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近几年来,由于人工采集天然蟾衣和采集蟾酥增多,对野生蟾蜍需求量年年上升,售价也不断攀升,加上一些地区的城乡居民吃蟾蜍肉,致使野生蟾蜍日见减少,部分地区几乎绝迹。提倡人工养蟾势在必行,人工养蟾必须要先进行人工繁殖,过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1、制蜍夹
蜍夹可到药材公司购置铜、铝质夹、也可自制竹夹,选取一段二十厘米长,直径五至七厘米的优质竹筒,劈成两半,在两半的同一边,用合页连接起来(铁质合页要安在竹筒外侧),再在外侧装一根拉簧,用手一握即合成筒状,手松开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蟾蜍,俗称癞蛤蟆。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日趋恶化,野生资源急剧减少,人工养殖蟾蜍已势在必行。蟾蜍的人工养殖方法较为简单,可利用废弃塘沟、庭院菜园、河边滩地或大田放养,是一项成本低、见效快、效益高,很有发展前途的经济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饲料主要以蜗牛、田螺、蚂蚁、蝗虫、蝼蛄、地老虎、金龟子、菜青虫、瓢虫、蚯蚓、蚊蝇和其他一些昆虫。
1.用日光灯诱虫。
2.场内放入垃圾、猪牛粪、人尿等有机物质养殖蚯蚓。
3.引诱苍蝇繁殖蛆。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一、选择场地
养殖场地要选择在有水塘和水池,虫源比较丰富、气温比较暖和的地方。一般房前屋后,可利用废沟、废塘或水坑,也可选用排灌方便、水源充足、保水良好但偏瘦的稻田作养殖场。养殖场要用砖砌筑1.5米高的围墙,也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当气温降至10摄氏度以下,幼蟾蜍、成蟾蜍和种蟾蜍都将进人冬眠状态。
1.增加蟾蜍冬眠前的营养幼蟾蜍成蟾蜍和种蟾蜍进人冬眠前1个月,要保证投喂足够的饵料,适当多投喂高蛋白质饵料。
2创造产出理想的越冬场所
(1)洞穴在杨蟾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蟾蜍的形态及生活习性如何?
蟾蜍俗称癞蛤蟆。由于它能产生贵重的药材——蟾酥而成为重要的药用动物。蟾酥是蟾蜍耳后腺的分泌物经加工干燥而成的中药材,且有解毒、消肿、强心、开窍、止痛等医疗功效。我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近几年来,由于人工采集天然蟾衣和采集蟾酥增多,对野生蟾蜍需求量年年上升,售价也不断攀升,加上一些地区的城乡居民吃蟾蜍肉,致使野生蟾蜍日见减少,部分地区几乎绝迹。提倡人工养蟾势在必行,人工养蟾必须要先进行人工繁殖,过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1 .清池消毒 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对养殖蟾蜍的土池或水泥池进行清池消毒。具体方法参见第六章蟾蜍的饲养管理部分。
2 .池水和用具消毒
( l )生石灰 每立方米池水加生石灰龙25克,用少量水稀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一)交配
成年雌蟾蜍卵巢中的生殖细胞经过成熟分裂,)任成卵子。成年雄蟾赊皋丸中的生殖细胞经过成熟分裂,形成精子。雄蟾赊用发达的前肢抱在雌蟾蜍腋下,刺激雌蟾蜍产卵,雄蟾蜍也同时射精。成熟的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蟾蜍善于跳、爬、游、钻,所以必须设置隔障, 要求既能防止蟾蜍逃跑,也能起到防止天敌人侵的作用。
(二)具备多种规格的养殖池 考虑到蟾蜍的繁殖特性、变态习性,需要分设种蟾蜍池(产卵池)、孵化池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蟾蜍,俗称癞蛤蟆,它不仅是捕食害虫的田园卫士,而且还能向人类提供治病良药,又是一道营养丰富的食用动物,其肉质比青蛙还细嫩鲜美,在上海及浙江地区每年上市食用量超过青蛙。因此是一种经济价值相当高的药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一、 选择场地
养殖场地要选择在有水塘和水池,虫源比较丰富、气温比较暖和的地方。一般房前屋后,可利用废沟、废塘或水坑,也可选用排灌方便、水源充足、保水良好但偏瘦的稻田作养殖场。养殖场要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一)温度
1 ,生长期
( l )适宜温度 为 20 ℃ 一 32 ℃ 。气温低于10 ℃ 时,月一始冬眠。气温达到 12 ℃ 以上时,蟾蜍的活动量开始增加。
( 2 )最适温度 为 25 ℃ 一 30 ℃ 。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蟾蜍喜湿、暗、暖,常栖息在湿润的石头下、洞穴内、草丛中、水沟边,也能长期在陆地生活(但繁殖时必须在水中),白天潜伏,傍晚和清晨出来觅食,特别在阴雨天或雷雨过后集中于干燥地方捕食各种害虫。蟾蜍体温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稻田养殖蟾蜍是用围栏将稻田围起来,然后放养幼蟾蜍稻田内有水稻遮阳,水层浅,是蟾赊良好的栖息场所同时水稻田的害虫是蟾蜍的优良饵料。
1 .稻田的选择 应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保水性好的稻田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一、大田放养
1、适合放养的大田、棉田、菜园等。
2、防护网
大田四周设1米以上的防护网。防护网外围可种树木或高大的农作物。
3、垄沟
大田内要挖垄沟,垄沟内注满水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蟾蜍,俗称癞蛤蟆,在动物分类学上属脊椎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蟾蜍科。本科现已有25个属300种左右,我国目前已知有2个属17个种和亚种,其中中华大蟾蜍分布最广,几乎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但近年来,由于生态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蟾蜍全身皮肤极粗糙,体背布满大小不等的瘭疣,可分泌蟾蜍素。整体可分为头、躯干、四肢三部分。颈不明显,无尾。眼和鼓膜的后方各有一大而长的耳后腺,蟾酥主要是耳后腺的分泌物。蟾蜍表皮富含腺体。腹面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蟾蜍,又叫癞蛤蟆、癞刺、癞疙宝等,属蟾蜍科的两栖动物,它是集药用、保健于一身的经济价值较高的动物。它身上提取的蟾酥以及蟾衣是我国紧缺的药材,因而它被誉为“蟾宝”。
一、市场前景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1 .池塘的整治 池塘的四周要有一定的坡度( 1 : 2 - 3 ) ,坡面上可种草坪。
2 .池塘的清理 清除杂物和蛇、鱼、虾、蟹等。
3 .池塘的分区 如果池塘水面较大,可对池塘进行分区隔离,设置产卵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蟾蜍养殖场宜建在长年有水的小河、溪流旁或池塘、湖泊及水库的周围。也可将池塘、水田加以改造利用,还可进行庭院养殖或大田放养。蟾蜍养殖场场址的选择必须注意如下几个的问题:
(一)周围环境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引种
在养殖量很小的情况下,种蟾主要靠捕捉。
成体蟾蜍多在3月底或4日上旬陆续离开冬眠洞穴,缓缓爬出水域。
蟾蜍喜温暖、阴暗、潮湿的环境,通常白天栖息在沟边的草丛、土穴之中,或者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一、蟾蜍养殖场地选择
蟾蜍养殖场地要选择在有水塘和水池,虫源比较丰富、气温比较暖和的地方。一般房前屋后,池塘,菜园,稻田,水库,荒地,荒沟等地进行家庭养殖或规模养殖。
可利用废沟、废塘或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蟾蜍双叫癞蛤蟆,其头部两侧各有一个耳后腺,内含白色浆液,医药上称为“蟾酥”,是一种名贵的药材。蟾蜍短缺价扬,已由1996年的每公斤400元,一路上涨到每公斤1800元,并将继续攀升。因此,人工养殖蟾蜍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