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冬瓜是喜温耐热蔬菜,在较高温度下生长发育良好。光照弱、湿度大时容易受冻。生长发育适温为25-30℃ ,种子发芽适温为28-30℃ ,根系生长的最低温度为12-16℃。温度过低,冬瓜根须的分化会受到严重影响,出现缓苗困难、不长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冬瓜蔓枯病防治措施
1、实行与非瓜菜作物轮作2~3年,并选用抗病优良品种,播种前用新高脂膜拌种,能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不影响萌发吸胀功能,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同时加强瓜地排水与通风透光。
2、加强田间管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防治措施
1、实行3年以上轮作,注意清洁田园,及时清除前茬作物病残体,并深翻晒土,喷施消毒药剂加新高脂膜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
2、加强田间管理,适时浇水追肥、中耕除草,并在冬瓜生长期喷施促花王3号抑制主梢疯长,促进花芽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冬瓜根线虫仅危害根部,通过口针吸取冬瓜的营养,对地下根部,地上茎、叶和果实造成极大危害。一般情况下,受到根线虫的为害冬瓜会表现出以下症状。
首先是根部会形成根瘤、根结。由于根线虫在危害根部时会穿刺根系并分泌出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冬瓜冻害防治方法
预防措施:选用耐低温品种;进行低温锻炼,并喷施壮瓜蒂灵使瓜蒂增粗,强化水分和营养定向输送量,达到营养和水分的供求平衡。因此育苗期定植前进行低温锻炼和喷施壮瓜蒂灵十分重要;选择晴天定植,霜冻前浇小水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发生规律:以菌丝体在病残体内于田间或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从冬瓜叶片、果实、茎蔓的表皮直接穿透,或从气扎和伤口侵入。植株郁闭,阴雨寡照,病势发展快。春秋气温较低,常有雨或多雾,此时也易发病。冬瓜重茬期、浇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冬瓜裂果的原因:
冬瓜裂果系生理病害,夏季高温、烈日、干旱、暴雨、浇水不均等不利条件是引起冬瓜、节瓜裂果主要原因,特别是遇有阵雨和暴雨,引起根系生理机能障碍,且妨碍对硼素正常吸收或运转,经3~6天,即产生裂果;在果实发育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冬瓜疫病的症状:
苗期至成株期均可染病。苗期染病,茎、叶、叶柄及生长点呈暗绿色水渍状,植株萎蔫,逐渐干枯死亡。成株发病多从茎嫩头或茎节部发生,开始为水渍状斑,以后变软,明显缢缩,病部以上叶片萎蔫或全株枯死;同株上往往有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冬瓜在催芽前用新高脂膜拌种,并和种衣剂混合,可保温、保湿、吸胀,提高种子发芽率,使幼苗健壮。驱避地下虫害,隔离病毒感染。随后催芽。条件好的地方实行3--5年轮作,以水旱轮作效果最好。对土壤为酸性的田块,可结合整地,撒施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症状
主要危害茎蔓和叶片。发病初期,病株下部叶片褪绿、变黄,茎基部纵裂或部分叶片中午萎蔫,傍晚又逐渐恢复的症状。如此反复,并往上部叶片发展,几天后植株枯死。茎基先出现水浸状褐色病斑,茎和叶柄上的维管束呈水渍状变褐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1.冬瓜疫病
(1)冬瓜疫病的症状特点:发病初期,叶片有暗绿色圆形病斑,湿度大时迅速扩展成不规则形大斑,干燥后变为黄褐色或青白色。茎部病斑凹陷或缢缩,并引起局部萎蔫。果实多在触地一侧生长霜状白霉,有时溢出胶状物,有臭味。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冬瓜裂瓜的防治措施
1、选择抗裂品种。
2、在多雨地区或多雨季节,采用深沟高畦或起垄搭架栽培法。
3、增施有机肥,增加土壤透水性和保水力,使土壤供水均匀,根系发达,枝繁叶茂,并及时整枝,使果实发育正常。
4、果实顶端和贴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有机冬瓜绵疫病的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
与非瓜类作物实行轮作,幼苗期及时划锄松土,促进发根,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性;生长期适当控制肥水,严防大水漫灌,雨后还要注意及时排水;发现中心病株、病瓜及时拔除深埋,并对病株及其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冬瓜黑斑病防治技巧
(1)选用无病种瓜留种。
(2)增施荷机 肥或施用惠满丰多元复合液肥400毫升,对水稀释500倍叶面喷洒可增强抗病力。
(3)发病初期喷洒75可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原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冬瓜蔓枯病怎么防治
冬瓜蔓枯病的发生特点
此病由真菌子囊菌亚门甜瓜球腔菌Mycosphaerella melonis侵染引起。病菌主要以孢子器或子囊壳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天气因素对病害的发生流行至关重要。在温度变化大时,病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冬瓜灰斑病怎么防治
冬瓜灰斑病发病规律:以菌丝块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及种子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及雨水传播,从气孔侵入,经7~10天发病后产生新的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多雨季节此病易 发生和流行。
冬瓜灰斑病防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一、实行轮作,控制土壤传播
实行轮作,防病效果较好。种菜上规模的农户,应把菜田分成3-5区,实行分区轮作。面积小,也要把田地分成两区,隔年种瓜。轮作期间有条件的地方最好能种一年的水稻或水生作物,或种植如葱蒜等能分泌杀菌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冬瓜角斑病导致茎、叶柄染病,侵染点出现水浸状小点,沿茎沟纵向扩展,呈短条状,湿度大时也见菌脓,严重的纵向开裂呈水浸状腐烂,变褐干枯,表层残留白痕。果实染病,出现水浸状小斑点,扩展后不规则或连片,病部溢出大量污白色菌脓,病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病原 Pythium aphanidermatum·称瓜果腐霉菌。
症状 冬瓜苗期发病,引起瓜苗摔倒;病苗茎基部给缩变软、折倒;成株期发生多引起"果腐"或"绵腐",病部变褐、变软,表面覆盖白色绵毛,潮湿时外观为湿水棉花状,故称"绵腐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冬瓜褐腐病致病瓜外部变褐,病部可见白色茸毛蔓延于瓜毛之间,以后隐约可见绵毛状霉顶具灰白色至黑色买状物。湿度大时,病情扩展快,干燥条件下,果实局部或半个果实变色至黑褐色,冬瓜褐腐病病瓜逐渐软化腐败。冬瓜褐腐病的防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
(2)选留无病种子,做到从无病棚、无病株上留种,采用冰冻滤纸法检验种子是否带菌。
(3)温汤或药剂浸种。55—60℃恒温浸种15分钟,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20分钟后冲净再催芽,或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定植冬瓜前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的有机肥,肥料不足的可穴施;生长期尽量少追或不追施速效氮肥,苗期适时中耕松土,以促发根和保墒,甩蔓后及时盘蔓、压蔓;生育期内尽量少浇水,遇有大暴雨后要及时排水。
发现冬瓜绵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⑴选择抗裂品种;
⑵在多雨地区或多雨季节,采用深沟高畦或起垄搭架栽培法栽培;
⑶增施有机肥,增加土壤透水性和保水力,使土壤供水均匀,促使植株健壮生长,并且要及时整枝,使果实发育正常;
⑷果实顶端和贴地面的果皮厚,壁细胞层较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冬瓜角斑病的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和果实,有时也侵染茎。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受害。真叶染病,初为鲜绿色水浸状斑,渐变淡褐色,病斑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黄褐色,湿度大时叶背溢有乳白色浑浊水珠状菌脓,病部质脆易穿孔,别于霜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菌核遗留在土中或混杂在种子中越冬或越夏。混在种子中的菌核, 随播种带病种子进人田间传播蔓延,该病属分生饱子气传病害类型,其特点是以气传的分生饱 子从寄生 的花和衰老叶片侵入,以分生饱子和健株接触进行再侵染。侵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