗粒,后变黑色颗粒(菌核)。
纵剖病株茎秆,可见黑色圆柱形老鼠屎样的菌核,病株枯死后呈灰白色。  阅读全文 >>

黄豆的根腐病

黄豆的根腐病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根腐病:
该病在大豆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并造成为害,减产幅度一般在25%以上。主要症状是茎基部出现黑褐色病斑,并向上不同程度扩散至下部侧枝,使病茎髓部变褐,叶柄基部缢缩,叶片下垂,但不脱落。
药剂防治主要应用58%瑞毒霉锰  阅读全文 >>

黄豆点蜂缘蝽防治

黄豆点蜂缘蝽防治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5一17mm明体形狭长,黄褐至黑褐色;头在复眼前部呈三角形,后部细缩如颈(图8—118);头、胸部两侧的黄色光滑斑纹成点斑状或消失;前胸背板及前、中、后胸侧板具颗粒状黑色小突;前胸背板前叶向前倾斜,前缘  阅读全文 >>

黄豆细菌性角斑病防治

黄豆细菌性角斑病防治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病原
角斑病属细菌。病原细菌为杆状,两端圈钝,端生1—3根鞭毛。在琼脂培养基上菌落白色;病菌呈革兰氏染色阴性。
发生规律
病原细菌在病粒和病残体内越冬,带菌种子和病残体是病害的初侵染来源。叶片受机械损伤创口  阅读全文 >>

黄豆缺素症病因

黄豆缺素症病因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病因:
(1)缺氧前作施人有机肥少或土壤含氮量低或降雨多,氮被雨水淋失:阴离子交换少的土壤(如砂土或砂壤土)易缺氮:
(2)缺磷当田间施用有机肥不足或地温低影响磷的吸收时会出现缺磷症状。
(3)缺钾如果土壤含钾量很低,对钾的反应  阅读全文 >>

黄豆大造桥虫防治

黄豆大造桥虫防治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5—20mm,翅展38—45mm,体色变异很大,有黄白、淡黄、淡褐、浅灰褐色,一般为浅灰褐色,翅上的横线和斑纹均为暗褐色,中室端具1斑纹,前翅亚基线和外横线锯齿状,其间为灰黄色,有的个体可见中横线及亚  阅读全文 >>

黄豆缺素症防治

黄豆缺素症防治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1)缺氮大豆需氮量比相同产量的禾谷类多4—5倍。先是真叶发黄,严重时从下向上黄化,直至顶部新叶。在复叶上沿叶脉有平行的连续或不连续铁色斑块,褪绿从叶尖向基部扩展,乃至全叶呈浅黄色,叶脉也失绿。叶小而薄,易脱落,茎  阅读全文 >>

黄豆耙点病防治

黄豆耙点病防治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大豆耙点病症状
大豆耙点病主要为害叶、叶柄、茎、荚及种子。叶片染病产生圆形至不规则形斑,浅红褐色,病斑四周多具浅黄绿色晕圈,大斑常有轮纹,造成叶片早落。叶柄、茎染病生长条形暗褐色斑。荚染病,病斑圆形,稍凹陷,中间暗  阅读全文 >>

黄豆的霜霉病

黄豆的霜霉病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霜霉病:
危害幼苗、叶片和籽粒。当第一片真叶展开后,沿叶脉两侧出现褪绿斑块。
成株叶片表面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不清晰的黄绿色星点,后变褐色,叶背生灰白色霉层。病粒表面粘附灰白色的菌丝层,内含大量的病菌卵孢子。
田  阅读全文 >>

黄豆紫斑病防治

黄豆紫斑病防治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大豆紫斑病症状
苗期染病,子叶上产生不规则褐色斑点,云纹状,幼茎变细,幼株提前死亡。叶片染病,初生圆形紫红色小斑点,扩大后变成不规则形或多角形,褐色、暗褐色,主要沿中脉或侧脉的两侧发生,条件适宜时病斑汇合成不规则形大斑  阅读全文 >>

黄豆的灰斑病

黄豆的灰斑病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灰斑病:
灰斑病又称斑点病,一般在6月上中旬叶上开始发病,7月中旬进入发病盛期。
豆荚从嫩荚期开始发病,鼓粒期为发病盛期,7~8月份遇高温多雨年份发病重。
主要为害叶片,严重发病时几乎所有叶片长满病斑,造成叶片过早脱落,受害  阅读全文 >>

黄豆病虫防治措施

黄豆病虫防治措施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大豆霜霉病防治:
(1)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精选种子,汰除病粒,实行2-3年轮作。
(2)药剂防治。
用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5%拌种。田间发病时可用乙磷铝300溶液或甲霜灵800倍液喷洒,每  阅读全文 >>

黄豆苗期的防治措施

黄豆苗期的防治措施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苗期
药剂拌种可推迟病、虫害的侵染危害,苗期保主根、保幼苗。对大豆根腐病发生较重地区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加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3∶2),用药量为种子重的0.5%。对大豆根潜蝇发生较重地区可选用40%乐果或氧化乐果  阅读全文 >>

黄豆常见病害

黄豆常见病害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① 真菌病:
有为害暗叶部的斑枯病、灰斑病、霜霉病和锈病等,其中霜霉病遍及各地;为害根、茎的有疫腐病、菌核病和炭疽病。疫腐病以抗病育种;其它靠轮作法防治。为害子粒的有紫斑病和黑点病,药剂拌种防治。
② 细菌病:
有斑  阅读全文 >>

黄豆的合理轮作换茬

黄豆的合理轮作换茬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严禁重茬与迎茬。对土传病害(大豆根腐病)和以病残体越冬为主的病害(灰斑病、褐纹病、细菌斑点病等),以及在土壤中越冬的害虫(大豆根潜蝇、二条叶甲、蓟马等),通过3年轮作即可减轻危害。当前推广的麦-麦-豆,麦-豆-杂,麦-杂-豆,以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