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居住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
园林景观作为住宅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居住情绪和生活质量,这对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对于大部分现代城市居住小区来说,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为了促进住宅小区园林景观更好更快地发展,及时解决这些问题是园林景观设计师们的当务之急。
1 城市住宅小区园林景观功能及作用
小区绿地的生态功能、景观效果和服务功能对小区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 )小区绿地能够有效净化土壤、水体、空气以及吸收有害气体,并且还能够释放O2,改善小区气候,调节温湿度,构成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2)小区绿地是形成居住区建筑通风、日照、采光、防护隔离、视觉景观空间等环境的基础,它不仅可以美化居住区的环境,还可以遮盖不雅的环境物。(3)小区绿地优美的绿化环境和方便舒适的休息游嬉设施、交往场所,吸引居民在就近的绿地中休憩观赏和社交,满足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对户外活动的要求,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和邻里交往。
2. 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 重形式、轻功能
目前,许多小区的园林景观,从设计到营造都未充分考虑“功能第一”的原则,如居民的活动、休闲、游憩、停车等基本功能的缺乏考虑,景观营造侧重于外在形式美观表现,惊叹于设计图纸平面图案的美妙绝伦,使“景观”成为“仅观”,参观的作用代替了园林参与性、共融性的功能和作用。
2..2 重气势、轻成本
一些小区的园林景观为追求表面的美观和气势以达到促销的目的,不惜重金追新求异。例如,在一些小区中营造的大体量水景,当水景开放时场景非常壮观,然而却没有充分考虑增加的投资成本,增加了购房者的房款支出,同时,后期高昂的物业管理费用也使得当时壮观的场景一去不复还。
2..3 重人工、轻自然
小区景观设计没有与周围的环境和本身的地理条件相联系。一些现代居住小区为了增加建筑密度和容积率,设计时往往将小区中非常难得的自然条件,如山体、水系等加以推平、填埋和改造,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外来树木花草创造的植物景观……,这样的“人造天堂”实际上破坏了自然面貌,自然美和生态性极差。
2..4 重模仿、轻创新
目前,很多小区景观都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各地的景观趋于雷同,缺乏个性。因此,景观设计师必须保持清醒的意识,对所处的环境和地方文化要有深刻独到的理解并融入设计,同时认真分析地块、谨慎开发,依据地块的特征做策划,设计才不会雷同。重视和挖掘历史人文以及本土文化,把握人们的精神需求,以创新理念,塑造出体现本土文化的人文生活环境,使业主真正回归“心灵家园”。简言之,设计要有自己的思想,才有灵魂,才具备个性[养殖网:www.nczfJ.com/]。
3 城市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3.1 人性化原则
人是居住区的主体,绿地环境也是由于人的活动才有了存在的必然,园林景观设计首要任务是满足居民物质生活需要,以人为本是设计的核心,居住环境对人们心理及行为活动影响不可忽视。从人对环境的使用可以了解人们的行为特点,从而洞察人们的心理动态和趋向。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应从人的行为和需求入手,配置人工和自然要素,为人的使用创造更有利的条件。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即人性化景观设计,使人们对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
3.2 因地制宜原则
在设计园林景观时,要根据设计场地生态环境的不同,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当的植物种类,使植物本身的生态习性和栽植地点的环境条件要基本一致,使方案能最终得以实施。这就要求设计者首先对设计场地的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土壤和空气)进行勘测和综合分析,然后才能确定具体的种植设计。同时,在园林绿化中,倡导种植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园林植物,能够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如果景观设计中的植物种类不能与种植地点的环境和生态相适应,就不能成活或生长,也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在居住区的园林规划设计中,还应主动征求住户意见,将人们的生活习惯融入到设计理念中。
3.3 历史文化延续原则
小区环境作为城市人类居住的空间,小区文化的凝聚地与承载点。小区景观设计应根植于所在的地方,营造小区环境的文化氛围,在具体规划设计中,注重小区所在地域自然环境及地方建筑景观的特征。挖掘、提炼和发扬小区地域的历史文化传统,并在规划中予以体现。同时,还要注意小区环境文化构成的丰富性、延续性与多元性,使小区环境具有高层次的文化品位与特色。
3.4 协调性原则
塑造个性居住区环境,构筑布局合理、结构清晰的小区环境。小区环境设计满足居民活动需求外,更重要的是形成小区独特的风格和景观形象,这样才能避免流于形式大同小异的规划风格,使小区具有独有的特色,小区环境才更有生命力和独特的魅力。居住小区的规划要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互协调,充分利用规划设计手段,将住宅、道路、绿化、公建配套、市政配套在用地范围内进行精心合理的布置和组合,创造有序流动的小区空间系列。通过整个小区的空间组织、住宅建筑群体布置、小区的整体色彩、绿化布局等,构造小区的整体形象。同时,也要保证彼此间的协调,强化社区总体性,形成有变化、有韵律、疏密有致的居住空间。建筑设计还必须考虑地方特色、文脉延续,即建筑的文化内涵。
3.5 经济性原则
园林景观以创造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要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无限制地增加投入。任何一个城市的人力、物力、财力和土地都是有限的,须遵循经济性原则,在节约成本、方便管理的基础上,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生活环境质量。例如,多选用寿命长、生长速度中等、耐粗放管理、耐修剪的植物,以减少资金的投入和管理费用。
3.6 艺术性原则
完美的园林景观必须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2 方面的高度统一,既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上的统一,又要通过艺术构图原理体现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及人们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园林景观中艺术性的创造极为细腻复杂,需要巧妙地利用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和质地进行构图,并通过植物的季相变化创造瑰丽的景观,表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3.7 注重创新
住宅小区的园林规划应通过不断创新,达到各具特色、各有立意的效果,多层次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作为一项创造性的劳动,居民小区园林规划的创新要求设计者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知识,还要懂得灵活运用。在规划构思方面,设计者要力求协调和自然,不但要能体现出风格、特色,还要蕴含浓厚的文化气息,使景观的创造与名族风情、传统习俗、文化氛围紧密相连,体现出文化建园的科学内涵,并且尽可能地选用新型、环保型的材料构建园林景观。
4 结语
在住宅小区中,园林景观设计至关重要。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景观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从目前情况来看,设计住宅小区景观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景观设计不能满足居民的需要,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将其解决,将设计进行有效创新。设计景观时要注重共享性、生态性、文化延续性及多元化等,使住宅小区中的景观能够满足居民不同的需求,使住宅小区中的景观能够发挥实际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文.居住区外环境设计的探讨[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3(3)
2. 潘虹,李晓霞.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研究[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7)
3 孙文中.谈现代居住区的景观环境建设[J]. 山西建筑,2001(4)
(责任编辑舒丹丹)
网址:https://www.nczfj.com/guoshuzhongzhi/201027299.html
[ 种树技术]近期气温不太稳定,不时会出现降温天气,部分地区甚至降雪,而目前正处于春季果树萌动或快要开花期,遭到突然降温就是所谓的“倒春寒”,这种情况会对果树生产造成很大伤害...
[ 种树技术]春季经常有果树种植户反映,自家种植的果树长势旺盛,但是不结果子,不知道怎么办。果树生长过旺会造成低产或者不结果。在果树的种植过程中,果树只开花不结果,或者只是疯长树枝不挂...
[ 种树技术]危害:黑斑病是很多果树中常见的一种病,影响植物正常生长发育。发病初期,叶片表面出现红褐色至紫褐色小点,逐渐扩大成圆形或不定形的暗黑色病斑,病斑周围常有黄色晕圈,边缘呈放射状...
[ 种树技术]一般来说,果树冬剪在果树当年摘果落叶后到次年果树发芽前的休眠期内进行,在时间上正好对应着当年11~12月到次年2~3月(具体时间要结合地区,看树种、树势),一般情况下,果树的冬剪在每...
[ 种树技术]12月4日,丹棱。来自四川省草业技术研究推广中心的农技专家就柑橘生草栽培管理生态高效种植技术进行现场培训。专家们认为,四川多数柑橘果园土壤有机质不足1%,三分之一的果园仍...
[ 种树技术] 目前,在我国大多数地方,人们还没有秋栽果树的习惯。其实,除了那些遭受冻害易死的果树品质外,秋末冬初才是栽植果树的最佳季节。 一、秋栽果树的优点 1.秋末冬初,气温比较适...
[ 种树技术]相信很多人都了解过红美人柑橘都是采用的大棚种植,不过大棚的前期投入较大,很多种植户承受不起,都想露天栽种比较省钱,于是问到我们红美人柑橘露天种植需要注意什么,其实主要注意...
[ 种树技术] 秋季果树的施肥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施肥。关于为什么我在这里不做详细的说明,之前已经说过很多次了,今天我们主要讨论一下。 秋天施肥是果树如此重要的一种,我们应该施什么...
[ 种树技术]西兰花是营养价值较高的蔬菜,因其市场需求扩大,它的种植面积也是逐年增大,但是在种植过程中黑腐病的发生,严重影响到农户的种植效益。那么对于西兰花黑腐病该怎么防治呢?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发病...
[ 种树技术]山药营养丰富,种植范围也比较工蜂,是经济价值极高的农作物,近些年它的价格一直比较稳定,但是在种植过程中,山药抗性降低,茎块小而畸形多,产量也会出现大幅度下降,严重降低了商品价值。这其实是山药种性退...