莴苣病害防治
莴苣霜霉病的危害及防治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莴苣霜霉病多先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生,渐向上蔓延,后期病斑变为黄褐色,常常多个病斑连成一片,导致叶片干枯。
莴苣霜霉病的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2、茬口轮作:重发病地块提倡与禾本科作物2~3年轮作,以减少田间病菌来源。 阅读全文 >>
莴苣、莴笋菌核病的化学农药防治技术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1.苗床喷药定植前几天,苗床的苗可喷20%三唑酮(粉锈宁)乳油4000―5000倍液。
2.病田喷药定植后,发病初期,可喷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一1200倍液,或50%异菌 阅读全文 >>
莴笋菌核病及防治方法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莴笋菌核病及防治方法
一、病害症状
莴笋菌核病主要危害结球莴苣的茎基部茎用莴苣的基部。在莴苣整个生育期均发病,苗期发病,通常病情发展迅速,短时间即可造成幼苗成片腐烂倒伏。但发病盛期多出现在生长后期,植株近地面 阅读全文 >>
积极防治秋冬莴苣病虫害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日前,永安市农业部门正在全力推广黄色粘虫板防治技术,防治莴苣褪绿心腐病。
记者从该市农业部门了解到,受今年秋冬季气温影响,莴苣发生褪绿心腐病的机率有增大趋势。在该市农业局植保站的秋冬季莴苣实验田里,记者看到工作 阅读全文 >>
莴苣灰霉病的识别及防治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莴苣灰霉病的识别及防治
莴苣灰霉病的危害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和茎部。叶片病斑类型主要有两种:一种从叶尖或叶缘发病,形成褐色湿腐不规则形病斑,有时呈“V”字形或半圆形;另一种病斑从叶片内部发生,呈近圆形。灰 阅读全文 >>
莴苣指管蚜如何有效防治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莴苣指管蚜如何有效防治
形态特征
无翅孤雌蚜:体纺锤形,长约3.3毫米,体色黄褐至深紫红,有光泽;触角、腹管、足股节端部2/5,胫节端部1/4~1/5及跗节漆黑色。额瘤隆起外倾呈“U”形。触角3.4毫米,比体稍长,腹管长筒形, 阅读全文 >>
莴苣软腐病的防治方法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病原形态特征:菌体短杆状,周生3~6根鞭毛,大小1~2×0.5~0.7微米,革蓝氏染色阴性,兼性嫌气性。在肉汁胨琼脂平面上菌落园形凸起, 灰白色不透明,具光泽,表面光滑边缘整齐,无荚膜无芽孢,病菌生长适温25~30℃,最高38~39℃,最低4℃,致 阅读全文 >>
莴苣霜霉病的防治方法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莴苣霜霉病的危害症状
莴苣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苗期及成株期均可染病。苗期发病,幼苗变黄、枯死。成株期叶片染病,从植株下部老叶或成熟叶片开始发生,并逐步向上部叶片扩展,发病初始产生褪绿色斑,边缘不明显,扩大后受叶脉限 阅读全文 >>
莴笋霜霉病如何防治?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田间植株封垄前中耕2~3次。浇水前期多,后期少,植株封垄后减少浇水次数,降低田间湿度,防止田间积水,促进植株生长,抑制病菌发育。及时观察,早发现病情,摘掉病叶烧毁,尤其要摘除下部的老叶,增加通透性。发病前预防性喷药可选用600 阅读全文 >>
注意查防秋莴苣笋病害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今年秋莴苣病害发生普遍偏重,下阶段随着秋莴苣笋封垄期的到来,气温昼夜温差大,露水多,适合病害的发生为害。希望菜农朋友注意查看病情,适时用药预防,控制好病害的发生。
一、霜霉病
该病是当前莴笋生产上一大主要病害,主要 阅读全文 >>
夏莴笋如何防治病虫害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夏莴的病害主要有:霜霉病、菌核病、软腐病。防治的药剂可采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4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液0.3~0.5%kg。还可选用50%农利乐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施。保护地内可选用10%速克灵烟剂 阅读全文 >>
莴苣、莴笋菌核病的无公害防治技术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1.农业防治
(1)实行轮作病地实行与百合科蔬菜轮作3年以上。
(2)土壤消毒不能实行轮作的病地,可在春保护地拉秧后,利用三夏高温进行土壤消毒。方法是:先清洁出园,把病残体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每666.7平方米施石灰50―100千克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